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字化转型 >

Compuware大中国区解决方案总监李翔:云端管理

2011-09-29 07:23:00作者: 来源:

摘要2011年9月28日,以“新技术与应用推动产业变革”为主题的“2011中国计算机技术大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隆重举行。...

2011年9月28日,以“新技术与应用推动产业变革”为主题的“2011中国计算机技术大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隆重举行。

以下是云计算分论坛上,Compuware大中国区解决方案总监李翔讲述云端管理

李翔: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这个会,我们知道现在云在国际上他的应有越来越广泛,你在云端的应用如何保证用户的安全度,我们公司主要是针对这个领域给大家提供的服务。我们看看2008年金融海啸以后的趋势,第一个就是业务现代化逐渐出现了增长,第二个就是用户的期望不断的增加,他们希望在任何地方,可以实现他访问数据,访问系统的需求。第三点,就是从技术的角度说,这种接触设备也层次不穷。我们的应用传统已经不能满足这种访问的需求。从业务看,这种需求是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驱动力,客户要求我们的开发更加的敏捷,系统更加灵活,这样当用户量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系统可以满足访问的需求和保证访问的质量。从我们企业内部来说,会要求更好的销售合CM系统工具,希望有更多的跨国公司的合作以及不同部之间的可建性。

对于云来说,这种驱动云的需求是什么第一个就是灵活性,第二个敏捷性,第三个是快速的实现价值和实现价值。从这个微软做的一个调查看,总的来说就是对这个云计算的应有驱动力的话往往是来自业主们的,而非是IT部门,从刚才看他就是没有策略。我们IT传统上我们业务部门提供各种的需求,客户部门也会提供各种各样的需求,这样的需求会落实到我们IT部门,我们会有这方面的计划。但是这种需求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快速反应,快速部署的要求。我们要从云的角度去提高我们整个业务的快速部署,快速生产,快速满足业务的需求。

新的应用我们要作出决策,我们在部署我们的数据中心还是在云端,还是跨越这两种方式去部署,如果决定了我们的方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如果选择了供应商,就是部署以后有那些风险,如何减少这些风险,这些都是使用云以后,部署云以后面临的挑战。对于云计算的定义就不讲了,这个亿美国NST有一个详细的定义,我们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和了解。从整个产业的角度看,这个云计算的供应商不断的成熟,客户也加大投资,就是对于这些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提供一些差异化的服务。

现在中国来说还是处于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的建设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就是在部署云之前和部署云之后你最大的收益是什么,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我们在部署云之前,我们考虑的优势就是降低我们的成本,这个是对风险最大的顾虑就是我们的安全,但是随着这个系统在云部署以后,不是成本的节约,而是敏捷的部署性。对云端应用的最大顾虑就是牵扯到安全保障这方面。

我们看看,我们有一个接触设备,我们是访问同一个应用展现在我们的手机浏览器端,这个接触设备看到这个产业链是很复杂的,有通过云端的,有通过我们的系统来访问云端,甚至说来自第三方提供商的,我们的用户在我们的界面看到的内容其实是来自非常复杂的来源。当我们用跨界应用就是说这个应用一方面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数据中心,另外一方面来自于云。第二定就是来自云端的内容有变化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变化。比如说遍布全球的多个服务商共同提供这个应用的内容,应用的性能体验取决不同的供应商。我希望可以快速的响应和有更高的可用性,如果发现系统有问题了,你会发现这个数据是部署于云端,他是考虑我用某一个网站,你的速度慢,他对负面的影响会落在这个服务运营商平台上面。

我们在云上面继续保障对业务的承诺。比如说我们Compuware在整个全球业务系统领域的领先者,我们对云这种新挑战有一些自己的答案和归纳。我们知道云是不透明的,共享富有弹性的,来自于云的他的性能因素是不吨变化的,同一个数据中心,云里面有不同的用户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需要有一个云系统的管理门户。我们发现第一点世界不是平的,光速会有影响,就是距离会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这里面就是说我们主要可以看到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看到所有的世界级的云的供应商,包括亚马逊,包括微软,所有的这种云的供应商,他的性能我们会使用我们遍布全球的骨干网,对他的质量进行监控,就是不同的运营商,他的性能表现怎么样。

