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买也疯狂造也疯狂质量靠谁来管?
2010-02-24 23:18:00作者:翟勤 来源:
摘要虎年伊始,车市上广为流传之声仍然是加价提车、多少车型断货、三月份有多少新车要上市、XX车商今年将要推出多少款新车的阵阵风闻。而车商们加班加点仍不能满足供求、继而是消费者仍在一车难求、车商的疯狂广大产能之事似乎也在愈演愈烈。2010年,将是中国车市继续车轮滚滚,...
虎年伊始,车市上广为流传之声仍然是加价提车、多少车型断货、三月份有多少新车要上市、XX车商今年将要推出多少款新车的阵阵风闻。而车商们加班加点仍不能满足供求、继而是消费者仍在一车难求、车商的疯狂广大产能之事似乎也在愈演愈烈。2010年,将是中国车市继续车轮滚滚,大举扩张的一年,业内普遍预测中国车市的“买气”规模将达到1500万辆左右,而根据各大汽车企业2009年年底陆续发布的产销计划,虎年中国车市的“卖气”或将达到惊人的1800万辆。无论是1500万辆还是1800万辆,中国车市的确是处在一种“大跃进”之中。但在市场井喷的背后,质量问题也显得日益严峻,在厂家疯狂扩大产能之时,汽车的质量将怎么样来保证?又靠谁来进行监管?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之事在于,正在中国车市“大跃进”愈演愈烈之际,以品质、以质量保障著称的丰田汽车目前正遭遇的逾千万量的“召回门”事件也正在愈演愈烈,丰田在美国的应急公关聚然失灵,在中国也完全没有了“封口”的能力,“墙倒众人推”,各种媒体作为难得的新闻事件正在大肆挖掘,但有评论能力者也正在对此进行一波接一波地“口诛笔伐”。从2009年10月开始,连以品质稳定著称的日本丰田汽车也陷入空前严重的质量泥沼,质量问题正成为过去让人充满信心的品牌车型,在其扩张道路上暴露出来的最大的“软肋”。
由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清华汽车工程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CAAS)》所披露,2009年中国车主的投诉比2008年大幅上涨了39.7%,这个数字几乎与2009年中国车市增长的幅度同步;而尤为让人担心的是,在中国车主的这些投诉中,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比例达到45.8%,高居第一。汽车质量,成为中国车主在过去一年里最不满意的购车和用车体验,然而这样的势头在虎年并没有止跌的态势。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已趋于稳定发展的欧美车市中,尚且有那么多的质量隐患,那么在中国市场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来说,在一种近乎于疯狂的产能扩张之中,其质量问题怎么样来进行控制?由于2009年车市的供不应求,厂家、供应商们都在忙着超常规地进行扩产,在这个非常时期所生产出来的汽车,其品质将怎么样来加以保证?
现在媒体正在煽乎的2010年中国车市“换车年”、“二三线城市扩张年”,更将对“买涨不买落”的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欲,抑或说是抢购欲进一步地加以剌激。虽然有丰田召回事件的警钟声不断,以及向来以质量著称的其它日系车的召回与质量曝光事件正在频频报出,但是仍然没有减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虎年伊始,中国车市上消费者们的抢购热情仍然是方兴未艾,这就是我们的国情,这就是我们的消费怪圈。
然而在中国车市一片红火的背后,汽车的质量问题显得日益严峻,新车的质量,将成为2009年车市大井喷,以及2010年上年车市井喷之延续,乃至于未来几年中国车市持续发热之最为重要的问题。某些企业肯定要为他们这两年不负责任的行为买单,而众多跟风抢购的消费者,也肯定要为自己的仓促埋单而自酿苦酒。
问题在于我们的监管部门面对这样的情况当作何以对呢?GDP的增长固然是头等大事,但是如果催生出一大批问题汽车产品并推向了社会,其不良后果将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陆续地反应出来,搞不好召回大潮也将此起彼伏,我们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出现吗?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