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上海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2013-08-14 10:09:27作者:许娓玮来源:

摘要  2012年,上海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时期,全市的GDP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为国际的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

  2012年,上海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时期,全市的GDP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为国际的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以及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目前,上海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与此同时,上海也面临着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等束缚,城市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服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就已经开始启动信息化的步伐,目前,上海正经历着新一轮的转型和升级发展,要使上海的产业结构能够更加适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要求,更加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就迫切地需要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智慧地球正在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迈向泛载化、可视化、智能化。目前,上海正在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刘健副主任表示,移动互联网、下一代网络、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对未来上海的城市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渗透和带动效应。

  信息化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目前,上海的常驻人口已达2400万,其中1000万人口是非本市籍的人口。人口的集聚膨胀给上海的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所有来沪人员及本地人员实行均衡、普遍性的服务有了新的要求。

  同时,上海的区域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中心城区看起来很繁荣,但郊区依然有很多落后的地区。在信息化领域也存在着不同人群的素质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慧城市成果的普遍共享。

  “因此,我们想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智慧、高效的通信网络,通过信息流来带动全球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和业务流的集聚和优化配置。”刘健表示,上海将通过信息技术在经济建设、城市运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提升城市的软实力,通过推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着眼于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上海提出了“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目标,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构建实施便捷的信息感知体系,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的水平,从而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的全面深入融合,建设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

  上海正在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主要构建四个体系:第一是具有国际水平的智慧知识体系,这是最重要的基础。第二是构建高效便捷的感知应用体系。第三是拥有创新活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第四是打造可信可靠的区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015年,上海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目标将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为此,上海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加快推进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和通信枢纽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上海正在加快整个城市的光纤宽带网建设,实施光纤到户工程。目前,上海光纤宽带网的家庭用户大约有820多万户,光纤到户已经覆盖了700万户,基本上实现了城镇化地区的全面覆盖。实际使用的光纤到户用户超过300万。

  基于三大标准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市区域。目前,上海的TD—LTE扩大规模实验取得了明显进展,已经在全市400处主要的公共场所开通了“爱上海”免费上网服务,市民可以当天累计免费2小时体验一些公共服务。

  在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方面,主要是推进智能城管行动。希望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来推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同时,正在加快建设、深化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

  加快智能交通建设。通过交通诱导、移动终端来对整个城市的交通情况进行及时的信息采集和发布,使市民在出门之前了解到整个交通状况。

  目前,上海已经实现了长三角和华东地区六省市的ETC系统联网。上海的公交电子站牌也在加快试点推行。

  上海的公共交通卡已经在本市的公共交通工具中全面应用,同时与周边的十多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共同使用。

  立足惠及民生

  从2001年开始,上海通过政府实施工程来加强对广大市民的信息技术项目开发,每年都有1到2个应用项目惠及千家万户。

  2012年,上海开始启动以市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重点的卫生信息化工程。“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上海的2400万人每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刘健介绍说,健康档案把市民的就诊记录、体检记录以及平时的身体检测报告都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记录到每个人的档案当中。

  健康档案主要通过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作为唯一的识别码来进行检索,实现自动建档、自动更新,从而对市民的健康状况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通过数据记载,上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医疗卫生数据库,为上海今后医疗方面的决策和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为了使老百姓更加方便地支付,上海从2004年开始启动了相关的政府实施项目,在此基础上又推动电子帐单工程的实施,使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对公共事业以及各方面的支付。

  同时,又提倡整个城市能够更加环保、更加绿色,希望大家能够废除纸质帐单,转为使用电子帐单。目前,上海市有200多万人在使用电子帐单。

  为了消除所有上海市民的数字差距,上海专门针对残障人群开展了信息无障碍工程,上海政府对面向市民的主要网站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包括对图书馆进行无障碍改造等。

  “近年来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通过渠道的整合来促进政府内部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流程改革,进而促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刘健介绍说,这些都是为了给老百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现在,网络购物在上海市民中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为此,上海正在大力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2012年,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800亿元,较上年度增长40%以上。

  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全球化、融合化、移动化的发展趋势,上海将更加注重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有效地支撑本市的电子商务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

  专家观点: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智慧城市的建设,包括数字化和网络化,是一个随着信息化而发展的长期过程。为了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有效而充分地利用城市的各种资源,设计一个“智慧”的智慧城市发展策略非常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起点在哪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对城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状况有较为准确的评估,补好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缺课。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补课也应该看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周宏仁

  目前,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着建设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一些城市在组织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城市特征,这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一些城市盲目地模仿其他城市,跟风建设,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有一些城市在选择建设方案的过程中,偏信了一些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造成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相应工作的片面性,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隐患。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宁家骏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