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天津海河医院积极构建统一信息平台

2014-02-13 14:25:08作者:张苗苗来源:

摘要海河医院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其实在信息化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据了解,信息中心目前维护了PACS、HIS、LIS和网站门户四块业务。...

  医院信息化建设从90年代初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已经快速发展了10多个年头。从最初的以经济运行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设,经历了门诊、住院收费系统、药库系统的建设,再到后来的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站、超声波图像报告系统、RIS、LIS等。通观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历程,不难发现每一步的推进都是与业务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记者通过走访多位医院信息主管得知,医院信息系统之所以烟囱林立、信息孤岛众多,主要原因在于信息系统是依据各个科室业务部门的需求,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为根本前提建立的。由于前期总体规划的欠缺与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限制,技术服务商仅能在其熟知的业务范围为医院提供一部分系统的研发,而信息中心的工作也仅仅停留在“救火队”的职能层面上,根据各个业务科室所需为其建立研发单独的应用系统。近年来,随着医院门诊量的不断提升,激增的业务量使得原有的信息系统不堪重负,医院管理部门也对信息中心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烟囱林立的信息系统已然不能很好的支撑庞大的业务量,如何更好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各大医院对于统一平台建设的诉求呼之欲出。

  天津市海河医院(以下简称“海河医院”)是天津市卫生局直属的一家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性医院。海河医院是天津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定点医院,市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海河临床学院,天津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在地。海河医院的综合学科优势,能够适应区域性医疗服务的要求,有效改善天津市南部地区的就医环境,为津南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就医提供方便。海河医院目前正在进行扩建工作,建成后医院占地203亩,开放床位500张,将成为天津市南部地区最大的医疗服务中心。

  信息孤岛、缺少预警成IT桎梏

  海河医院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其实在信息化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据了解,信息中心目前维护了PACS、HIS、LIS和网站门户四块业务,这四块业务由48台网络设备、5台服务器、2套数据库和3套中间件进行支撑,同时信息中心为了及时发现机房中环境的变化情况,还部署了温湿度、漏水监测、烟感等探头。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很完备了,可是信息中心却还没有一套可以实现综合管理,对现有各项资源进行实时监控、预警的系统,往往需要人工去查看各个资源的状态,使得很多问题即使出现,也不能及时被发现,业务系统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不可预计的重创与影响,这对于门诊量日益增大的海河医院来说时刻笼罩着一层信息安全的阴影。同时,一旦事故发生,信息中心的被动式管理方式也影响业务系统快速恢复,不能得到准确的告警,极大的延缓了业务系统恢复时间,大大影响了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另外,目前已经进入医院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医院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将逐渐转移到电子病例的建立和普及上,而构建电子病例系统的前提是实现RIS、PACS及HIS等系统的无缝连接和信息共享,同时实现一体化的访问和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架构整合成了IT部门的工作重点,同时也是实现数据管理和利用的基础。当前,很多医院都在探索新的信息化发展路径:先建立一个整合的基础架构平台,然后在其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各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统一、集成的资源管理。

  我们知道,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都是以业务系统为核心一步步建立起来的,随着门诊业务量与患者就诊诉求的不断变化,现在则是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即以人为本建立整合的信息系统,在实现底层IT基础架构整合、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要实现各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如果没有全院级信息系统的整合,就不可能构建起电子病历系统,也就谈不上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利用。

  “在医院信息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时,实现信息系统的整合是必然选择。电子病历系统依托的就是整合、高效的信息基础架构。” 海河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万振表示。

  统一整合打破信息枷锁

  由于海河医院作为天津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定点医院,承担着重大卫生突发事件的战略任务。因此,其整体业务系统不但承担着日常工作还要能够应对突发事件时各类紧急事件所带来的爆发性业务增长。但据万主任介绍,目前海河医院的核心业务是按照传统业务模式的以某些应用为中心所建立的分布式孤立系统,由此形成了多个数据孤岛,资源缺乏共享,难以实现资源的全院级综合利用。这种情况在医院业务日益增长的今天已经无法满足平时的业务需求,也无法应对作为突发事件定点医院在面临爆发性业务增长所带来的业务压力。因此,进行全院级的数据整合、系统升级、业务系统改造迫在眉睫。

  经过认真研究分析现有的业务系统,信息中心提出了“医院信息集成综合平台”的建设目标,立志摆脱传统以HIS为中心,各模块都围绕HIS展开的模式,转变为面向资源的以平台为中心的集成平台的模式。各个CIS系统模块(比如HIS系统)均围绕平台展开。将传统的孤岛变成资源平台。根据面向“医疗信息集成综合平台”的指导思想建设面向资源的动态优化的基础架构平台。 进而在此基础上在面向资源的动态优化平台之上构建实现全院资源整合、综合利用的全院级“医疗信息综合平台”。

  当然在整个IT业务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海河医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传统的基于某些应用的孤岛群模式转变到面向资源的“医疗信息综合平台”的模式,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综合利用问题。因此需要在基础架构层面以及应用平台层面实现更本性的重新规划和设计。面对困境,万振主任没有退缩,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种逻辑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经验总结和指导方针。他认为,对于IT计划要分布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做全院级项目,而非科室级项目,以提高数据全面性,避免重复投资;先完成基础数据信息模块,进而优化操作手法和方式,最终为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极大便利,医护共同收益。例如:先实施HIS、LIS、PACS和EMR,最后再实施无线医疗、数据挖掘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部署与实施,海河医院的IT系统改造初显成效。在“基础架构平台”构建完成后,为医疗信息综合平台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优化资源基础平台,以此为基础,海河医院的应用系统得以高效稳定的运转,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满足了作为天津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定点医院所需的业务需求。另外,通过系统升级,新系统的冗余结构较之传统结构,业务连续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满足既定的业务需求,保证其业务平台的可靠稳定。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