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企业内控再掀集团信息化热潮

2010-10-08 21:14:00作者:丁常彦来源:

摘要早在2008年6月28日,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当时确定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 ...

早在2008年6月28日,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当时确定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

  及至2009年初,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等因素,《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最终推迟施行,而该规范在制订之初就以基本规范和鼓励执行为出发点,既缺乏相关细则,也没有强制执行的意思,尽管推出已经有两年多时间,国内集团企业的内控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比如,国家对央企“小金库”进行整治就是出于内控管理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这种现象存在的事实。

  今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再次明确了企业内控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不仅加强了对企业开展内控建设的要求,也提出了更多的细则和指引,其中就提出了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化“三位一体”的标准和实施体系。

  事实上,信息化手段一直被认为是辅助企业进行更加精细化管理的利器,由于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潜规则、小金库的存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多少少遭遇一些难题。但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集团企业,当经营环境日趋复杂,风险已无处不在,构建起一个管理规范、有效运作的控制体系,对企业至关重要。因此,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引导下,集团管控一直是企业信息化这几年的热点。

  据赛迪顾问统计,2009年集团管理软件市场规模达到24.76亿元,同比增长19.2%,超过行业平均增速,显示出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强劲需求。同时,据国际权威机构IDC预测,201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420亿美元,相关产业总产值达4520亿美元。

  巨大的市场潜力下,蕴含的是新技术、新趋势和新理念的融合。浪潮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集团企业信息化的重心正在从总部下移到产业单位,从集团管控到集团化运作,集团企业信息化迈入深度应用;集团企业信息化开始从注重效率到注重效益,再到注重业务模式的创新,而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又将催生新的业态和新的服务模式,为集团企业信息化带来新的空间和活力;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是本土力量,“中国式、国产化、实用性、自主可控”是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此前,我国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基本从集团财务入手,进而扩展至集团人力资源、集团协同办公等等方面,在当时,也曾我国本土软件企业参与其中,并开发出一系列集团信息化产品,如用友NC、金蝶EAS、浪潮GS等,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我国集团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正如信息化专家金达仁所说,企业集团管控绝非是简单的集团财务管控,企业集团管控应从制度层面、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去进行研究和实践。因此,在新的集团信息化发展方向下,这些产品的升级版同样也在融入新的功能和理念,SOA、云计算等等都融入其中,而传统相互割裂开的集团财务、集团人力资源等系统也在新的产品中得以融合,并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态势,集团供应链、销售与营销、集团制造、及商务智能等都成为这些产品功能的一部分。同时,集团信息化产品也在不断向行业渗透,过去通用型的产品已经开始与行业信息化特性相结合。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