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转变园区管理模式 用信息化提升园区竞争力
摘要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传统的园区发展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200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园区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园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成为用信息技术改造园区传统产业、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传统的园区发展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200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园区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园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成为用信息技术改造园区传统产业、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园区信息化建设从盲目的上项目到根据自身特色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日趋成熟。目前,国内很多园区的信息化水平已经处于综合性系统应用阶段,90%以上的园区已经建立了负责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可以通过信息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市场,进而增强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信息化对于园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速园区产业升级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突出标志。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朝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工业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资、能源、资金、人才以及市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从国际形势看,实施园区信息化建设是园区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园区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园区大多数产业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中,很多方面距离现代化还有相当差距。工业化的进程是不可逾越的,但是在信息时代工业化的过程是可以缩短的。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推进园区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可以促进园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加速园区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园区建设处于历史新起点,面临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等艰巨任务。园区信息化建设将有力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将真正实现园区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数量型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式发展,从而保持和提高我国园区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转变园区管理模式
目前,园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信息交流不畅导致的管理效率低下。这种信息交流的障碍既表现在园区内部缺乏充分的沟通,同时也表现在园区与外部缺乏有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交流方式。因此,从信息化建设角度寻求解决方案,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超常规管理是园区发展的契机。信息化可以加速园区从以事务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转换;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园区借鉴国外优秀园区管理经验,实现园区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同步发展;可帮助园区建立起基于管理模式的新型业务系统,通过信息化实现企业之间更为便利的沟通。这不仅可以提高园区的开放度,而且能够实现沟通意见的快速反馈,增强园区竞争力。
最后我们需要看到,园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园区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从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到运行维护,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时,还要能够根据新的运营需求升级信息系统或者对其进行快速重组,所有这一切都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何实施一个既能够满足当前园区需求,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功能强大又具有良好柔性的信息系统成为摆在园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投资北京杂志)(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 打破固有流程:建筑集团企业的信息化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