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另类车市盘点:2010年车坛“黑幽默”(上)
摘要站在2010年的门槛回望2009年车坛,很多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传闻最后变成了铁铮铮的事实:吉利成功上演“蛇吞象”,将国际品牌沃尔沃娶回了家;长安集团与中航汽车几经波折走到了一起,成就汽车业完美的“政治联姻”;广汽与菲亚特也结束遮遮掩掩的地下情,组建了新家庭,而菲亚...
站在2010年的门槛回望2009年车坛,很多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传闻最后变成了铁铮铮的事实:吉利成功上演“蛇吞象”,将国际品牌沃尔沃娶回了家;长安集团与中航汽车几经波折走到了一起,成就汽车业完美的“政治联姻”;广汽与菲亚特也结束遮遮掩掩的地下情,组建了新家庭,而菲亚特既当恋人还当媒人,在她的帮助下,广汽还与克莱斯勒对上了眼;就连腾中化工收购悍马这样被认为“很雷很囧的博出位秀”,最后也变成新闻,未来中国车友开上国产、非山寨版悍马的可能性极大……
这些情节离奇的故事在2009年似乎都以完美的结局谢幕,但现实不可能像童话所描述般———公主与王子经过艰辛曲折的磨难后,从此在森林里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事实是,一些多年的模范夫妻可能会突然翻脸闹上法庭,而看似合作无间的合伙人却又貌合神离。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没有不变的朋友与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这一准则的指导下,我们有理由相信,2009年的这些精彩故事,不是年度情景剧,而是一出出持续上演多年的连续剧,随着新角色的加盟、新元素的添加,故事的情节层层推进,很多潜在的矛盾将被激发,上一年的结局也在这一年被改写,方式同样令人意外。
由于2009年中国车市销量狂飙突进,中外各路神仙已经铆足了劲,准备在神州广袤的大地上演吸金神话,并且挤进“封神榜”,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振兴计划》中所提到的“四大四小”企业。有着这样美好的愿景,2010年的车坛肯定八卦不断、精彩纷呈。
也许是行业经历不足,也许是冒险娱乐精神不够,2009年对很多出乎意料的结局我们没能大胆预知,往往是在结局揭晓后才添加作料再行烹调,令得观者在事前少了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今年我们不愿意犯同样的错误,开年之初,即推出了这个“2010年车坛黑幽默”的“反新闻”专题,对今年车坛可能发生或是传言揣测的诸多业内事件进行全面梳理,根据企业一贯的作风以及各种江湖传闻对这些矛盾的演化进行八卦式预测。
尽管我们并非“余半仙”,也没有孙悟空的金睛火眼,很多事情的发展与我们的预测会有出入,一些合作基础不牢固的企业也许会平静度过2010年,而有些矛盾的演化会比我们所讲述的复杂、精彩很多。但不管怎么样,相信透过我们诙谐、异想天开的描述,诸位观众对于2010年车坛的是是非非已有了大概轮廓,在事实发生时也能了然与心,娱人娱己。(林辉莹)
蜜月没过完 新长安即闹“婚变”
风雨欲来:过去的2009年,长安汽车以丰厚的聘礼“迎娶”了中航汽车;这是一桩各方看来近乎完美的“婚姻”,被看作是2009年汽车业最完美的“联姻”,他们很快又成为了“最幸福伴侣”的候选。不过,现实生活往往不是像童话故事一样———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蜜月期尚未度过,两个来自不同地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新人争吵不断,矛盾的积聚让双方怨恨加深,一段看起来幸福美满的“婚姻”危机四伏……
捕风捉影:2010年5月,长安入主中航汽车恰好过去了半年;随着上市公司报表的公布,人们赫然发现,“结婚”前就在亏损的昌河和哈飞仍未能脱困,长安汽车的聘礼和承诺并未带来业绩的任何改观。一些网络媒体开始质疑,为何这对广受好评的夫妇,未能相濡以沫、携手共进?他们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2010年6月,一则“内部融合难跨越、长安中航面临分手”的新闻迅速传开;传闻说,尽管结合才半年,双方对外恩爱实则貌合神离,因为观念上的种种冲突,双方已很难维系这段关系。
