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新能源汽车提速求突破 高昂价格成产业化门槛
摘要新能源汽车提速求突破 高昂价格成产业化门槛...
奥巴马访华再次催热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一着棋,美方在兜售新能源技术上显得不遗余力。而国内汽车厂商也希望通过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正在提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着商业模式缺乏的窘境。
电动车抢得“首发”
今年8月,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重汽、华晨、奇瑞、江淮这10家国内车企联合成立了“电动汽车产业联盟”,意在联手攻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权威能源专家冯飞表示,汽车美国与中国都是汽车生产、消费大国,汽车是共同关心的课题,中美双方在电动车领域有望率先开展合作,中国电动车拥有庞大市场,以及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但是汽车产业整体水平、产业化技术、基础设施还不够,美国在这方面恰恰拥有巨大优势,因此双方率先在电动车领域合作推出新型的汽车产品,将成为现实。
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有可能涉及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组、充电站的通用产品和安全标准,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以及保护全球性清洁汽车供应链的贸易政策支持。
所谓电动车是指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形式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未来汽车的主流方向,其也是中国车企缩小与世界知名车企间差距的一次契机。目前比亚迪是国内电动车产业的领军企业,但也仅有一款面向个人的电动车在市面上销售。
高昂价格成产业化门槛
然而,新能源技术从研发到规模化市场应用,仍存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与市场配套不足问题。谁能在商业化道路上走得更快,将决定其发展水平与速度。
据TNS中国北亚汽车研究的调研结果,有2/3的购买者对新能源所知甚少,甚至完全不知道,还有六成的消费者表示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不过对于那些有足够的知识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来说,也仅有七成表示会考虑购买。
而新能源汽车售价太过高昂,直接导致了汽车销售的困难。去年12月,比亚迪推出了其F3DM双模电动车,在市场被冠以"全球第一款上市的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电动车",这是中国在新能源轿车方面的重要时刻。但其14.98万元的市场价几乎已经决定其乏人问津,至今年8月,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40辆左右,可谓雷声大雨点小。
奇瑞汽车此前也表示,“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向购车者提供直接补贴,这种汽车的售价将非常昂贵”。
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认为,示范运营是新能源汽车走向商业化最好的“暖场”方式。今年2月,为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共同组织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8月中旬,国家第一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由工信部正式发布。
“政府还应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不仅在财税方面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找出一条适应市场规则的商业模式。 ”他这样表示。
编辑:eva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