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姚劲波 真正成功还需十年

2014-04-02 10:17:14作者:冯秀民来源:

摘要“分类信息市场爆炸就是在这两年,但跟电商比,我们现在只到它2003年、2004年的阶段。我们这个事情要真正成功还需要10年。”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判断。...

  除了生命 一无所有

  “其实我创业的时候是完全的草根,没有任何资源,除了生命,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姚劲波说。

  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们互相在毕业册上留言,每个人都野心勃勃,说自己就是下一个比尔·盖茨。毕业之后,姚劲波被分配到中国银行山东分行做后台的技术支持工作,每月拿着3000多元的工资。

  但是,姚劲波觉得自己“单纯做技术与志向不符,后来我说我不能辜负朋友们,要做互联网,成为比尔·盖茨,所以开始创业。”

  姚劲波选择了辞职南下创业。到广州之后,他创办一家提供域名交易服务的网站,这是国内第一个域名专业论坛,此前大家都只能上国外的网站。

  姚劲波说,现在看来,那个网站其实写得很烂,是他用一个程序改的。他是程序员、美工,还是网站运营人员和客服。

  易域网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在做,尽管流量不错,但也没有什么收入。姚劲波将易域网卖给了中国万网,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现在,姚劲波手里还握着不少域名,“我喜欢收藏域名,就像有人收藏红酒和字画一样。”

  姚劲波称,一个好的域名和一个好的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价值巨大。创业者在有了理想,找到市场和用户痛点之后。首先需要做的,是确定一个好的名字。在最初做58同城时,最重要的选择是有了一个好的域名。58的域名很简短,无论是在电话还是信息中传播,都会特别方便。“58这个域名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

  姚劲波后来调侃自己的竞争对手赶集网,名字取得不够好。“第一,在长江以南,没有人知道赶集这个词的意思。第二,这个名字也让他们在招聘服务上非常吃亏,在58同城与赶集网竞争时,在整个南方区域,58同城一直领先于赶集网”。

  2000年,卖掉易域网的姚劲波来到北京,需要解决的第一要事就是租房子。他找了个房产中介,交给对方1300块钱,中介收了钱,带他去看了一套房,姚劲波不满意,要求退款,让姚劲波没想到的是,中介当着他的面把收据撕了,这成了他做58同城最重要的初衷。

  一位投资人说,站长出身的背景让姚劲波更接地气,也更理解草根群体。

  姚劲波和美团网的创始人王兴相熟,王兴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两人各携自己的夫人见过一次面。

  “当时,如果我提出投资,肯定有机会参与校内网这件事情,可是那会儿没有看到,王兴看到了信息和人,我看到的信息传播是以信息为中心,王兴看到的信息传播是以人为中心,我比他差了一个层次。”现在说起来,姚劲波还不无遗憾。

  不过,姚劲波觉得自己和王兴比较像的一点是,两人都觉得信息传播可以改变世界,不同的是,他做的商家信息,自己做的是个人信息的传播。

  2005年5月8日,58同城上线。同年,王兴创立校内网,赶集网也进入人们的视线。

  2005年,受美国分类网站Craigslist的启发,58同城开始将楼梯口的小广告、报纸的豆腐块广告、小区的广告栏搬上互联网。58同城成了搬家公司、房产经纪人等本地生活服务业者的信息发布平台。

  2009年左右,姚劲波确定了58同城作为在线营销平台的商业模式:向小微企业收取名为会员费的在线推广费,并且让会员为了出现在58同城更好的位置而竞价。前者成为58同城营收的基础,后者则负责提高毛利率。

  8年来,姚劲波一直走在前进的跑道上,试图证实分类信息网站会是下一个真正百亿级别企业。“分类信息网站信息乱七八糟、真假莫辨,你所选的行业就决定了你会在某个位置,58同城要做的就是永远比别人走得快”。

  姚劲波认为,创业应该从一个点开始。“姚记扑克都可以上市,还会有任何一个公司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太小了吗?其实越小越好,越锐利得像刀锋一样才好。找一个细分的领域,做到极致,做到比任何人都好。你做任何一个小事,乘以中国14亿人都是一个大事。比如58同城最开始就是做租房,做得最好,然后所有业务都围绕着租房来,用户也逐步认可。所以创业者不要说什么做平台,你就是提供某一项服务,那个服务好不好用,决定他愿不愿意用你。”

  有理想才能坚持下去。姚劲波说,58 同城创业的前几年,基本是不被人看好的,当时有一个自媒体人,每两周写一篇文章发到网上骂58,自己看到的时候很纠结,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

  “58同城能够走到今天有很多很多的原因。第一就是你要选一个好方向坚持下去。外界一会儿说我们烧钱,一会儿说我们没有赢利模式。一开始我看到质疑我的文章会很生气,我想要不要把我的存折打印出来给你们看一下?”

