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金融 >
理性IT实践者黄嘉粤
2013-02-05 15:23:28作者:洪蕾来源:
摘要天相投顾黄嘉粤认为:理论和实践的差别很大,象牙塔内以对为目的的解题思路在CIO工作岗位上不再适用,因为IT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发性,CIO必须要能准确判断,解决问题,但前提是要熟悉业务,要以业务为导向。...
【中国信息主管网独家 记者洪蕾】时近岁末,趁着他前往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下简称“天相投顾”)子公司办事的“空当”,与他就地约定了采访时间。
初次见面,眼前这位圆脸、架着副半框眼镜,体型微胖的人,站在办公室门前,一脸热忱,毫无架子,一扫我对IT人内向、寡言的惯有印象,也竟很难将其与十多年丰富且厚实的从业履历相联划等。
寒暄间,走进他在子分公司相对简易的办公室,一杯热水已经递到我手中,像是朋友聊天,我们的对话也从调侃他粤式发音的普通话开始了。
CIO角色无需“标签式”预设
在CIO圈,黄嘉粤绝对是个“标签式”人物,这点他毫不否认。
“或许是因为我从制药业到金融业的巨大跨越,或许是因为获评2011年度中国优秀CIO增加的媒体曝光度,”黄嘉粤坦言,“当时的这一跳,的确引来不少业内关注。”
于是,关于CIO跨行转型之难、空降CIO如何获得信任等问题,也常被同业及媒体念及,向他寻求答案。
“这也敦促了我思考,环境变了,以前熟悉的业务流程完全被颠覆,必须面对金融业证券交易开市时间内系统零中断的风控要求。最初的三个月,压力巨大,每天睡眠不足三小时。”黄嘉粤毫不掩饰当初的艰难。
有些痛苦不会成为财富,但对痛苦的思考则让人受益良多。黄嘉粤即是如此。
当我谈及对CIO进行“学究范”、“80后”等标签式归纳,并追问他对CIO角色的定义时,黄嘉粤摇了摇头:“不要为CIO角色贴标签,因为国内能够作为管理者参与企业战略决策的CIO真是凤毛麟角。CIO需要的不是某种归类,而要能依靠自身经验和能力,利用技术帮助企业提升业务。”
在他眼里,CIO必须技术管理“三七开”。“技术只是工具,管理才是能力体现。”黄嘉粤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差别很大,象牙塔内以对为目的的解题思路在CIO工作岗位上不再适用,因为IT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发性。CIO要做的是准确判断,解决问题。”
这种能力绝非一蹴而就,需要经验的积累。黄嘉粤坦言:“我的知识多来源于实践。”
行动的巨人
抛弃对传统行业的熟络,像个“新人”步入金融业。做出这种选择,黄嘉粤胆识过人。
而在刚毕业不久时,时任中国医药(集团)广州公司电脑室负责人的他,主动请缨“下基层”的举动更令人费解。
只因一句话:“系统软件设计的关键点是必须熟悉业务全流程。”领导一拍板,黄嘉粤直接站到了业务第一线,两年时间内,从采购、销售、仓库,到开票、结算、客户服务,当时的所有业务环节,他都直接参与其中。实践期结束,他回到信息岗位,公司业务管理系统的初步架构已了然于胸。
我好奇,在多年制药业信息化从业历程中,就没碰上棘手问题?当然会有,这段回忆来自他在中国药材公司的项目经历,黄嘉粤毫不避讳:“公司的药材都是原料,以贵细、大料两类药材为例,一方面受天气、温湿度等储存条件影响,运输前后的轻重会有差异,势必牵涉库耗、途耗的计量;另一方面两者的单位基准不同,贵细以克计,大料论吨,单位换算也增加了业务系统设计的复杂性。经过两三年的系统设计、测试、调适、部署、实施,终于解决了药材流通业务中一些关键问题。”
行业跨越,身份转变,但黄嘉粤自己上手干的习惯还在。
在天相投顾,他曾连续三天,在机房与员工共同奋斗,解决问题;每次系统升级,他必到前端部门,亲自实践。用他的话来说,“做过之后,感觉不同,尤其是系统,与时俱进、不断升级。若不动手,多次升级之后,可能你的判断还停留在之前,那会有问题。”
这种实践模式也被他推行至天相投顾,黄嘉粤对信息部部门经理、主任的要求是“通吃”业务——必须把公司具体业务都干一遍,并且一定周期内操练一次。
在我看来,这或许就是弥久常新的根本。
“你还挺爱给自己找事。”我笑言。黄嘉粤正色道:“CIO可不能光是苦干,还得能言善道,不然真的很糟糕。”
沟通不行 事倍功半
“因为技术再怎么做,如果你表达不出来,没人知道,就没法把IT思想宣贯下去。”他说。
尤其是在IT制度严苛、系统复杂度高的金融行业,要按期顺利推进信息化项目,让业务部改变原有工作习惯,适应新系统的工作方式。这一过程就像一场革命,但又不能用革命的方式推广信息系统。
“无论是产品还是新事物,都有用户接受度,强压会逆反。并且人有惰性,习惯的方式不愿轻易改变,对系统的使用也是。”黄嘉粤分析,“我的方法有两个要点:一是舆论宣传,二是做群众基础。”
“这就好像做媒体,项目推行前半年,我会通过内训、宣传等方式,让上到公司领导,下到基层员工都了解并开始关注即将上线的新系统。同时,对于新系统涉及的业务部门,我会主动去与部门经理沟通,可以从新系统带来的优势入手,让其认可项目可预期的成果和价值。有了部门经理的赞成,项目申报成功的机率更高,在培训、测试和部署时,也会得到业务方的支持。”他娓娓道来:“在企业内推广IT系统往往是个难点,甚至会影响IT系统建设的成败。必须提前沟通,循序渐进,从一些局部让大家习惯使用新系统,继而逐步扩大系统使用的方面和范围。”
再优秀的CIO也会偶尔出现沟通失误。“关键是CIO必须与IT部门成员、与业务部门拥有共同语言,寻找共同价值点。”黄嘉粤补充道。
但在IT价值衡量方面,很多信息化管理者也是一筹莫展。
即便是应用数学专业的黄嘉粤,也直呼IT价值量化难。“销售部的工作成绩一目了然,只看几个数字:全年销售额、成本、毛利、利润,不用复杂的公式运算就能判断销售部的贡献值。而信息部的工作必须局部量化,关注全年故障率、发生故障事件数、解决故障事件数,以及响应时长之外,我更关注IT如何改善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云计算促金融IT企业优势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