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性格弱点导致赫德成丑闻主角
2010-08-08 04:50:00作者:中涛来源:
摘要性格弱点导致赫德成丑闻主角北京时间8月7日消息,位于美国硅谷的知名报纸《圣何塞信使报》网络版今天刊文称,作为“后菲奥莉娜时代”的惠普CEO,马克·赫德(Mark Hurd)本来被惠普寄予厚望,但由于赫德自身的性格弱点及缺陷,却使他成为性骚扰丑闻的主角。...
北京时间8月7日消息,位于美国硅谷的知名报纸《圣何塞信使报》网络版今天刊文称,作为“后菲奥莉娜时代”的惠普CEO,马克·赫德(Mark Hurd)本来被惠普寄予厚望,但由于赫德自身的性格弱点及缺陷,却使他成为性骚扰丑闻的主角。
赫德下台
惠普周五宣布,该公司CEO赫德已经辞职。据悉,赫德因涉嫌性骚扰而被迫离职,他也成为继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之后以非正常原因离职的另一位惠普CEO。2005年初,菲奥莉娜被惠普董事会解除CEO职务,随后任命赫德为公司CEO及董事会成员。在加盟惠普前,赫德担任NCR软件公司CEO。
与菲奥莉娜的高调态度相比,赫德被外界描述为“谦虚而低调、注重工作效率”。曾担任惠普董事会成员的汤姆·帕金斯(Tom Perkins)表示:“在赫德刚刚担任惠普CEO之初,公司上下都认为他的行事作风与菲奥莉娜截然相反,他是一位非常低调的CEO。”
赫德今年53岁,已婚,育有两女。分析人士认为,从赫德的平常行事作风看,人们怎么也不会料到他会成为性骚扰丑闻的主角。美国圣克拉拉大学马尔库拉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主任考克·汉森(Kirk Hanson)表示,惠普是该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项目的赞助者,此次赫德下台让人“感到悲哀”。
汉森说:“企业领袖本来就凤毛麟角,赫德其实有前途成为商界领袖,但他的自身弱点,却导致他成为性骚扰丑闻的主角。”汉森指出,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惠普“监听门”丑闻(指惠普董事会于2006年初雇请私家侦探窃取记者通话记录的事件)被外界曝光后,赫德在平息该事件影响过程中还发挥了重大作用。
必然结果
对于汉森的上述看法,其他一些分析师表示难以认同。美国知名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马丁·雷诺兹(Martin Reynolds)认为,赫德的商业领袖形象,其实是由惠普董事会一手包装而成,目的是让惠普尽快摆脱各种负面影响并提高该公司市场业绩。
在加盟惠普之前,赫德在NCR软件公司工作了25年,并被提拔为该公司CEO。赫德担任惠普CEO后,以营收额为标准,惠普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科技公司。赫德上任后,曾对惠普采取了裁员和业务重组等措施,目的是压缩惠普日常开支。多数业界人士认为,在经济低迷大环境下,惠普就需要赫德这样注重压缩开支的高管。
然而赫德在采取削减运营开支措施过程中,也砍掉了惠普实验室的一大批研发项目,此举导致惠普推出新产品的速度放慢,从而错失了不少新商机。
2002年,时任惠普CEO的菲奥莉娜决定以250亿美元收购PC制造商康柏(Compaq)。赫德上任后,也使惠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收购活动,收购对象包括Mercury Interactive、EDS(电子数据系统)、Opsware、3Com及Palm等。通过这些收购,使惠普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打印机和计算机,而进一步向IT服务业务领域延伸。
“监听门”角色
《商业周刊》前记者安东尼·贝安科(Anthony Bianco)表示:“有那么一段时间,赫德成了美国科技产业的宠儿。”贝安科最近出版了一本有关惠普“监听门”的书籍,他在书中对赫德持批评态度。贝安科认为,惠普“监听门”的实际真相比外界想像要复杂得多,赫德在该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他却使用各种手段推脱了自己的责任。