  2008、2009年胜负未分的时候,他很受这些文章的影响,看完后都睡不着觉。后来再看见这种新闻就赶紧翻过去,“别影响我心情”。最近这2年,姚劲波说自己看都不看了,“心如止水”。

  “58跟我的梦想是完全匹配的,这件事情我认为可以做一百年,一定可以做到我心目中真正理想的位置,我们要让每一个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他不是无助的,当他有任何的需求,有任何的信息需要发布,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面得到一站式完美的满足,这是我的梦想,我觉得为这个梦想,我可以再做五十年,我不觉得累。”

  “一个神奇的网站”

  2011年春节期间,一则赶集网广告在央视黄金时段不断播放,姚晨骑着毛驴,呐喊着“赶集啦”的口号从屏幕上嗒嗒走过。

  姚劲波对赶集网的这则电视广告很是称赞,“这是互联网行业大规模借助电视视频媒体推广的一次创举,其推广无疑促进了整个生活信息行业的发展,广告是相当有用的。”

  受赶集网的启发,58同城不甘示弱,时隔几月,推出了“一个神奇的网站”,当红女星杨幂变身古代的招亲郡主、武林盟主、食客,穿越于各个场景。

  如今,赶毛驴的姚晨变成了谢娜,为58同城摇旗呐喊的还是杨幂,两位仍在地铁公交的移动电视上进行新一轮的广告轰炸。

  关于广告词的设定,58同城的团队做过一番考量,“没有一个词可以概括我们做的事情。生活信息平台?我们调查过,只有媒体圈和从业者才知道什么叫‘平台’,老百姓认为‘平台’大概就是一个展台。所以我们最后用了‘一个神奇的网站’。”姚劲波说。

  在58同城的招股书中,2010~2012年,58同城年度广告支出分别为823万美元、6851万美元、2506万美元,其中,2011年广告投放的花费最多。

  “现在看,这个市场,我们真的是(用广告)砸透了。”回想起三年前的广告大战,姚认为值得,但却也仍心有余悸:“我们前后花了7000万美金,但实际上我并不想花这么多。

  那一年为什么打广告战?“因为融资太容易了。”姚劲波说。

  “广告大战是对手先挑起来的,然后我们用两倍的力度打回去。我们的投资商说,他们投1块钱,你们就投2块钱。”

  姚劲波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融资的技巧:好的名字、真诚的谈、形成竞争,最好让投资者来找你,要有必要的宣传。

  “融资的时候会讨论商业计划书、协议,真正融资的时候真诚很重要,你一定要相信投资商是比你聪明的,他们见过的坏人比你多,他们经历的骗局比你多,所以你真实地把你的情况告诉他,把你的担心告诉他,反而让投资者对你有好的看法。比如58同城第一轮投资的时候,我就坦率地跟软银赛富说,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挣钱,我就知道用户很喜欢,很愿意用。他说,你不用告诉你能挣钱,我觉得你在这个行业里面会找到一条路径。”

  2010年4月,58同城拿到DCM和赛富基金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就在同年,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和蓝驰创投向赶集网注资了2000万美元,这也是后者的B轮融资。这笔钱到位后,赶集网开始做大市场,赶超58是最直接的目标。

  58同城也确实感受到了威胁。当时林欣禾作为DCM的代表刚刚进入58同城董事会,他提议,“我们需要加快发展步伐,才能有实力迎接对手的挑战。”

  外界一直认为分类信息网站是一个烧钱的行当,其实不然。58同城和赶集网都是仿照美国网站Craiglist的模式起家,而后者基本上没有融资,缺钱的时候曾卖给eBay一些股份,现在已经做成一家公益性质的网站,年收入维持在1.5亿美元左右。

  基于这些判断,林欣禾认为,其实做分类广告与黄页一样,都是不需要花很多钱的。

  DCM向华平推荐了58同城,然而为了避免陷入行业烧钱,投资人也更为谨慎。于是,林欣禾将他们在日本的一个长期合作伙伴Recruit引进58同城。这是日本最大的一家分类信息服务企业,最早成立于1960年,2009年财年营收约100亿美元,利润超过15亿美元。

  而早在2006年,Recruit就曾战略投资国内的前程无忧,成为后者股份最大的投资人。

  Recruit对58同城的投资额度不大,但是作用不容忽视,这等于在为58同城引入更大的投资人背书。果然,华平在2010年12月向58同城注资6000万美元,其中姚劲波个人投资500万美元。同一年,之间相隔不到8个月,58就引入了两笔融资。