长安说,我给中航带来了那么多新技术和新车型,但他们怎么都卖不好;我们统一采购,为运营节约了不下5亿元的资金,但很快这笔钱就不知踪影。长安还发现,昌河哈飞在执行既定战略时,常常人浮于事,让计划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更要命的是,本来长安2009年就计划超越东风进入汽车业前三,本以为2010年中航能为他冲击第二贡献力量,但很快就郁闷地发现,昌河和哈飞好似扶不起的阿斗。
中航内部同样愤愤不平:“结婚”不到两个月,长安就把她所有的中高管理层全面换血,任命自己的亲信来管理,现在业绩不好又如何赖我?还有,昌河哈飞的销售队伍几乎全被裁掉,销售都是长安自己抓,销量当然是长安负责;至于技术,用长安技术装备的产品都被打上了长安的品牌标识,昌河和哈飞品牌的取消,让他们甚至都无法保全一些传统优势市场。同样让中航窝火的是,长安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发号施令,自己没有感受到任何尊重。
欲说还休:种种传闻泛滥,让长安高层不得不出来作出回应。首先站出来的是原任中航汽车总经理、现任新长安汽车集团董事的赵桂斌,他说,“我们一直在努力融合,绝对没有外界猜测的那些问题!”但是,他的话人们已难信任。因为一年前,他同样高调地宣称过“中航汽车不可能与长安汽车合并”。
随着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汽车业主管部门亦开始关注起这起他们曾经力挺的“联姻”来。重压之下,长安汽车集团掌门人徐留平主动约见媒体,他表示,正如大家听说的一些说法,长安与中航“婚后”确实出现了一些融合问题,但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并没有严重到外界预想的程度。最后,徐留平说,长安与中航还是有信心携手渡过难关、迈向幸福生活。
当新长安掌门人表态后,各方对该事件的关注明显减少,长安和中航获得了暂时的平静。不过,由于持续的争吵让双方已心力交瘁,长安与中航都开始做最坏的打算……
2010年全年,长安与中航始终未能从分歧中走出来。双方都明白,这段承载着主管部门和行业各方期待的“婚姻”,被外界倾注了太多关注和期待,很难就此决断一拍两散;但是,生活中的种种不同习惯,又让他们很难愉悦地生活在一起。就这样,他们对外宣称仍然力求完美,实际则对彼此已不抱任何希望,苟延残喘地生活……(黄习伟)
七嘴八舌
熟悉内情的人们每每谈到这段曾被看好的婚姻总不免唏嘘。有人说,长安一开始就低估了整合的难度,中航科工原就试图拉拢双方,但连换5任总经理亦未能如愿;有人说,实际上长安并没整合其他车企的经验和能力,不然江铃控股也不至沦落至今;还有人说,在融合上长安操之过急,如能在昌河哈飞内部多做些沟通,结局很可能就不一样了……可是,木已成舟,很多事情已没有“如果”。
铃木“梅开三度”与上汽“私定终身”
风雨欲来:在进入中国10多年的时间里,铃木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像刚进入贾府的林黛玉,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凡事按部就班。但是在2009年年底,这位林姑娘突然改变了以往的低调、谨慎的行事作风,做出了一件令外界震惊的决策:离开呆了15年的北京,举家南迁至上海。对于南迁的动机,外界猜测纷纷,都认为铃木中国放弃北京这棵“大树”,是傍上了“上海汽车”这个财神爷。
捕风捉影:虎年新春刚过,网络便有消息传来,铃木已与上海汽车私定终身,双方准备成立上汽铃木投资有限公司,新公司正在上海嘉定区选址。据接近铃木中国高层人士透露,铃木与上汽眉来眼去了很长一段时间,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双方拟定的婚约内容包括铃木将帮助上汽开拓海外市场,而在中国,双方则共同发展小型车市场,首款新车是第四代W agon R,未来吉姆尼等也会通过该渠道国产。
《路边社》在文章中还对铃木“梅开三度”的原因进行分析,称长安铃木这两年的销售业绩不佳,但合资双方均不好好反省,都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由于双方貌合神离,铃木早有二心,在长安与昌河重组后,铃木便向上汽抛出“橄榄枝”。
《新花网》不久也挖出猛料,称铃木中国的“见异思迁”令得长安集团“后院失火”,部分昌河铃木及长安铃木的经销商担心铃木结了新欢后,会把好产品投向新合资公司,令经营状况雪上加霜,因此向厂家要求撤网。长安集团高层对铃木傍上汽一事非常恼火,表示将采取一切手段阻止铃木与上汽结缘。
