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重点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需要信息化支撑

2009-12-05 00:36:00作者: 来源:

摘要在上海的企业是幸福的,因为今天上海的工业已经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后工业时代特征:企业工业化程度高、产业生态链完善、人才流动与储备良好、产学研资源丰富、服务业配套完备,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在上海的企业是幸福的,因为今天上海的工业已经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后工业时代特征:企业工业化程度高、产业生态链完善、人才流动与储备良好、产学研资源丰富、服务业配套完备,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同样身在上海的企业也是苦恼的,因为这个城市地价很高、人力成本很贵、对环境友好与节能减排的要求很苛刻、企业与市场竞争激烈,工业企业要在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活下去、活得有竞争力,需要寻求品牌价值和服务转型

一方面,上海的企业塑造自主品牌、以研发和创新寻求更高附加值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许是因为上海的企业大部分都已完成了从生产、管理等下游要效益的阶段,向上游和研发要效益、打造自主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现阶段的主要需求。而品牌的差异化必然要依靠研发的支持,所以上海的企业每年投入巨额经费用于研发,并设立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实验室来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上海市希望3年后上海所有工业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要占整个城市GDP的2.8%以上。

另一方面,上海企业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服务业转型已初露端倪。目前上海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基本持平。上海市有关领导表示,上海正在大力推进两个转型: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和服务业转型。而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已经是许多企业探索的方向,上海三菱、上海汽车、上海家化等许多企业都已经把向服务业延伸作为企业的下一个战略增长点进行布局。

为了支撑企业的品牌战略和转型升级,企业信息化的重点也开始转向研发信息化和客户管理信息化。

在研发信息化方面,目前大部分上海的主导企业都在进行研发信息化平台的集成与升级工作,从原来面向结果的研发平台向面向流程的研发平台转型。如何在研发平台中集成更多的行业特征与知识资产,成为这一阶段上海企业推进研发信息化的重点。在上海三菱,其正在推进的研发信息化项目强调要集成更多的电梯行业知识资产,体现电梯设计的全过程,这个研发平台的项目完成预计需要3年时间。在上汽,正在把他们积累的自主品牌的研发经验延伸到零部件供应商的协同研发平台上。而要做成更具行业特色、满足企业个性化特征的研发平台,需要在现成的商业研发软件平台上做非常多的定制化开发,所以上海的企业在研发信息化上已经越来越强调以自己来主导、以通用商业软件为平台,并邀请IT企业来进行开发支撑。在这个领域,IT外包企业和软件设计企业有很多的市场机会。

在客户信息化方面,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后,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将由原来以研发为主导的“内向型”信息化转向了以客户为主导的“外向型”信息化。合同管理、安装管理、远程监控、客户需求分析等成为企业信息化新的需求点,企业的信息化从原来基于流程的信息化转向了以分析与商务智能为主要诉求的信息化,在打通企业所有环节、整合企业所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企业对商务智能、信息优化的需求更加强烈。而在结合了行业特征、应用特征的商务智能上,国外软件企业也刚刚起步,在这个领域,中国的工业企业和软件企业可以携起手来,开拓各个细分领域的商务智能应用。这对于工业企业和软件企业来说,都可谓一箭双雕。

而这些正由上海的龙头企业、IT服务商、研究中心联合研究的更具个性化和行业化特征的应用平台,由于具备了很强的行业应用特征,完全可以复制到具有相同需求的行业中,这又将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但是这一新兴产业的成熟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一方面是当这些试验室的成果要拓展到更大的应用市场时,需要在产品架构、可靠性以及可适应性上进行更多的研究;另一方面,从研究成果变成可商业化的产品,需要一个健全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来承载,需要更多的产业政策来扶持。(

(中国电子报)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