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江苏阳光集团李明凤谈企业信息化建设
摘要李明凤,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计算计算机科学系信息科学专业。2000开始任职于江苏阳光集团,担任江苏阳光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兼技术总监。...
李明凤,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计算计算机科学系信息科学专业。2000开始任职于江苏阳光集团,担任江苏阳光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兼技术总监。
图1 江苏阳光集团信息中心主任李明凤
一、个人的信息化从业经历及业绩
1. 2001-2005年,任江苏阳光集团企业信息化工程项目负责人
期间在2003-2004年,任江苏阳光集团网络监控系统、网络系统改造项目项目负责人;
2. 2005年至今,任阳光集团通用ERP开发平台项目负责人
期间负责多家下属公司ERP系统项目实施,具体为:
(1)2005-2000年,任江苏阳光集团下属公司江苏大江金属ERP系统项目负责人、江苏阳光集团控股公司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ERP系统项目负责人;
(2)2007年,任江苏阳光集团控股公司下属合资公司江苏阳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ERP系统项目负责人;
(3)2009年,任江苏阳光集团控股公司宁夏阳光多晶硅有限公司ERP系统项目负责人、江苏阳光集团控股公司苏阳光生态农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ERP系统项目负责人;
(4)2010年,任江苏阳光集团控股公司江苏阳光热电能源信息系统项目负责人、江苏阳光集团控股公司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ERP系统项目负责人;
(5)2011年,任江苏阳光集团控股公司阳光时尚服饰有限公司DRP系统项目负责人。
二、近一两年来信息化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1.解决各个生产设备和产品特性的相关性,完成精细生产计划,提高交期预测精度
2.将产品设计和产品库存、原料采购、生产计划和生产执行紧密结合
3.解决内部流程无纸化,向企业间无纸作规划
4.智能平滑推动单据的流转,推动生产及其它任务指令的执行
5.继续完善软件开发平台。
2010年,任江苏阳光集团控股公司江苏阳光热电能源信息系统项目负责人、江苏阳光集团控股公司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ERP系统(项目负责人);
2011,任江苏阳光集团控股公司阳光时尚服饰有限公司DRP系统项目负责人。
以上各块工作进展基本全部完成,进度顺利,产生了比较大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三、个人信息化工作中的体会
1、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企业一把手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一把手信息化思想理念是关键因素。信息化建设既要有超前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标,也要考虑到因为其它各部门理解不到位,开始会不配合。实施的时候可能会要两者兼顾,最后朝自己的理想迈进。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信息化之路比较漫长。CIO既要有熟悉和精通各种IT技术,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软件既要知道他们的优点,同时也要知道他们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同时,最重要的是要熟悉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2、当前或未来面临的挑战
我感觉现在面临挑战主要有:(一)自从有了电脑以后,人们以为以后可以少用纸张了,可实际不是这么回事,彻底解决无纸化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首先我们会从内部做起,尽可能不用纸张。现在也开始着手企业间不用纸张传递的课题。(二)随着信息化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对数据安生性要求越来越高。数据安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保证不会损坏,二是不会被偷窥。(三)各种新设备、新系统层出不穷,我们要不断调整,不断来面对。(四)国家对开源系统软件的支持不明朗,有不少由政府主导开发的软件只能在某种环境下运行,没有实现平台多元化,我们的开源软件还能走多远还是一个未知数。(五)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设计软件,设计软件怎么和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衔接还是一个大课题。
3、对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看法
不少企业已经引进了不少的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引进时间有早有晚,这些系统之间不少信息是互相孤立的,每年都需要花费很多无用功去同步这些类似的信息。我在考虑是不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多家企业制定一个信息化方面的规范或规划,把一些低劣的软件企业淘汰出局,软件开发和实施进行规范化。把一些没有意义的个性除掉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让用户熟悉某种操作方式,就象用了WINDOWSXP就不再升级成WINDOWS7不也是挺好。我在我公司的内部是朝这个方面努力。我还有一个极端的想法,如果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由同一个软件企业包掉也未偿不一是件好事,这样所有的企业相关信息都会在这个大的系统在平滑地流动。当然也与市场的竞争规律相违背。但我觉得由政府或标准化组织制定一些规范和接口倒是可行的方案。
4、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未来信息化的重点主要细化核算、精细预测、上下游企业衔接、信息安全。
四、证明材料
2001年,江阴日报采访报道《可持续性发展的追求》;
2007年,无锡日报采访报道《阳光下的信息化之光》
2007年,计算机世界报第37期发表《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新途径》;
2007年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软件正版化示范单位”;
2008年,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授予“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称号;
2009年:“2009年度江阴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2010年,获得计算机用户协会颁发的“2010中国两化融合50佳企业”及“2010推进企业两化融合领军人物”奖项。
2011年,中国软件服务与外包2011年6月号采访报道《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雷万云:企业向云计算演进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