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 实现发展模式转型

2009-10-31 01:15:00作者: 来源:

摘要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 实现发展模式转型 ...

“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既是我们渡过难关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根本途径。”

以“经济全球化与自主创新”为主题的2009浦江创新论坛10月24~25日在上海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论坛上表示,要依托新兴战略产业来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论坛上,中外产学研各界代表济济一堂,共话“创新”这一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中国经济彻底走出金融危机的关键在于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型,注重产业提升。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则表示,在一定意义上说,调结构比保增长更重要,要注重知识投资。

找准新兴产业的政策着力点

新兴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万钢表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十二五”科技规划重要的战略议题。现有的产业结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

万钢指出,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当中,要找准政策的着力点,把对自主创新支撑的重点集中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上来。对于自主创新的产品要做到政府首先采购,为其打开市场做好服务工作。要打通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系统技术和配套环境,破除障碍,实现战略目标。同时,要更加关注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发展,在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创新的同时,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激励民间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万钢强调,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意味着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意味着国家综合能力竞争的提升。历史上,中国曾经与数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在这次竞争中要迎头赶上。在今后的30年中,我们必须抓住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实现我国从大国向强国发展的奋斗目标。

转变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提升

关于中国经济今年能否实现8%增长的问题,吴敬琏直言不讳:8%的增长率没问题,而实现的关键是要从过去靠投资与出口拉动的模式转变为依靠效率提升与技术进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吴敬琏表示,发展模式转型的核心是产业提升。增长转型、产业提升,是中国彻底走出危机的必由之路。产业提升有两种办法,一是坚持以服务业为核心,推动制造业增加服务业内容,努力从“微笑曲线”的中间向两端延伸。二是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吴敬琏还特别强调了中小企业的关键作用。他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小企业更是主体中的主体。事实证明,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来自中小企业。

为此,他建议,政府要在技术创新、提高效率上发挥作用,解决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

梅永红表示,这次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经济影响之大超过想像,主要原因是由于由外部市场需求下降与内部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的结果。从这个意义来说,调结构比保增长更为重要。调整经济结构要着眼长远,修炼内功,立竿见影的期望不符合规律。金融危机对于调整结构形成了难得的倒逼机制,应当抓住机遇,否则未来调整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梅永红表示,要投资未来、投资知识。具体来说,要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新兴战略产业、投资创新型中小企业、投资知识型服务业和投资创新型人才。

编辑:eva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