  赶集网的融资能力也不逊色。2011年,他们就完成了总额7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投资方是今日资本和红杉中国基金。创始人杨浩涌给互联网业内的印象是,海归背景,个人执行能力超强。

  这不是保卫战,而是攻坚战,谁能把对方拿下,谁就有资格坐上国内信息分类网站的头把交椅。

  最终,58同城用近4亿元人民币换来了市场的领导地位。

  “那一年我们的用户量翻了一倍,日流量突破千万。”姚劲波曾经算过这笔账,“回过头来看是很值的,那一年让用户真正记住了58同城、使用了58同城,到现在58同城还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品牌,现在我只投一些基本的广告就可以维持品牌形象了。”

  而且姚劲波相信,“这个品牌资产在未来 N 多年很难被其他对手越过。”

  有业内人士分析道,正是58同城与赶集网大手笔的广告投入,使得二者拉开了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

  2013年,58同城的招股书显示,他们每月会发布5640万条信息,平均每月有1.297亿的用户独立浏览。而国内的网民总数也才5.91亿,也就是说,每5位网民中就有1人平均每月登录一次58同城。此外,2013年上半年,58同城的收入是5880万美元,略有盈利。2010~2012年,全年的收入分别为1070万美元、4150万美元和8710万美元。至于58同城在整个分类信息网站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8.1%。

  八年奋斗 一朝上市

  58同城赴美IPO,姚劲波带了58个员工过去,这58个人里,一些是管理层,另一些是5年以上资历的普通中层。赴美之前,有没被选中的老员工跑到姚劲波的办公室哭了,说,“老姚,我能不能自费跟着去?”

  “花了不少钱,但是很值得。58是一个8年的公司,8年前最开始的那批员工,有一半至今还在。这些人真正见证了58的成长,跟公司一起扛过了很多困难时期。”他说。

  10月31日晚间,58同城在纽交所挂上市,成为分类信息领域的第一家上市企业。开盘价21美元,比17美元的发行价高23.5%,早盘大涨47%,公司发行1100万股ADS,融资额达1.87亿美元。一时间掀起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小高潮。

  “希望我们的表现会为后面上市的公司铺好道路。”姚劲波敲响纽约交易所上市钟后说。

  而这也是姚劲波第二次站在纽交所敲钟。

  2010年,他投资并参与的学大教育成功IPO。当晚,他与学大的另外两个创始人在联合国大厦对面的一条船上把酒当歌,回忆起10年岁月,三人都痛哭流涕。当时,姚劲波百感交集,学大能有今天他自然高兴,但“什么时候我可以代表58同城来这边敲钟,那才让我有真正的成就感”。

  回来后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姚劲波便筹备58同城上市。不料资本市场风向逆转,中概股在海外集体受到质疑,58同城上市计划只好搁浅。

  “我不着急上市,现在上市太亏了,我要做得更大些再上市。”几年前,姚劲波曾这么说,上市对他来说并无太大诱惑。不着急上市,或许在他看来,自己做的事业出售越晚价值越大。

  2013年第二季度,58同城首次实现盈利。“58是行业里面,第一家实现资金流正向循环的。”姚劲波表示。就在这一年,58同城再次申请上市。

  2013年9月,58同城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

  在此之前的2012年,仅有唯品会和YY公司两家中国企业成功赴美上市,而2013年,在58同城之前仅有兰亭集势一家赴美上市。其中,唯品会流血上市、YY的开盘价与发行价持平、兰亭集势的开盘价则较发行价上涨17%。

  提交上市申请之初,曾经历过一次上市失败的姚劲波已经做了最坏的心理准备。“我们肯定是觉得市场还可以,要不不会去上。但要说没有担心也是不可能的。我都曾经想过,如果这次上市没有成功,那回来之后我应该给员工写一封什么样的信、发表一个什么样的演讲。”姚劲波回忆。

  然而,路演的结果给姚劲波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从新加坡、中国香港到美国一路走来,在新加坡即完成超额认购,离开香港时,已经超额认购逾10倍。离开香港的那一刻,姚劲波告诉自己,这个事儿成了。

  “你不走出去,永远不知道世界怎么看你。”姚劲波感慨。

  “其实,美国的窗口从来就没有关闭这一说,只要是好的公司,都可以上市的,但是如果中国的公司出去表现不好,不管是财务表现不好还是市场的做法不好,肯定会为后面的公司上市造成不好的影响。”姚劲波认为。

