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水土不服的国外MES
摘要水土不服的国外MES...
古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每种事物都有适合它生存发展的环境, 要是换一处地方,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症状。
有些道理总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当外国企业都在中国遍地开花的时候,国外信息化厂商也逐鹿中原,且雄心勃勃,打着为中国企业带来先进化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旗号挺进中国市场。旗号打响了,自然有呼应的企业了。某大型生产铝的龙头企业准备启用信息化,被某国外MES的品牌和经典案例打动,大刀阔斧地准备上国外MES,刚一实施,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家企业生产铝的要货期为7天,而实际的生产周期在35天,生产周期大于了要货期。而那家国外MES厂商过去服务过的外国铝工厂的生产周期都是小于要的。
由于这家国外MES的一系列解决方法和系统都是针对国外生产铝的企业,这次换到国内企业就实施不下去了。这就好像让老中医去做移植手术,让西医去做针灸,肯定是进行不了的。最后这个上国外MES的计划就像烂尾楼一样被搁置了,这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国内企业的生产周期大于要货期,国外是生产周期小于要货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国内外两种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给国外企业服务的MES运用到了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国内企业反而表现出了小身材套大衣服的缺点。
国外的MES不匹配国内企业有两个深层原因:
一是国外MES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舶来品,中国现在的商业环境是全世界一个非常奇特的,动荡性的商业环境。作为国外来中国的MES厂商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办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管理风格、企业文化、人员素质都没有深切的把握。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中国企业和市场中去,也就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服务。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还用不好国外的MES。
首先,MES最能体现企业本身的特点。MES的应用与企业的管理方式、工艺设备,生产运作方式密切相关,可以说它实施的成功与否和企业本身有着直接的关系。
其次,制造业企业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了,如今国外企业的生产均衡性比较高、产业链条和生产周期比较稳定、加工能力布局也很完善。各个业务环节都有经实践过的计划和标准,生产铝的生产周期小于要货期已成定势。如果国外企业是百岁老人,那么国内企业就是二三十岁的青年,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在品牌、技术积累、人员素质、生产自动化水平都与国外企业存在着现实的差距。
可见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发展处在不同阶段,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实际业务情况、关系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都不一样,那么面对的问题就不一样,解决的稳妥方法更不一样。 总之,企业是怎么样的,MES才是怎么样的,而不是先有MES,再有企业。就好像“脚有多大,鞋才有多大。而不是你的鞋多大,我的脚就多大”。
当我们把苹果树嫁接到梨树上时,可以长成苹果梨,但同样是苹果树,就不能嫁接到葡萄树上。如果硬要把国外的MES套用在国内企业身上,那真可以说是南辕北辙,有病乱投医了。综上所述,国外MES来到中国以后,产生水土不服的症状,实在不足为奇了。
编辑:eva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精细化管理≠量化管理
下一篇:中国CAD市场的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