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六成CIO看好云计算 云时代谁领风骚?

2011-07-07 15:42:00作者: 来源:

摘要云计算处于大规模爆发的前夜,这一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一项针对500名CIO(首席信息官)的国际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未来三年,云计算将成为他们最重要的IT运营渠道。据Gartner预计,到2012年全球财富1000强企业中80%会通过不同方式使用云计算服务,20%的企业将不...

云计算处于大规模爆发的前夜,这一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一项针对500名CIO(首席信息官)的国际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未来三年,云计算将成为他们最重要的IT运营渠道。据Gartner预计,到2012年全球财富1000强企业中80%会通过不同方式使用云计算服务,20%的企业将不再拥有任何IT硬件资产。的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正在酝酿着难以估量的IT变革力量。那么,在风起云涌的云时代,谁将引领风骚?

政府:云时代的引领者

重庆市长黄奇帆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今年开始,重庆打算以“云”为中心,用3年时间建成亚洲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和软件开发高地。重庆将出现“健康云”、“交通云”、“教育云”、“制造云”等,而整个“云端”体系将分为两块,一块是从事大规模离岸数据处理业务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代表云计算时代的大脑;另一块则是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各种电子信息终端产品,代表大脑连接的神经末梢。

显然,政府正成为云计算强大的推动力量:一是对云计算市场的推动,如政府大力建设面向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的云;二是给予云计算发展规划、计划和措施,如工信部圈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随后逐步推广至全国;三是针对云计算的数据拥有权和隐私权等,政府将出台前瞻性的立法。

电信运营商:志在必得

对于正在寻求转型之路的电信运营商来说,“云计算”既是一个战略机遇,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IDC认为,电信运营商是最具发展潜质的云服务提供商。第一,电信运营商不但拥有强大的IT基础架构(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而且拥有大型的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的IT基础架构的运行效率并不高,电信运营商可以将这些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打包成云计算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这种对计算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利润新增点。第二,电信运营商完全掌握了网络接入层面的资源,这是最具差异化的优势。由于所有公共云计算服务都需要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因此所有云服务的实现都必须得到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支持。第三,电信运营商可以迅速掌握云计算服务的计费方式,并付诸商业化。如何实现计算资源的按需计费服务,一直是公共云计算服务面临的难题之一,而电信运营商对电信增值业务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将云服务与时下的电信增值业务结合,将会得到不少用户的认可。

当然,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市场也面临着严峻考验。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必须进一步掌握大规模部署、运行、维护IT资源的体系和经验;另一方面,随着公共云计算服务对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的要求很高,如何构筑“电信级云服务”可谓任重而道远。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总经理高同庆认为,中国电信拥有“有线+无线+3G”的立体宽带网络、全球最大宽带客户群、业内领先的IDC基础能力、丰富的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业务运营和推广经验,这是中国电信开展云计算服务的天然优势。

IT厂商:群雄逐鹿

当下,每一家大型IT企业都在云计算领域拥有自己的战略,IT厂商纷纷围绕云计算重新布局,创新型平台、产品与应用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应用正在向云端迁移。云计算对于IBM来说,是一次提高设备销量的难能可贵的机会,因为这些设备中都同时配有用于构建云基础设施所必需的软件(Tivoli系列软件、WebSphere和其它软件).IBM目前在云出租商业模式方面并没有积极的表现,它更热衷于从与构架私有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中赢得利润。此外,作为一家大型IT咨询和外包提供商,IBM在云服务中分出了一块额外的业务,即BpaaS,它的隐含之意是将云计算作为外包服务的手段。

在6月上旬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CEO乔布斯宣布:“我们将把PC和Mac仅仅作为设备。我们将要把你的集线器,你的数码生活的中心转到云端。”苹果的iCloud正式亮相,它以云计算当作应用程序、音乐、媒体、信息、照片、备份等的集中存储。苹果企图利用“云”这个利器引领后PC时代。

工信部前副部长奚国华日前在台湾表示,希望电信运营商不要只会当Pipe(管道),让苹果赚走所有的钱。他呼吁两岸电信业要互相合作,大胆切入云计算及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与苹果抢占未来通信市场份额。

综观IT产业发展的历程,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带来行业洗牌和产业格局巨变。同时,云计算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无论电信运营商还是IT厂商,每一家企业都能从中找到用武之地,至于究竟谁能在这股“云潮”中脱颖而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