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装备违规安装酿成火车相撞事故
摘要记者从铁道部获悉,“6·29”湖南郴州铁路交通事故原因已经查明:这是一起因K9017次列车第二位车辆制动软管在安装作业中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定,造成的责任事故。 ...
记者从铁道部获悉,“6·29”湖南郴州铁路交通事故原因已经查明:这是一起因K9017次列车第二位车辆制动软管在安装作业中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定,造成的责任事故。
7月15日20时,铁道部召开全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并公布了事故原因和调查处理情况。事故调查小组负责人介绍,K9017次列车编组18辆,是中国南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新造车辆,6月24日正式投入运行。
根据铁道部事故调查组调查报告,该车在安装第二位车辆制动软管时,工位工人冯龙违反操作规定,在没有确认折角塞门防尘堵是否全部取出的情况下,就安装了制动软管,致使防尘堵底盖遗留在折角塞门内,该防尘堵底盖在制动风管内呈游离状态。
6月29日凌晨,列车运行至京广线郴州站,司机在进站前进行减速制动时,制动管风压将防尘堵底盖吸附在软管接头端部,造成制动主管风道堵塞,列车第二至十八位车辆制动力突然丧失,侧面撞上刚启动出站的K9063次(铜仁到深圳西)客车机车,导致3人死亡、60余人受伤的较大事故发生。
事故调查组建议对事故直接责任者冯龙因涉嫌犯罪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其他相关责任人等14人追究责任。记者了解到,事故调查组由铁道部安监司、公安局、监察部驻部监察局、全国铁路总工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湖南省郴州市人民政府及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有关专家组成。经过连续十几天的调查取证,“6·29”事故的原因最终查清。
铁道部将利用7、8两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以机车车辆为重点的设备大检查大整治活动,集中排查和消除主要行车设备安全隐患。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表示,尽管这起事故的责任在生产厂家,但作为行业监管部门和设备使用单位,铁道部在如何加强设备质量源头控制上,有深刻教训值得吸取。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在铁道部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三次客车招标中,共中标1588辆25G型客车。公司通过生产单元的整合,客车生产周期比过去缩短三分之一,目前日产水平为10辆。
业内人士认为,在生产中杜绝操作人员的失误固然非常重要,但进行操作检查也应该做到更为仔细。如果操作检查的标准不严,或者规定松散,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隐患。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应该在检查流程上更为严谨。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纺织行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四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