我们还同时使用这个骨干网的检测点去访问一个部署在云端的电子商务的示范的使用。我们通过这个调查,当你CBN和不用的情况下,他们的性能之间有什么样的提高。我们Compuware的策略是帮助我们供应商在是云端以后是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我们通过这个可以看到,在亚马逊他西部的数据中心上面,他这个可用性是什么样子的。他在美国性能是什么样子的,同时我们可以去考量云计算厂商提供服务的质量。但是你仅仅考量这个云他带全球的访问质量样,我们的应用他是非常复杂的。从数据中心包括云到户王,到用户的介入和设备上这个对用户造成影响。就是不同浏览器之间兼容性做的不好,或者是你的广告提供商,你网站上第三方内容,或者是我的数据中心,在云端的这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中心,都会对你的业务造成影响。

我们看做这性能方面的调查,微软的引擎发现他每一个用户产生下降4.3%,美国在线发现就是访问体验最快的用户,访问的页面量是访问最慢的1.5倍,美国最大的在线的电子商务,发现他从7秒下降到2秒。如果发现你的页面到达6秒的时候,这个页面所有的丢弃率,就是你用户看到一个页面,他会有33%的下降。就是说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这个体验,就是让我们使用手机打开维博的时候,如果转了半天没有出来,就是体验很差。对用户来说使用在线业务,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访问,如果响应慢,对用户的体验是影响最大的。我们看一下,你的性能比较差的时候,其实对于整个公司不同的部门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业务部门来说,他的品牌,他的业务人员都会受到影响,对IT领导来说,他的声誉会受到损失,他会忙于救火,不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个发展上。而且在公司内部很难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IT运营部门来说,你的成本会明显增加,因为要花大量的时间查找这个问题,你查不到你的绩效就会比较低,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忙于投资,买更多的服务器,使你这个不必要的容量投资增加。对于这种跨界的应用,就是说跨这个云跨我们数据中心,我们在中心内部打开速度很快我们要从互通的角度看这个性能。就是出现性能问题的时候,就是到这个性能的影响。就是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基于业务的影响对这个故障进行分析,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轻重缓急。第二就是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测量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我们要考量,不仅仅是内部业务系统,还有第三方要考虑。我们要整合一些其他的性能数据,第四个就是对我们的云平台的质量有一个实施可建性。

一个理想的云系统管理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通过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角色看到不同的数据我们对整个产业链有一个可建性。我们可以深入的跟踪我们到底是数据库导致的问题,还是网络,还是客户特定的终端。第二个就是我们有扩展性,我们把第三方整合起来,一起来分析和研究。

我们Compuware有一套解决方案,Compuware大家听的不多,在IT有一个非常有历史。最早创立的时候就是关注这种规矩,最早是做大型机,通过这种工具你可以提供你的代码对CPU主频的购买。我们目前在过去十年,二十年,逐渐把这个业务传统的封闭系统,大机上的系统逐渐扩展到开放系统。他可以帮助你衡量在不同的角度,去衡量你的性能,站在数据中心的角度,来告诉你你的用户性能优没有问题,在什么地方有问题,而帮助你们就是在不要等业务部门来投诉的时候,就知道用户有问题了。这种问题的性能影响多大,我们都不可知,用这个解决方法帮助你的业务系统响应是多少。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按照用我们的界面可以看到,你不同的业务链,购买流程,查订单,这种性能到底是不是有问题的,是第三方的原因,还是客户端的原因导致我这个性能的出现波动。这样就是当你出现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就会有业务部门投诉,提高我们业务部门的敏捷性。

这个公司超过15000个用户,像雅虎,美国银行,各行各业是我们公司的客户。2009年的营业额超过10个亿美金,我们在中国有超过200名的员工。我们现在就是可以提供一个全世界唯一一家可以提供单导端,每年会对各个行业的报道发生一个策略分析的报道。我们今年在这个报道里面仍然是第一象限。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