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建设智慧城市要想大、起小、扩张快

2014-04-02 10:16:15作者:周宏仁来源:

摘要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一种实践,智慧城市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终极目标。...

  发展智慧城市一定是要解决城市发展当前的、紧迫的问题,而不是去给它戴各种各样的帽子。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需求,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我们要把握最重要的内涵,即城市必须科学发展,要解决城镇化、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智慧城市的推进来更好的促进城市的科学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倡导智慧城市最根本的原因。

  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一种实践,智慧城市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终极目标。

  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2009年维也纳理工大学在欧盟的项目之下提出体现城市智慧的六个维度,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移动、智慧环境、智慧民众、智慧生活、智慧治理。

  智慧城市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或信息化问题,而是一个全方位的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综合性思考和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这个很重要。如果说我们把智慧城市贴上了技术的标签,说智慧城市一定要有云计算,那书记和市长就会去考虑怎么样把云计算弄进来,但问题是云计算是用来解决城市的什么问题,是不是城市当前紧迫的问题?智慧城市的主要目标实际上是在全球化环境下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这是城市最核心的东西。一个城市如果没有竞争力,它可能会边缘化,这样这个城市就很难发展。所以智慧城市是以解决城市的问题为出发点,并不是追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这些时髦技术的应用。

  对一个城市来讲智慧与否,并不完全是利用信息的通信技术,实际上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科学发展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信息化会和智慧城市会有关系,而且是这么紧密的关系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提升城市的智慧,可以用一种新的信息化的思想、技术和方法来协助城市实现科学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互联网思维,而且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城市变得更聪明,为什么呢?因为信息技术核心的技术就是计算,电脑比人脑算的快,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就可以帮助你采集、传播、分析、处理各种信息,各种各样的决策是信息技术的决策,而不是盲目的决策,一个基于信息的决策和一个盲目的决策相比它就要显得更智慧一些。另外用计算还可以解决人根本计算不了的问题,帮助决策者利用各种数学模型和算法比较各种城市问题的解决方案,取得最优化的结果,比如智慧交通就是一个例子。

  强调城市软设施的建设

  智慧城市是建设信息时代的城市,如果城市化是工业化和工业时代的产物,那么智慧城市就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与工业时代强调城市硬设施建设相对应,智慧城市强调的是城市软设施的建设。

  在工业时代,是靠硬资产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比如铁路、公路、桥梁、交通、地下管网、电信网络、工厂、房屋、学校等有形资产,这些硬资产在工业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革命发生以来,特别是过去一、二十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光有硬资产不能够完全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而需要靠什么呢?需要靠信息化带来的软资产的建设。所以软资产就成为信息时代城市竞争力的钥匙。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智慧城市可以看作是城市信息化在新时期向高端的发展,拿我们国家来讲,城市信息化的推进也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智慧城市可以把城市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在信息时代我们一定要重视软资产的概念。知识资产、社会资产、环境资产这在一个城市竞争力构成当中,已经被证明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智慧城市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

  在强调智慧城市建设的时候,我们也要避免另外一种倾向,即认为我们现在讲信息化城市的硬设施、硬资产就不重要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如果不通铁路、公路、机场,它是很难发展的。你有再多的软资产,没有硬资产可以附着,软资产的力量也是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在考虑智慧城市的时候,特别是对一些后发的城市,一定不能忽略硬资产的建设,而且硬资产和软资产应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

  怎么样提升城市的智慧呢?我觉得可以有四个层次:

  1、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构造各种信息系统,及时、准确、无处不在的采集处理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沟通,利用各种搜索引擎,语义检索工具等,实现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决策,避免决策的盲目性。

  2、利用“业务智能”技术,来实现对数据和信息的更充分利用,使得我们的决策不仅是基于信息和知识,而且带有智能化的色彩。

  3、利用高端计算,通过对物理系统构造它的数学模型,开发一套算法和软件,高端计算来寻找最优化的决策方案。像在智能交通领域或者在其他一些领域。

  4、利用大数据技术,把很多看似无关的数据和信息从中找到它的相关性,发现开拓和发展业务的新机遇,这个难度要更大一些,而且要更前沿一些。

  从业务、技术角度发展建设

  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就是要求政府、企事业单位乃至个人都能够掌握和利用数据信息。

  我们在考虑智慧城市发展的时候,有一个二维的框架可以提供给我们思考,一个是业务,一个是技术。业务的角度就是应用,在经济领域、网络通信领域、环境、民众、生活、治理、安全等方面需要做哪些事情,有哪些需求。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是数字化就够了?还是要加上网络化、智能化?我们可以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可能的需求来考虑,在二维框架里来考虑我们有哪些项目,哪些事情需要做,从其中选出一些比较重要的的情况。智慧城市肯定不是政府掏钱或者政府全部掏钱,政府是买不了这个单的,所以智慧城市的发展更重要还是要靠市场来做,能够吸引企业来投资。

  智慧城市有这样几个项目特征:一是科技含量比较高,包括业务智能、高端计算、大数据。二是项目投资比较大,涉及人才、设备费用比较高。三是难度大,成熟应用的先例比较少。四是建设周期比较长,带有一定的试探性、试验性。五是风险比较大,所以我们在智慧城市项目的时候要做很充分的论证,一定要有比较大的成功的把握。

  我们可以把智慧城市建设中可以做的项目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紧迫必须”解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紧迫问题,特别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问题,包括填补各种城市信息化的空白点,就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我们很多城市需要补课,尤其是中西部城市,因为他们起步比较晚。第二类是“有了更好”,帮助城市提高效率,使得生活更方便、环境更美好。第三类是“锦上添花”类。根据每个城市的经济状况,我们优先做的显然是“紧迫必须”和“有了更好”。

  从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原则来讲,我想讲三句话。第一是想得要大,第二是起步要小,第三是扩张要快。想得要大,要把智慧城市的发展做一个全面考虑,看看哪些问题是比较重要的,哪些问题是可以缓一缓的,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规划。也有一些专家比较强调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我个人认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是做不出来的,我们还不知道最后的智慧城市是什么样的,它只能按照紧迫的需求来做一个发展规划。起步要小,不能做的太大。在起步小、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扩张要快,要能够尽快把整个成果拿出来。

  要善用80/20定律,用20%的努力争取80%的效益,而不是追求全面、精准。

  在智慧城市推进当中一定不能把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和消耗战,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推进智慧城市的同志就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所以“半年出一批成果、年年有大的进展”是智慧城市建设要遵循的原则。所有的城市都应该关注智慧城市,它是一个很烧钱的项目,我们推进智慧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副产品就是要带动城市产业的转型,在我们很多的城市技术上还是传统的工业化城市,甚至传统工业化还没有实现的城市,应该抓住智慧城市发展的机遇,尽量实现产业的转型。怎么实现这个产业的转型,这就考验我们城市领导和决策者的智慧,当然也考验专家和从事这一行的同志们的智慧。

  (以上内容系根据周宏仁副主任在“2014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年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