欲说还休:对于这些传言,铃木中国总经理樽本浩司一如既往地打太极,称长安铃木与昌河铃木两个合资品牌的母公司合二为一,以后有很多的可能性发生,一些现实问题未来会如何变化,只能在未来探讨。上汽集团总裁陈虹虽没正面回答,但强调铃木公司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其开拓印度等东南亚市场的经验非常值得上汽学习,话语颇耐人寻味。
相比之下,长安汽车集团掌门人徐留平则态度明朗地强调,尽管铃木新车引进计划有所推迟,但这是铃木与新长安经慎重讨论后的决定,目的是希望通过更深入调研,推出更适合中国需求的产品。2010年铃木与新长安的婚姻关系会很牢固。(林辉莹)
七嘴八舌
有分析师认为,上海人都是“算死草”,铃木向上汽频送秋波也是不得已,虽能提升在华市场份额,但却为自己在印度培养了一个强大对手;也有媒体表示,铃木迈出这一步,长安集团也有责任,铃木最初确实想好好跟长安、昌河过日子,但嫁到中国后,日子一年不如一年,因此只有另谋出路。总之,不管怎样,铃木在中国的平静日子已成为过去,未来它将在风起云涌的传媒江湖中成为主角。
厚薄难均 长安福特马自达“分家”
风雨欲来:国内汽车业,由三个主体合资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这种合作运营效率不高。2006年马自达入股长安福特后成立的长安福特马自达就呈现这种情况。运营3年多来,合资三方矛盾重重:复杂的管理架构让公司效率低下,公司内的厚此薄彼也制约了发展,旺销时的产能分配总引起争议……种种矛盾下,福特、马自达和长安终于再次坐到一起,同意将他们的合资公司拆分,形成两个中外各自持股50%的合资公司。
捕风捉影:目前很难分辨长安、福特和马自达三方,到底是谁首先提出了分拆的计划,但这一方案一经提出,很快获得了三方股东一致认可。2010年1月17日,分拆的消息首先从日本传出:日本《日经商务》当天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马自达、福特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基本同意将三方在华合资企业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一分为二。
据相关安排,马自达和长安将以各自持股50%的方式经营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位于南京的工厂;福特和长安则将经营位于重庆的工厂。《日经商务》报道,福特和马自达将于2012年前完成分割,此举将进一步削弱双方合作关系。
随即,《华尔街日报》进一步证实了这则消息。文章指出,在福特控股马自达时,一切都很好办,这让两家公司在中国的行动像是一个团队。但在2008年年末,福特为了筹资,将它在马自达的股份从三分之一减持至约13%,去年继续减持至11%。此后福特和马自达以一种统一战线的形式开展业务就困难了。
考虑到之前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透露,计划对合资板块关系进行一些调整,因此分拆计划并不让人意外。实际上自马自达2006年入股长安福特以来,三方很快就发现了这种架构的诸多问题:首先,福特与马自达共享50%股权让他们处于少数派地位,这意味着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情况不在他们掌握之中;其次,三方股东和经营两个品牌的复杂架构,让长安福特马自达内部相当复杂,工作效率显著降低;2009年车市需求旺盛时,长安福特马自达重庆工厂产能不足,由于福特的强势地位,他们总是倾向于优先生产福特产品,造成马自达流失了不少订单。对于长安来说,通过直接与马自达合资,它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合资公司,可以以更大力度投入来补强一直薄弱的合资板块,同时为它冲击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助力。
欲说还休:面对种种传闻,马自达和福特的代表作出回应,称目前尚无计划拆分在华合资公司。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发言人表示,关于分拆只是媒体猜测,该公司不方便对此置评。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