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工智能 >

工业是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主战场

2025-07-04 15:21:22作者:杨光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摘要  60年来人工智能经历了数轮的起落,均兴于技术的突破,而衰于脱实向虚,这既是前沿科技发展的规律,也因人人工智能的赋能的属性而更加的 ...

  “60年来人工智能经历了数轮的起落,均兴于技术的突破,而衰于脱实向虚,这既是前沿科技发展的规律,也因人人工智能的赋能的属性而更加的凸显。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规模大,涉及面广,场景丰富,是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主战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导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上表示。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作出部署,要开展人工智能加行动,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和根本的遵循。

  2025年6月,工信部在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时,明确提出要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这一表态不仅释放出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高度重视,也为制造业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指明了方向。其中提出,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带动工业数据集、工业大模型的创新迭代。

  一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是强化技术创新,开展揭榜挂帅,加快训练芯片软件框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建设具身智能等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关键性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能力。二是壮大产业生态,编制人工智能加制造的行业应用全景图,支持建设北京等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立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的体系建设指南,新立项的40余项国内的标准和10项的国际标准。三是深化国际合作,指导成立了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支持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积极宣介我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和治理的理念。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大模型的安全技术攻关,编制人工智能科技伦理等服务管理办法,引导行业自律。

  系列措施的实施,加快推动了“人工智能+制造”行动的落地。中煤科工集团‌的智能地震解释提升了地质勘探效率;‌宁德时代‌利用锂电池工业AI质检保障了产品质量;‌海尔智家‌通过HomeGPT实现了智能家电的全流程创新;‌朗坤智慧‌的工业设备智能运维系统优化了设备管理;‌中国钢研‌的金相智能分析平台增强了材料检测能力;‌京东方‌的显示工业大模型应用提升了生产效率;‌上海交通大学‌的工业视觉智能检测技术达到了亚微米级精度;‌山东信通‌的输电线路巡检技术保障了电网安全……为发挥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广泛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于‌2024年12月26日‌发布通知,正式确定了‌151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上述案例均包括在内。

  工业智能化变革提速

  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互动体验区,一幅工业智能化变革的图景正徐徐展开。这些鲜活的案例印证着一个共识:‌工业已成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主战场‌。

  华鲲振宇DeepSeek一体机,基于鲲鹏+昇腾国产算力,集成DeepSeek 大模型和AI开发赋能平台,提供自动化数据治理工具快速构建私有化知识库,零代码代码、图形化界面,拖拽式即可轻松完成智能体的构建,预置知识问答、知识加工、知识图谱、数据加工和图像处理等开箱即用的智能体。

  北京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携自研“杨梅工业”平台亮相,以攻克工业软件卡脖子技术为己任。平台融合人工智能,可现场体验工业场景新应用,实现智能化生产流程优化,多快好省、助力企业高效解决实际难题。

  摩尔线程基于全功能GPU和工业领域合作伙伴雪浪云合作,展示了高端装备全流程智能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国产GPU算力+国产模型+国产应用”架构打造,推出了图零大模型、工艺生成智能体和装备运维智能体,从零部件加工、工艺装备到运维管理环节,助力中国高端装备行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针对以OpenAI GPT 为代表的通用大语言模型计算不精确、逻辑不严谨、无法在线迭代的全球性难题,北京可靠之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独创的技术路径,融合符号体系和概率体系的优点开发SPT 大模型实现产业落地,应用于能源、航空等行业。

  京东方展示了显示工业大模型。该模型是国内首个落地的工业检测垂域模型,基于大模型的AI缺陷管理系统(ADM)实现了智能化的缺陷标注和缺陷生成,有效助力产线缺陷模型迭代及检测系统上线效率提升10倍以上。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作用,与各方一道重点抓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4点重要的工作。第一,持续强化创新技术的产品供给,加快智能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强化通用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增强模型在工业领域的适配的能力,推动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器械等智能的终端产品迭代升级。第二,持续深化应用赋能推广,常态化的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的活动,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的标杆,加大典型案例的推广,树立标杆的解决方案,引导人工智能更好的赋能实体经济。第三,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的生态,加强标准对新兴产业的这种引领的作用,也加快模型的测评,软硬件的适配,行业应对应用等急需的标准的研制,用好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加强对产业的金融支持,支持建设国家级的人工智能的开源社区,构建有全球影响力的的这种开源开放的一个生态。第四,持续深化国际的合作交流,扩展合作空间,加快产业出海的步伐。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王艳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