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政府 >

借力信息技术谱写“成功教育”

2015-08-03 16:19:28作者:来源:

摘要教育行业普遍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不足、师资紧张、教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等问题。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天津大学附属中学是天津大学和市教育局双重领导的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 学校坐落于天津大学爱晚湖畔。建校以来,学校以创一流示范校为宗旨,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特别是依托天津大学这座百年高等学府的教学、科研氛围,大力开展教学创新和青少年科技发明活动,连续多年来被评定为“教学质量优秀校”、“德育优秀校”、“社会调查百优示范校”、“新世纪中国优秀学校”。

  教育行业普遍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不足、师资紧张、教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等问题。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七个模块”打造智慧校园

  在天大附中,每一位老师的手机里都有一个“天大附中”APP,这个APP可以内联于学校的智慧校园平台。

  根据《天津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5年规划》,经过三年的工作探索,学校初步形成学校信息化建设成效。自去年开始,该校“智慧校园”陆续进行了七个模块的开发与建设。该校校长肖伟在采访中表示,天大附中“成功教育”办学特色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资源整合共享相结合,推进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有利于学校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提升改造协同办公平台。2012年学校开始协同办公系统的建设,初期为网页版,操作复杂,平台单一。为此学校对系统进行升级,将原来的OA系统开发出Windows版、安卓版、IOS版,开发出相应的APPS、APK客户端,使得系统能在笔记本、平板、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使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办公。

  建设资源共建共享云平台。学校资源共建共享通过南开区教育局的云服务器来实现,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访问,同时将上学期已经完成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整合到此模块。学校在2013年建设了高标准的录播教室系统,2014年对录播教室的软件系统进行了升级,实现了录播系统与“智慧校园”资源库的无缝对接,实现课程远程集中控制、资源管理微格教学等功能。

  建立学生成长平台。天大附中的每个在校学生自入校开始,就建立了学生电子档案袋,其中有学生的基本信息、成绩、评语和奖惩记录,还有一些学生张扬个性的内容。成长平台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规划和成绩曲线进行数据挖掘、预期分析,对学生未来成长进行预测,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全面提供决策帮助。

  实现课堂实录同传。去年开始,学校各个教室、专用教室和特色教室安装了数字高清摄像机,各个教室之间有百兆网络连接,每个课堂教学活动都可以通过每间教室的数字高清摄像机、网络通讯介质,实现学生课堂实录实时同步传输,方便用户随时浏览学生的常态课程。教室听课足不出户,学科教研网上进行,巡课简单方便。

  建立智慧云空间。对学生教室进行信息化工程的拓展延伸,利用信息化终端和拓展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将利用学习空间自主学习的方式与学生学习生活深度融合。建立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桥梁。在云空间中,教师通过空间对学生辅导、发放学习任务,学生通过云空间对教师发布的微课等素材评价与反馈,同时提交个人建议与作业。

  改造安防监控系统。学校2008年开始陆续进行了全校视频监控的安装与铺设,经过七年的建设,基本实现了校区无死角全部覆盖;2014年开始,学校将多个监控系统整合到“智慧校园”平台,实现了任何地点,浏览、回放监控内容,部分重点区域安装智能报警系统,做到监控无死角。

  开发“天空课堂”。“智慧校园”倡导“无所不在的网络学习”,本着这一宗旨,学校开发了“天空课堂”系统,建立了学科教师通过网络视频模式,在家中辅导学生的直播平台,并可以满足学校内网及外网的多点访问。同时系统实现一专多能,可以满足学校安排精品课直播、教研听课、暑期校外培训课等活动,实现实时的影音数据传播。

  信息化推进教育模式改革

  上课铃响,吴丽萍老师走进教室。没有教案和教材,师生每人手持一个平板电脑就开始上课了。日前记者来到天大附中高二一班采访时发现,吴老师一上来不讲新课,先让学生们在电脑上答题,然后根据由大数据分析生成的班级共性错误,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这是天大附中刚刚推出的信息化校园教学管理平台——“智慧校园”平台中的“轻新课堂”。

  “轻新课堂”上,教师教学更高效,学生能按需学习。它的出现得益于市教委从去年开始建设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依靠互联网,让学习由“套餐”变成“自助餐”,因材施教变成现实。“学生通过‘微课’先预习,老师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来答疑解惑、引导应用,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天大附中校长肖伟说,“此外,‘智慧校园’中‘天空课堂’‘网络课程直播及录制’等应用,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师生在线学习互动、线上线下无缝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按需学习。”

  今后,这样的课堂在天津市将越来越多。“今年9月,本市各区县公办中、小、幼及特殊教育学校将实现光纤宽带接入,区县节点100%实现统一接入天津市教育科研网。各区县教学数据中心也将在年内建成,多媒体教室和数字化设备将覆盖全市。”市教委科技处负责人说,“下一步,市教委将通过开发App、建设‘平台’、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等方式,利用现代化手段,推进教育模式改革。”

  目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成果已经显现。“天津25中”手机App不久前正式上线。在“在线研修”板块中,名师根据教学大纲、按知识点制作的3至5分钟“微课”,顺利实现了学生的“泛时学习”。本月初,市第19中学推出“远程数字化互动课堂”,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与上海七宝三中“共上一堂地理课”。同学们不仅能互听两地课程,还能够跟异地的同学讨论,并用平板电脑进行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