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红色通信:奇迹的源头
摘要当真正走过新中国通信业得一步步足迹之后,才真正明白了为何英烈们能够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战斗并最终赢得胜利。 ...
通信产业报记者 舒杰
当真正走过新中国通信业得一步步足迹之后,才真正明白了为何英烈们能够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战斗并最终赢得胜利。
半部电台创建了红色通信的起源,在报纸的缝隙中练习抄写情报,在最简陋的房间里破获敌人的情报……当真正沿着新中国通信业足迹一步步走过之后,才真正明白了为何英烈们能够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战斗并最终赢得胜利。
一脉相承的力量
在万里长征的起点——于都渡口,记者团听到了8万多名红军集结了15天却没有一丝消息外泄;在宁都,我们听到了1.7万名国民党军集体投诚;在瑞金,记者团寻找到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人公——李白;在那个战斗激烈、物质匮乏的年代,正是信仰的力量帮助新中国的通信业走出了瑞金、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走向全中国。
抚今追昔,当今天看到华为中兴在全球市场奋力搏击,赢得一个又一个订单时,当中国移动经过十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运营商时,所能看到的是几乎一脉相承的奋斗理念,而这一切的源头或许都可以追寻到中央苏区这篇广袤的热土,追寻到80年前毛泽东接见王诤、刘寅,创立红军通信队的时代,追寻到红军通信学校里秉烛夜读的学员们。
而在今天的社会民生中,依然能够看到通信的力量,在中国移动的十年历程中,通信资费降低了80%,在中央控制通胀压力的行动中,通信行业更是一马当先,始终保持着资费下调的趋势。但是,值得通信人清醒认识的却不仅仅只有成绩,面对落后于GDP增幅的通信行业增长速度,模式的创新已然迫在眉睫,这种创新不仅仅在于提升带宽或者更换终端,更在于整体商业模式的转变,让传统的通信工具能够成为人们的生活工具,而这或许将成为新中国通信下一个80年辉煌的起点。
黄土地的转机
从瑞金到延安直到西柏坡,中国革命经历了最艰难的血雨腥风的考验,一度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而在陕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迎来了真正的转机,仅仅以八路军为例,其人数就从1937年的几万人发展到1945年的百万大军。而新中国的通信事业同样在这期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1931年,红军仅仅拥有缴获的半部电台,而在抗战时期,我们的自制电台就开始大量装备部队,为胜利提供了最为有利的通信保障。
与此相伴的则是更为残酷的斗争、更为激昂的斗志,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共御外辱,实现了近现代历史的第一次真正的胜利。从吴起开始,中共中央在陕北转战了13年,其中延安十年;从1937年接受改编开始,八路军在华北斗争了8年;在每个遗址上看到中华儿女依靠着简陋的武器与日寇厮杀时,其背后的通信战士同样凭借着自制的土装备保障着战斗的胜利。
在延安,记者听到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人公李白的事迹,当年的李白乔装为洋人工作的发报员,因为技艺精湛,被国民党看中,招入其中。于是,在一段时间内,李白甚至开始用国民党的电台向党中央发送情报。在千千万万的烈士中,李白的事迹仅仅是沧海一粟。
显然,从宁都小布到北京所走过的不仅仅是数千公里的距离,更是一段精神的延续。
记者观察
信仰的胜利
在宁都起义的历史中,面对相对弱小的红军,国民党军1.7万人竟然集体投诚,而此时的红一、三军团一共只有两万多人。而宁都起义部队所整编的红五军团,始终在长征的过程中位于序列的最后,掩护主力部队前进,以至于有了“红一军团打先锋,攻无不克;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
其实信仰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一直是难解之谜,当记者赴新西兰采访时,当地电信商对于华为员工的敬业赞不绝口。作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代表,当年弱小的华为很难说不是凭借精神的力量支撑下来。由此一脉相承的还有众多互联网的创业企业,此前当记者约访点心操作系统COO黄庄时,被约到了晚上九点半,而他则告诉记者,“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十一点下班。”而在中关村的街头,晚上八点还灯火通明的写字楼早已被人习以为常。这不仅是一种信仰,在今天这是一种创业的力量,如同当年的建国者一样。古人已经有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同样是这种力量的表现。(舒杰)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成本成IPv6改造最大问题
下一篇:为何80%客户经理不熟悉行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