赫德担任惠普CEO后,继续与惠普董事会配合,以查出对外泄露惠普董事会讨论内容的幕后人物,部分惠普董事会成员及媒体记者的电话记录被窃取,这就是后来被媒体曝光的惠普“监听门”事件。事件曝光后,最初发起该调查的惠普前董事长帕特丽夏·邓恩(Patricia Dunn)引咎辞职。
但贝安科在其书中表示,赫德与惠普前董事会成员帕金斯合谋,以让邓恩充当“监听门”事件的替罪羊。贝安科对此表示:“这就充分表明了赫德性格中所存在的不健全部分。”
伦理文化
马尔库拉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的汉森指出,赫德加盟惠普后,曾从老东家NCR挖来了一名同事,目的是重建惠普的商业伦理文化。因为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和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两人创建惠普以来,该公司一直以其诚实、正直的伦理文化而著称。
汉森认为,赫德离职事件表明,惠普所倡导的新伦理文化标准,其实适用于每位员工,即使是CEO也不例外。汉森说:“在惠普监听门事件中,涉及一些惠普董事会成员及其他高管。但在赫德离职事件中,应该说惠普董事会的表现还不错。”
相关新闻
中国惠普也是霉运不断
美国惠普,公司闹丑闻,老总辞职。中国惠普的日子也舒服不到哪里去。
上半年,刚刚经历“黑屏门”的惠普,本月再次因为返修机器流入市场而遭到消费者质疑。
今年以来,惠普“HP”的商标已经被业界笑称为“黑屏”的缩写,而其“中国大学宿舍蟑螂太多”引发机器过热的解释,也让很多消费者极为恼火。
一波未平,惠普代理经销商又销售起了惠普翻新电脑。经调查,惠普承认了这种行为的存在。消费者大呼“惠普非常过分”。
截至今日记者发稿时,关于惠普翻新机以及质量问题的纠纷投诉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人物介绍
赫德大学期间,差点成为职业网球手。1979年,赫德从得州的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毕业,尽管读的是商业管理,但他还是想向职业网坛发展——这个学校里的头号球星,当年正是拿着网球奖学金踏进大学殿堂的。但他没有如愿,一年后,马克去了NCR。这一呆就是25年,直到惠普找上门来。
1980年加入NCR,在德克萨斯州销售计算机。
1999年,担任NCR的Teradata仓储部门的主管。
2003年3月,担任NCR首席执行官。在一年的时间里,他把NCR的纯利润几乎提高了五倍,从5800万美元提高到了2.85亿美元。
2005年4月1日,担任惠普首席执行官.
2006年,惠普超越IBM,成为全球最大的IT企业。
以下为惠普历任CEO简介:
1、1930年代至1977年
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和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
惠普由帕卡德和休利特于1939年联合创立。两人决定用抛硬币方式决定各自姓氏在公司名称中的前后顺序,结果休利特获胜,公司名称因此被命名为“Hewlett-Packard”(简写为HP)。自惠普创建到1977年,该公司的日常运营由帕卡德和休利特两人负责。
2、1978年
约翰·杨(John Young)
约翰·杨是惠普老员工。在被任命为惠普CEO之前,他担任惠普设备、计算机系统及配件部门执行副总裁。
3、1992年
卢·普拉特(Lew Platt)
约翰·杨于1992年退休,普拉特被任命为惠普CEO兼总裁。普拉特也是惠普老员工,已在该公司工作26年,并曾担任该公司计算机系统部门负责人。
4、1999年
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
1999年普拉特退休,菲奥莉娜被任命为惠普CEO兼总裁。在此之前,菲奥莉娜为朗讯科技全球服务提供商业务部门负责人。
5、2005年
马克·赫德
2005年初,菲奥莉娜被惠普董事会解除职务,随后任命赫德为公司CEO及董事会成员。在加盟惠普前,赫德担任NCR软件公司CEO。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