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头条新闻 >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新型城镇化破题

2013-06-25 09:45:50作者:张雪蛟来源:

摘要如何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前切实推动新型城镇化,如何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后贯彻落实各项改革,走出一条创新高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实质性问题。...

  现阶段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目前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模式、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那么如何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前切实推动新型城镇化,如何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后贯彻落实各项改革,走出一条创新高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实质性问题。

  新型城镇化的高质内涵需要智慧城市的支撑

  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质量,首先要解决服务普惠均等的问题,要实现诸如教育、培训、医疗、就业、养老等各类社会服务与保障覆盖进城农民,使进城务工农民可以在城市安居乐业,真正实现农民市民化。其次,要保证在有限的土地上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更多更好的社会保障与服务,实现中小城镇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这迫切需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作用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这就要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大都市带动小城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大中小城镇合理布局,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要素向农村渗透,成为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过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功能布局、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息息相关,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切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实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是目前各地方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将统筹集约、低碳绿色、高效智能等先进理念、技术融入到生产、生活、管理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生活水平、管理效能,全面支撑、高效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将成为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破题之笔。

  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城市是指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具备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传输、高度集中计算、智能事物处理和无所不在的服务提供能力,实现城市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以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城市发展理念。智慧城市的特征是城市环境完备智能、城市经济活跃创新、城市服务高效灵活、城市市民幸福现代、城市治理精准高效。

  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各种休眠的信息资源,加强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监督管理,并改进监测、预警手段和控制方法,从而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双赢发展;同时通过合理调配和使用水、电力、天然气等资源,达到资源供给均衡,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运转效率。城镇化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进城的问题。农民大量涌入城市之后,会给城市顺畅运行带来较大压力,降低城市运转效率。围绕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市政等方面,实现交通运行自动优化、城市治安水平提升,市政设施智能运行,极大地提升城市运转效率,消除人员涌入带来的压力。

  智慧城市建设缩小城乡二元鸿沟。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民生保障信息化水平、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和政府服务协同化水平,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类社会服务通过信息网络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使得农村地区、新兴小城镇可以享受城市建成区同等水平的社会服务质量与数量,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成果。

  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小城镇经济发展质量。智慧城市建设带来高水平、完善的信息基础和配套设施,将极大地普及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信息化应用,改变政府、企业和居民传统的交易和消费行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是从企业、行业、产业、园区等不同层面入手,鼓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生产设计能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走两化深度融合、农业现代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切实提升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强调统筹推进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智慧城市也突出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突出为民、便民、利民,强调各类服务获取的便捷性、功能运行的智能性。

  目前,全世界各国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都还处于摸索推进阶段,尚没有一个完整的、可复制的经验来借鉴。尤其在我国目前的信息化条块分割较为明显的情况下,各地亟需全面、统筹的整体架构来规范、指导、约束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使得智慧城市各种要素能够有效组合、协调运行。否则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自为政、信息孤岛、政出多门、无法整合等信息化的老问题,无法达到智慧城市所要求的统筹集约、资源共享、智能协同、以人为本,也就大大减弱了智慧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与促进作用。

  因此,新时期智慧城市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重塑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与路径,强化统筹推进与协同联动。

  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的指导、约束作用。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指引着一个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决定了一个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关系着一个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在制定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时,必须从城市发展战略出发,从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以及政治文明等角度出发,分析城市的特色,总结城市的基础,寻找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点与切入点,综合考虑城乡、领域和群体间的差异,注重统筹协调,深化管理创新,制定科学可行的顶层设计方案。

  其次,必须进一步强化统筹实施的力度。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避免各行其是和政出多门,必须遵循上位规划的统一要求,坚持统一框架、分头建设,加强区域间、城乡间、行业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以集约共享为原则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充分整合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益。

  新型城镇化的蓝图已经展开,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载体,智慧城市建设也为破题新型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抓手,我们应当抓住国家大力推动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良好机遇,以智慧城市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城市运转效率、科技创新能力,降低能源消耗、保持绿色生态环境,真正构建大中小配套的高质量新型城镇化体系,为人民群众营造和谐幸福、低碳高效的美丽城镇。(本文作者联系方式:010-88559943邮箱:zhangxj@ccidconsulting.com)

  链接:国外“智慧城市”经验

  韩国 2004年3月,韩国政府推出进入智能社会的u-Korea发展战略。目前,韩国u-city已逐步进入智能阶段,即利用无所不在技术(u-IT),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城市设施、安全、交通、环境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瑞典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监测器,利用RFID、激光扫描、自动拍照等技术,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对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税,使交通拥堵水平降低了25%,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新加坡 2006年6月,新加坡启动了iN2015计划。到2015年,新加坡政府希望实现如下6个目标:90%的家庭使用宽带网络;100%的学龄儿童家庭拥有计算机;信息通信科技业带来8万个新增就业机会,其中包括5.5万个信息通信类工作和2.5万个附属类工作;信息通信增值产业的产值增倍,达到260亿新元、信息通信产业出口收入增长3倍,达到600亿新元;新加坡成为全世界成功应用信息通信技术为经济与社会创造增值首屈一指的国家。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