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湖北中航精机加强“产学研”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2011-06-23 17:48:00作者: 来源:

摘要公司将进一步升级企业信息化系统,加快两化融合的步伐,计划投入一千万元,实现“以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为主线,以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为重点,以BI商业智能系统为展示,以精益供应链和精益生产SCM+MES系统为目标,建设公司特色的集成信息平台,把公司打造成为精益思想下的按...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制、生产、销售汽车座椅精密调节装置、精冲制品、精密冲压模具的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12月5日成立,2004年7月在深交所中小板块上市,现注册资本16707.6万元。2008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税务总局等四部委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公司拥有省级精密冲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自主设计开发的小齿精冲模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在精冲技术应用及调角器的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与国际同步水平。公司获得2005年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调角器曾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产品列入国家级新产品,1项被五部委确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产品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

  一、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成效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增加,但是公司在研发、生产和经营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基础管理方面急需要规范和提高,如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信息准确性差,传递速度很低,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现象严重,为此公司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从2005年10月开始了信息化工程的推进。经过5年多的努力,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公司的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产学研”模式,促进工业研发设计数字化

  公司每年在研项目达100多项,专批项目30-40项,使公司有能力对汽车市场不断推出新车型作出快速反映,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新品研发和产品创新,公司才能在座椅调节机构领域的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并且开始向自动变速器领域开拓。

  为了提高设计研发和分析能力,加强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设计成本和提高材料利用率,公司先后购置了Hyperworks,Abaqus和ANSYS等CAE分析软件,建立了CAE分析室,为了提高公司的CAE分析能力,从高校引进了专业人才,并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借助于ANSYS分析软件这个平台,以中航精机精冲技术研究室为主导,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与研究生们,完成了“中航精机精冲模具CAE分析系统”,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的体系,促进企业和高校人才的共同进步。该项目对公司的精冲模具设计有效优化,从而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减少材料的损耗。在公司的生产已体现出了成效,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材料的利用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除了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外,公司积极开展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以中航精机公司为主体,由公司出资与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汽车研究所、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等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企业技术中心签约共同研究,完成后公司拥有全部的知识产权。

  2.项目管理和任务管理,保证工业研发过程信息化

  因为生产研发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研发的管理工作也出现了瓶颈,如何更合理、更有效的应用公司的研发资源,如何通过标准和规范化的研发流程,来提高研发效率和研发的过程控制,是公司急待解决的问题。从2009年至2010年,公司成立了专项小组对此进行了讨论和规划,确定了在原有PDM系统的基础上,扩展项目管理和任务管理功能,并项目管理为核心,对产品从立项到批生产的全部研发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任务管理系统有效的获取研发人员的工作量和了解工作能力,所有研发过程中的资料数据化、电子化,实现数据共享、交互,建立所有技术文档的档案管理,文档结构清晰合理,查找便捷。项目在2011年上线使用后,各研发项目的进展变得更有条理,研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和管控得到了加强。

   3.通过ERP流程优化,推进企业管理精准化

  公司的ERP系统在2010年升级到QAD 2009 Standard Edi-tion,在客户订单、生产计划、MRP、生产制造、财务管理上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业务流程管理,增加了供应商绩效考核的功能,该软件是在国内外汽车制造业广泛应用的ERP软件,主要应用客户从主车厂到零部件加工厂,对汽车制造行业有非常好的应用基础,而汽车制造业是湖北省的支柱产业,该项目的实施将对我省各个汽车制造行业尤其是零部件制造行业的ERP应用起到示范作用。

  4.两化融合,提升经营业绩

  两化融合也促进了中航精机公司经济效益的发展,近三年主要财务指标情况如下表:

  二、经验和体会

  中航精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对人力和设备的依赖大,在科技不断创新进步的今天,面临着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借助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促进企业的技术、生产和管理的不断提升,是保持公司持续进步最好的手段。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中航精机从完全手工图纸和手工记账发展为:设计上从图纸设计、工艺编制到研发管理、分析全面进入信息管理平台;管理上会计、统计、办公管理都走上信息化的道路;并且从研发到生产再到财务管理都集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总结的经验是:

  1.信息化是推进研发创新最有效的手段

  从二维CAD图纸开始,实现了使用电子图版,达到“甩图纸”的目标,设计更改更快捷更有效,到三维设计软件SOLIDERWORKS和CATIA应用,缩短了研发周期,减少设计错误。这些设计软件的应用是公司这几年研发创新高速发展的保证。

  三维设计软件再加上CAE的仿真分析,已成为机械制造行业创新发展必要手段,再加上PDM系统的应用,公司将研发周期中的全过程进行了记录、监控和管理,这也是公司在研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能完成每年100项以上的新品研发的主要原因。

  2.通过“产学研”,实现好分工和合作

  企业信息化,光靠企业自身的能力是无法实现的,是需要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辅助企业实行的。在这方面,中航精机也贯彻了“以我为主,多方合作”的原则,与专业的顾问公司和软件公司合作信息化建设。最突出的是公司一直坚持的“产学研”模式,在高校与企业合作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将高校优质资源转化为成果推广方面成效显著。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了与国内外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所及企业技术中心的联合研发和交流机制。

  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信息化工作不一墩而就的,信息化工作一定是持续不断的,不是上套软件系统就能实现信息化的目标,要有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决心;

  2.信息化工作需要全公司人员的配合支持,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也是规范公司管理的过程,需要公司上下统一认识才能真正实施顺畅;

  3.信息化工作需要公司领导的重点关注,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一定要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管理核心,才能将保证所有要求能顺利实现;

  4.选择适合自已公司的信息化系统。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在“十二五”期间,公司将进一步升级企业信息化系统,加快两化融合的步伐,计划投入一千万元,实现“以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为主线,以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为重点,以BI商业智能系统为展示,以精益供应链和精益生产SCM+MES系统为目标,建设公司特色的集成信息平台,把公司打造成为精益思想下的按需生产、精益制造、柔性企业。”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