  两周的路演下来,姚劲波瘦了10斤。

  敲钟仪式当天,58同城的员工坐满了纽交所那几十米的大圆桌,位置不够,还加了几张桌子拼在后面。

  “当时员工的感觉非常好,因为大部分人从未想过能进入资本主义的心脏。在那里,每秒都有几个亿的现金流在流动。敲钟仪式,是一家公司可能一辈子就经历一次的事情,绝大部分公司都不会经历。作为员工亲自见证,这个激励非常之大。”姚劲波说。

  姚劲波觉得,公司掏钱送员工去国外旅游,都不会有这个激励效果好。他建议以后所有上市的公司都考虑这样。

  上市的地点之所以选择纽交所而非纳斯达克,姚劲波给出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我觉得前者是有一个真的钟,仪式感更强,而后者只是个按钮。钟声鸣起的时候,悦耳极了,很古老,很浪漫。”

  上市第二天,其他人开始沿着美国东海岸游玩一圈。姚劲波决定独自飞回中国,“公司全部的管理层都去美国了,每天发照片、发微博,那还在办公室的普通员工会不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姚劲波说,“我当时就感觉,必须马上回来。”

  回到公司后,姚劲波开始请人吃饭,财务部、市场部、行政部……挨个请了个遍,吃了三天。他需要安抚留守的员工,把喜悦与大家分享。

  等员工都从美国回来了,姚劲波就召集了开会,告诉他们:今天的58和上市前没有任何区别。也许短期内会有促进,但如果产品、服务没做好,用户还是不会选你。上市公司败给没上市的公司,这种例子太多了。

  “说实话,58和我心目中的理想状态差得还很远,我觉得十步的路程只走出去了一步,这一点我必须让他们都知道。”

  脏活累活是壁垒

  “有两种公司别人不大好攻击,第一种是足够强大,像腾讯一样,第二种是足够苦逼,苦逼到别人都不愿意进入。”不是人人都是马化腾,姚劲波选择了做埋头干活的那一个。

  在2008年左右的时候,姚劲波想明白了,脏活就是壁垒。“不要做太容易、特别精巧的事情。微信看起来就太炫,刚出来,所有人就在谈论它的千万种可能性,这个事情就不适合创业者做。有缺点的东西才容易成功,你把这些缺点弥补上了,那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很脏的事情才不会有很多人跟你抢。”

  2014年,58同城会把整个产品研发团队的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移动互联网上。“希望58用户在移动端的体验效果远大于PC端,我们也在追求这种结果。”姚劲波说。

  姚劲波在回答有关移动互联网问题时认为,移动互联网在2015年之前会超过PC端,“移动互联网确实是与生活服务有着特别好的结合,最典型的就是娱乐和生活两个方面。”这也体现在58同城的分类信息服务上。

  对于2014年本地生活服务趋势走向,姚的态度很低调,58同城主业有许多本地生活服务涉及不到,“当然也会有竞争,我们只想把能够服务的品类服务好。”

  在姚劲波看来,上市后的58同城更像是一个内容平台,也像是一个内容集成提供商,面对包括垂直类对手的竞争,如何将58同城做得更轻量级,除了现金流为“正”,姚劲波更是淡定地“揣着明白装糊涂”。诚然,58同城有第三方合作来增加营收。

  上市后的58同城并不意味着止步“转型”。而是其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寻找互补的创新模式,姚劲波等人乐此不疲。

  “真正可怕的不是那些可以看到的对手,而是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新的模式的企业,这需要很大的精力去关注。”姚劲波坦言,只要模式够创新、属于58同城服务的模式范围,都可以去把这类好的做法“移植”到58同城平台中来。

  姚劲波雄心勃勃的说,58在某种程度上,承担起了政府在电子商务领域未尽到的职责:保护消费者和规范市场。

  姚劲波微博上曾发表对58团购实施的一些改进措施:将上线自助实时退款功能,消费者可一键退款;58将集中指定物流或自建物流,全程确保品质和配送速度;社区设立完全开放的投诉专区,专人值守协助用户维权;不能率先彻底解决实物类商品团购品质难保证的问题,58将不再上线实物类团购。

  58同城最近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中介封杀”和“虚假房源”两顶帽子让这家上市不久的公司面临着新的挑战。58同城高级副总裁陈小华表示,58同城并不是要革中介的命,本质上是想把房源做得更真实,一旦发现虚假房源,将严肃处理,58同城还将与房产中介合作,帮助用户推荐房产经纪人。

  为此,58同城房产频道推出了“个人用户实名制认证”体系,将个人房源和中介房源区分开来。58同城投入了50万至100万资金和超过100人的信息审核团队,用于鉴别个人房源。

