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舍弃YouTube模式 中国视频网站成Hulu粉丝
摘要经历了资本和广电总局两次洗牌之后,一大批YouTube的克隆网站死了,而那些活下来的中国视频网站,忽然都成了Hulu的铁杆粉丝。...
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无法逾越版权争议的YouTube模式,正在遭受着Hulu模式的围剿。
3月1日,美国市场研究服务公司 comScoreMediaMetrix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视频网站Hulu.com去年12月的电影和电视节目点击量超过10亿次,创下了历史新高。 Hulu自己也宣称,虽然在视频流量上仅占美国的1%,却获得了美国视频广告市场33%的份额。借此春风,HuluCEO詹森·基拉尔表示,正在探索面向用户的收费模式。另据该公司的大股东——NBC首席执行官杰夫·扎克称,Hulu已实现了“现金流为正”。
与Hulu的一帆风顺相对应的是,虽然YouTube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但其营收尚不足以支付巨额的带宽成本,更遑论盈利。瑞士信贷称YouTube去年亏损达4.7亿美元。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找不到盈利的好方法,YouTube的视频模式将无法维系太久。
美国同行间在近期表现出来的竞争态势,好像也成为了中国效仿者的风向标。在经历了资本和广电总局两次洗牌之后,一大批YouTube的克隆网站死了,而那些活下来的中国视频网站,忽然一夜间也都成了Hulu的铁杆粉丝。被称为“百度视频”的奇艺网,怀揣着Hulu的投资方——普罗维登斯资本的5000万风险投资将于3月份正式上线,他们的口号是“大投入,举全公司之力来做正版长视频,做中国的Hulu”。
Hulu或更符国情
过去,中国的视频网站都很推崇YouTube的开放性视频分享模式,优酷和土豆就是国内最好的模仿者。但和榜样的命运一样,他们除了不断“烧钱”来维持高人气,也没有找到比网络广告更好的盈利方式。
业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视频制作成本要远远高于文字和图片,而在中国的普通家庭,DV摄像机的普及度远远达不到美国的水平,因此,中国网络视频行业产生了一个怪现象,优秀的原创内容奇货可居,“复制”来的无版权短片和影视剧内容却是俯拾皆是。互联网观察家谢文曾感叹“这等于是打着分享的旗号在搞盗版”。在搜狐等掀起的反盗版视频风暴中,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在盗版视频上投放广告的企业已被告上法庭。
既然上传视频的版权问题说不清楚,广告商自然也担心牵连官司或影响品牌形象,不敢轻易投放广告。这样的现象一直让土豆网等感到头疼。土豆网CEO王微曾无奈地评价说:“灰色内容可以产生庞大流量,但却近似于工业废水,毫无价值。”
2008年下半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视频网站大军们的资金链也受到了影响,投资者抽身离去,坊间甚至有风投撤资56视频网站的传闻。
本该输血的视频网站反遭抽血,于是,一些无法度日的网站开始另谋生计。幸运者如酷6网在去年11月被盛大全资收购。可对很多中小视频网站来说,冬天的寒流一阵接着一阵。
资金问题尚无着落,监管部门又念起了紧箍咒,先是颁布许可证,后又号令打击盗版。几番折腾之后,成功度过 2009年的已只有不到20家。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视频行业从业者的大幅减少,意味着YouTube模式在中国已走入了死胡同,而适时出现的Hulu模式,为那些活着的网站提供了一种新希望。
Hulu于2007年8月成立,视频来源为从各路合作伙伴处获取的正版节目。Hulu的做法很简单,专门为用户提供正版电视电影视频节目。在创办之初,Hulu便引进9000部影视作品,比如《24小时》、《辛普森一家》、《英雄》以及《办公室的故事》,这些以往只能在付费频道收看的连续剧,现在只要通过Hulu轻轻点击就可以看到了。
两相比较,Hulu保证了节目内容的正版化,也给企业广告的投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内容“可控”。对于中国传媒业的监管机构而言,是否“可控”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业内不乏有人士指出,与YouTube相比,Hulu的业务模式显然更易为中国官方所接受——只有这种形态的视频才能从源头上进行版权保护和有效监管。在这种逻辑下,Hulu模式似乎更会在中国走向主流。
有版权就有话语权
去年底,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开播。央视网的资料显示,他们潜在拥有的内容除了中央电视台每天750小时的节目资源,还有常年所积累下的40万小时影像资料。
“国家网络电视台成立后,标志着中国网络视频全面进入以Hulu模式为主的阶段,谁不转型就可能输掉比赛。”互联网实验室原总裁刘兴亮认为,代表民间和原创力量的YouTube已经衰弱,而代表专业的“工业视频”Hulu则正在中兴。
携海量内容资源的“国家队”的进入,势必会加剧版权争夺战,民营网站会更加重视内容的合法性,并不得不在版权、上传、内容审查上与CNTV看齐。而随着各大视频网站对正版影视剧独/首播权的争夺,影视公司坐地起价。据了解,部分影视剧的版权价格在近1年内涨幅惊人。
号称“一季度引进千部集影视”的激动网刚刚获得范伟、孟广美等知名演员主演的《老大的幸福》独家网络播放权,已从3月初与央视同步上线。有消息称,《老大的幸福》是继《神话》等剧之后的又一部“天价”电视剧,单集价格超过了2009年热播的历史题材大戏《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激动网方面没有透露购买价格,但确认该剧的独家版权是高价夺得。
激动网董事长兼CEO吕文生介绍,影视剧网络版权在2009年已跃升至近5000元人民币的单集均价,2010 年,可能将以近10倍的增幅再创新高。这让因坚持做正版内容而被刘兴亮称为“中国Hulu”的激动网也深感时过境迁。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此前浙江影视集团的电视剧版《古今大战秦俑情》就曾爆出网络售价高达近8万元一集的消息,而电视剧《神话》卖给土豆网的价格是3万元一集。本刊记者还获悉,有一部大剧的网络版权售价已经谈到了12万元一集。
吕文生指出,随着目前国家队及网易、百度等大腕的纷纷涉足,视频行业的竞争已经空前加剧,在独家内容方面的跑马圈地更是变为目前视频网站竞争的主要战场。由于视频网站在短期内还将维持资本战的状态,所以即便影视剧的网络版权涨幅已有非理性之态,版权费仍有持续上扬的可能。
尽管土豆网坚持不松口转型,宣称“会继续推出用户创作并上传的视频”,但他们今年的发展大计——“全土豆计划”,已把重点放在引进版权和自制内容,并为此将投入超过1亿元资金,这相当于去年土豆全年的广告收入。而优酷网CEO古永锵在去年年底获得融资时的声明显示,他们新引入的资金用途与土豆大体类似:“新资金将用于扩展经过授权的工业视频和专门为网络制作的内容”。
“互联网最关键的竞争因素是用户,哪个网站上有《神话》,网民就去哪个网站上看。最终核心问题还是内容,谁能够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拿到网民喜欢看的节目谁就是赢家。”在经历版权费日益高涨后,迅雷网COO罗为民坦承这已是视频网站继带宽之后的第二大支出。
一场惨烈的版权争夺战正在展开,但视频网站的老总也正在醒悟:“哦,新一轮的烧钱运动来了!”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抢夺谷歌遗产 张朝阳急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