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云计算热炒后的“冷思考”

2011-08-24 22:05:00作者: 来源:

摘要时下IT业界最炙手可热的词汇非云计算莫属,其热炒程度至今仍有增无减。目前各大主流媒体的话语中几乎是逢云必谈,其间不乏各知名IT巨头、专家学者。甚至政府官员也对云津津乐道,云计算俨然成为地方拉动经济的“新引擎”,各地纷纷将发展云计算产业写入各自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时下IT业界最炙手可热的词汇非云计算莫属,其热炒程度至今仍有增无减。目前各大主流媒体的话语中几乎是逢云必谈,其间不乏各知名IT巨头、专家学者。甚至政府官员也对云津津乐道,云计算俨然成为地方拉动经济的“新引擎”,各地纷纷将发展云计算产业写入各自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事实上,云计算并不在于建多少个产业园区、装备多少台服务器,其核心意义在于用最少的资源满足最大的需求。2011年作为业界公认的云计算全面落地之年,到了对云计算进行冷静思考的时候了。

  云计算在中国现已进入了应用阶段,它不仅仅是个概念,更加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并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

  首先,云计算相当于服务业“工厂化”,作为一种借助知识工具体系的产业发展方式,相当于在工厂化的服务业中统一操作、按需供给。

  其次,云计算是数据化的服务机制,云计算基础设施并不是指厂房和设备,它没有固定的实体。通过云计算,计算资源可以像水、电、气那样提供,服务也可以像工厂流水线那样提供。

  再次,云计算使服务业生产方式向个性化转变。云计算的发展,为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条件。比如在云计算平台即提供存储容量的同时,用户可也可上传照片、音乐、视频或者其他文件。

  最后,云计算是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升级运动,它顺应历史潮流、向前发展。总体而言,云计算在引领产业向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方向演进,在向生活领域复归,这也将导致新世界及其意义的涌现和生成。

  尽管云计算前进步伐势如破竹,但问题在于,对投资者和被投资者双方而言,云计算尚处于准备和导入阶段,云计算标准建设滞后也非常明显。使得用户很难在纷繁复杂的市场条件下,将自身需求和现有解决方案和服务结合起来,造成了盲目建设。

  从目前云计算领域的现状来看,盲目跟风容易犯下以下三大错误,导致云计算误入歧途:

  首先是主观假设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投资者们希望看到的是,对希望使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而言,租比买好,这就假设了企业的云计算设备采购费用超过其向云计算技术提供者支付的租金。但实际上由于企业购买硬件和软件的成本都下降了,云计算技术供应商收取的高额租用费必须下调。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们预期的投资回报率实际上难以实现,即使开始的时候这种投资回报率存在,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降低。

  此外,投资者们对新兴市场的云计算技术了解甚少。每当一种新技术出现,并具有投资价值时,风险投资家和投资者们都应该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它与周围的其他新兴技术如何融合。云计算领域的许多细节似乎具备创新和独特的属性,但当人们考虑更大范围的市场时,云计算的这两种属性却不复存在了。问题在于,人们必须跟上技术的细节才能得出这些结论,而这在节奏快、炒作多的时代里是非常困难的。

  还有一种错误是投资似是而非的云计算技术。任何掌握了关键企业级技术的人,都能迅速学会如何将现有技术包装到“云”端,数据中心的任何东西,一夜之间都能成为云计算技术(即所谓的私有云),不论它是否有创新。但当投资者在某个时候发觉了这一点,他们必将放弃这些“人造云”公司。

  IT企业应该明智地去做云计算,而不应盲目地跟随风险投资的羊群效应。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