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工智能 >
新一代液冷AI 一体机 以全栈整合能力加速 AI 场景落地
2025-08-01 09:32:19作者:路沙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摘要近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中科可控正式发布首款新一代液冷AI一体机W50X,融合创新的液冷技术与AI一体化设计,成为国产AI硬件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近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中科可控正式发布首款新一代液冷AI一体机W50X,融合创新的液冷技术与AI一体化设计,成为国产AI硬件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路沙

据了解,W50X是一款面向行业用户打造的AI一体机,外观看起来像是一台工作站,但实际承担的是“现场AI能力交付”的角色。它配置了双路国产C86最新一代处理器和国产算力加速卡,具备支持70B参数大模型推理和微调的能力,能够满足大多数行业级AI任务的实时处理需求。
加速企业级应用落地进程
当前,这轮AI一体机发布热潮,源于DeepSeek大模型的爆发式走红。业内寄望于通过软硬一体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弥合大模型应用的现实与预期差距,缩短生态培育周期,加速企业级应用落地进程。
从产品特征上来看,AI一体机凭借其软硬件一体化设计,具备部署便捷、易用性高、高端计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本效益、定制化与场景化、高效运维等多方面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安全且易于管理的AI解决方案,特别适合对数据安全要求高、需要快速上线AI应用的企业和机构。
然而,AI一体机在灵活性、升级便利性、散热性能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这些问题,W50X通过采用闭式液冷散热系统,能快速导出核心部件产生的热量,有效降低设备功耗和运行噪音。同时,延续了模块化设计理念,内存最大可拓展至512GB,存储容量能灵活扩容至60TB,方便后期根据需求加装加速卡、存储或网络组件,能够有效适应不断升级的计算需求和多场景组合。
据IDC统计,市场上已迅速有接近百家厂商推出AI一体机产品。目前,已经形成了服务器厂商、云服务商、运营商、大模型和AI基础设施创业企业等多方力量竞逐的差异化格局。服务器厂商凭借硬件制造和国产化适配优势率先抢占市场;云服务商则主打“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强化云边协同和模型优化能力;运营商则依托网络基础设施与行业客户资源推出定制化一体机方案,切入政务、金融等垂直领域。大模型和AI基础设施创业企业专为大模型部署与应用设计的软硬协同产品,提供模型优化和工具链支持,让中小企业也能低成本获得AI能力。
集成化趋势日益凸显
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硬件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而传统的散热技术往往难以满足高密度计算芯片的散热需求。液冷技术的应用表明,为了满足AI对高端计算的需求,硬件设计必须不断突破传统限制,采用更高效、更先进的散热解决方案,以确保设备在高负载下的稳定运行。
同时,液冷技术和AI一体机的融合进一步体现出集成创新的发展趋势。AI一体机本身就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硬件平台,将AI芯片、存储、网络等组件集成在一起,提供一站式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液冷技术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这种集成化程度,使得AI一体机不仅在性能上更强大,还在散热、能效和可靠性等方面更具优势。这表明行业对集成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整合多种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不仅如此,液冷AI一体机的出现也为未来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AI和高端计算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面临着散热、能耗和空间利用等方面的挑战。液冷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解决散热问题,还能提高数据中心的空间利用率和整体能效。
不仅是硬件设备 更是智能解决方案
未来的AI一体机将不仅是硬件设备,而是成为集硬件、软件、服务于一体的智能解决方案。
一方面,未来的AI一体机将深度融合高性能硬件与先进的AI软件,实现硬件与算法的深度优化。硬件方面,将配备更强大的处理器、GPU和AI加速芯片,同时支持液冷散热等先进技术,以应对高负载任务。软件方面,预装的AI模型将更加丰富多样,涵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快速部署和调用。
另一方面,AI一体机将内置智能管理系统,支持从硬件状态到模型服务的全栈可视化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自动进行健康自检和预测性维护,降低宕机风险。同时,通过智能调度算法,设备可以动态分配算力资源,优化多任务处理效率,进一步提升整体性能。
例如,W50X不仅采用闭式液冷散热技术,水冷排采用双集成泵内置设计,能满足海量计算的散热需求,还配置了双路国产C86最新一代处理器和国产算力加速卡,具备支持70B参数大模型推理和微调的能力。同时,内置大模型,知识库、AI应用、智能管理平台,提供开箱即用的智能化基础设施。
此外,未来的AI一体机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包括设备安装、调试、培训和售后服务。供应商将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从硬件配置到软件优化,再到行业应用的深度适配,确保设备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