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工智能 >

AI应用进入深水区 IBM的“技术变现”之道

2025-03-18 15:02:03作者:路沙来源:信息主管网

摘要 在大模型时代,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数字新纪元。其中,大模型如同一位无所不知的伙伴,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带来了便捷的生活体验,也激发了各行业的智能化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大模型与实际场景的结合存在鸿沟,如何将技术有效落地并满足行业需求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大模型时代,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数字新纪元。其中,大模型如同一位无所不知的伙伴,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带来了便捷的生活体验,也激发了各行业的智能化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大模型与实际场景的结合存在鸿沟,如何将技术有效落地并满足行业需求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AI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表示,企业如何将新的AI 技术应用到现有业务中,帮助自身降本增效,这正属于企业级 AI 的范畴。尽管AI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在深刻变革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但大多数企业对企业级AI的认识仍然存在几个误区:

  一是把AI等同于生成式AI。事实上,在生成式 AI 出现之前,AI已经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应用,包括自动驾驶、地图导航、自动客服、流程自动化等。

  二是认为AI是CIO的事。虽然很多新技术的引入是CIO主导的,但AI不一样,它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业务变革,涉及整个组织的文化、技能、供应链等方面。这样的变革通常是 “一把手工程”,尤其考验 CEO 对 AI 技术的应用趋势是否有正向且理性的判断。没有CEO的深度参与,AI在企业的应用会大打折扣。

  三是认为AI离规模化应用还很远。在陈旭东看来,技术能不能进行大规模应用,取决于技术的成熟度、应用的效果以及未来的价值。从这几个角度来看,AI规模化应用的时代已近在眼前。IBM认为, 2025年会成为打破人工智能技术垄断的破局之年。

  事实上,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它们不仅拥有ERP、MES等大量的信息化系统以及应用,还有众多的IT基础设施。如何将这些系统连接起来,并进行赋能,将是接下来企业级AI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在AI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数据量的大小以及数据的准确性仍然制约着AI技术的应用。

  陈旭东表示,DeepSeek的出现印证了一种观点,就是更精简高效的模型无需庞大封闭系统也能取得实质突破。企业不需要一个庞大、全知的模型或系统,他们需要的是开放、有针对性且高效的AI,通过契合自身需求、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充分释放生产力的潜能。

从技术栈到平台的技术迭代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五大趋势》指出,全球企业正在加快AI规模化应用的脚步。46%的受访企业表示在2025年将运用AI技术优化流程。此外,企业级AI的应用方式也逐渐清晰:一部分企业选择自研自建,将重点放在投资新的业务、应用和场景。有的企业则倾向于利用现有的技术平台,专注于策略制定和执行,与追求长期的投资价值。

  IBM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总经理、IBM中国总经理侯淼表示,70%的CEO认为生成式AI会会显著改变未来三年企业创造、传递以及获取价值的方式。目前,IBM已经打造了包括基础架构、主机平台、混合云平台、数据平台、自动化平台、咨询及合作伙伴在内的全栈解决方案。

  “2024年,IBM围绕技术栈又提出了平台的概念,所谓平台是指基于企业的软件架构,将企业资源充分发挥出来,降低管理成本,并实现更高的自动化。其中,混合云平台是以红帽产品为基础,包括OpenShift、红帽Linux、Ansible等相关工具,同时还包括计算和存储资源。自动化平台的特点在于通过软件简化企业内部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数据平台包括watsonx数据和AI平台以及旗下的Assistants、Orchestrate,满足企业数据管理的要求。交易处理平台与硬件紧密挂钩,能够将软硬件结合得更加紧密,充分发挥硬件上的资源优势,为客户提升整体价值。”侯淼进一步说道。

  2025年,IBM大中华区的战略依然是挖掘重点客户,拓展新市场,发展新渠道。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将重点关注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在渠道方面,将会逐渐加大AI软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同时,加强IBM科技团队、咨询团队以及红帽的“One IBM合力”,提高整体方案价值。

如何做到进退有据

  IBM发布的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报显示,IBM总营收达到了62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其中,软件业务部门的营收同比增长近11%,咨询业务部门的营收也实现了稳定增长。如今,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IBM的业务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软件+咨询业务占比将近80%。曾经以硬件闻名于世的IBM,早已成为一家软件和咨询主导的科技公司。

  围绕混合云和AI战略的核心,IBM不仅再调整业务结构,也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加强和完善自身在这么方面的“技能包”。据了解,自2019年以340亿美元收购红帽之后,IBM不断加强混合云和AI 技术的全栈能力,过去三年仅在收购自动化软件上的投入就达到170亿美元。例如,2023年,IBM 以46亿美元从私募股权公司Vista equity Partners手中收购了企业软件公司Apptio。2024年,IBM以23.3亿美元收购了德国软件公司Software AG的两个企业技术平台,以加强其人工智能和混合云产品。2025年初,IBM宣布已完成对HashiCorp的收购,以支撑混合云应用程序和生成式 AI 基础设施。

  一方面,IBM在人工智能和混合云等领域积极布局,通过收购红帽等举措推动业务转型,软件部门和AI相关业务增长显著,显示出其在新兴技术领域的进取态势。另一方面,IBM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调整,包括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布局和研发资源转移,以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化的技术和服务。

  这些举措尽管反映了IBM在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变化以及国际环境影响下的战略调整。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市场竞争激烈,云计算和AI领域不仅有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国际巨头,还有阿里云、腾讯云等本土企业的强劲竞争,IBM在全球和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其次,客户需求快速变化,IBM为避免产品与服务脱节,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市场和客户的洞察力。最后是业务收缩和战略调整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人才的流失,从而削弱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路沙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