  而就在不少租房者拍手叫好的同时,市场上却传出来自房屋中介的质疑声。对此,陈小华表示,中介认证房源与个人房源一样,也是58同城不可或缺的部分,两者各有优势。58同城从来都不打击中介房源,但反对中介冒充个人用户。58同城也会对中介公司进行认证,并推出“旗舰店”产品来保障信息真实性。

  据陈小华介绍,目前58同城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改进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即:个人房源认证、企业认证和志愿者。

  个人房源认证体系的上线,使得更多网民可以直接通过房东找到可靠房源,同时,房东的联系电话也被隐藏,避免了不必要的骚扰。

  企业认证则主要是针对房产经纪人。此举可以减轻中介们冒充房东发布“个人房源”信息的现象。

  除了保障信息的准确性,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58同城还将加大移动端布局。陈小华表示,通过58同城客户端和基于商家开发的58帮帮客户端实现线上线下的闭环,将整个产业链打通,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58同城打出了一个简单的口号:诚信58简单生活,希望能杜绝上当受骗、挨宰被黑、缺乏售后保障和诸多手续的网购问题。目前该业务已经拓展到二手车、二手房、二手物品、演出票务、求职、租房、短租和生活服务等领域,已经与20000个卖家签署了消费者保障协议。

  “分类信息市场爆炸就是在这两年,但跟电商比,我们现在只到它2003年、2004年的阶段。我们这个事情要真正成功还需要10年。”

  对于分类信息行业,姚劲波对后来者的建议是转行做别的,在他看来,大平台级的竞争已经结束了,“我做了很多年,才有今天的成绩。上市更巩固了我们的行业地位,如今刚刚两个月,我们跟同行拉开的距离在成倍增长。这纯粹是上市单方面的效应,我非常庆幸在同行业中第一个冲出去了。”

  他强调,“这是真心话”。

  链接:八载得与失

  如果说在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而得到的却将是整个世界。我希望在座所有的创业者绝大部分跟我一样,从草根开始创业,经过几年的努力都能够在某一个领域能够做到数一数二,走到资本市场。我主要想说说我的感悟,曾经我以为上市以后生活就会不一样了,有成功的感觉,但我第一次上市的时候,我就发现上完市以后和没有上市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你本来是痛苦的,上市之后是更加痛苦,如果你是开心的,上市之后也会更加地开心。

  一句话始终影响着我,那就是创业不是你找一个市场化最快的点进入,而是说你要越早越好,如果你没有资源的话应该越早越好,你早期用的人不会犯很多错误,即使犯了错误成本是很低的,早期我能够早看到这个行业的机会,一般的说早期竞争是比较低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做O2O,这个时候再说O2O的话,就晚了,因为你市场也好,用户也好,并不会因为有O2O的概念,就会多买你的产品,或者多上你的网站,你没有好处,只有一个坏处,那就是你的竞争非常激烈。

  第二点感悟,再让我选择的话,我一定不会一个人做事情,要几个人一起做事情,这个非常重要。58之所以发展比较慢,也跟我们的团队不太健全有关系,后来从08年、09年我们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目前我们的管理层是08年、09年一个个找进来的,通过收购,我会找我认为的四年内在某一个领域最好的人,比如说技术、产品,销售、市场,我觉得那个人做得很好,我只要知道,虽然他不认识我,我只要认识他了,我一定会想办法把他挖过来。58现在有这么大的成长,跟团队有关系,所以一定要找到你要创业的领域,要让人推着你往前走。有的人跟不上,他会拖慢这个业务,所以说找到你的创业需要最好的人是关键。

  第三个感悟,是管理相关。因为我是做技术的,,曾经我认为自己不大善于管理,不大善于管很多人。后来我发现我站在这个领域,你不越过去这关是不行的。我意识到了之后,58也是做的在生活服务领域当中的业务,我就需要和用户建立比较直接面对面的关系,要找到好的管理的人,建立这个体系,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另外一点,管理这个东西其实也是一个很系统的事情,所以我们做了很多内部的报表系统,都把他系统化了,如果管理制度好,系统好,你管理一万人和管理一百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另外,我还一点感受,就是关于引进员工以后发期权,是发的比较高的,当引进一个人以后,也许你是创业者拿到50%-80%的股份,你引进一个人,我们就是在08年、09年把主要的管理层直接都给他发了期权,他们每个负责人都有一个点以上的股份,这也是重要的保障,因为有这个团队在。我们做创业者要舍得拿出你的股份期权来吸引人。主要就是这点体会,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享受你做的事情,享受每一天,上市并不是目标,确实就是过去就过去了。

  (本文系姚劲波在2013创业邦年会发言,有删节)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