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软件与服务 >

互联网+时代的生态建立和软件创新探索

2015-05-27 23:54:49作者:来源:

摘要互联网无疑是大数据,生产、挖掘、清洗、应用几个阶段。互联网在大数据生产及整个过程当中发挥很大的作用,然后软交所在这个方面因为这个对话模块叫卡位大数据。...

  主持人:尊敬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们是软件和信息服务杂志编制的郭嘉凯,刚才胡总也介绍了,卡位大数据,掘进互联网+,这有两个关键词,都是非常人们的词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究竟能产生什么样价值,这是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接下来对话开始之前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看到的一个企业,青岛红绫集团,前一段时间到青岛红绫集团做了采访,这家企业是做西服定制的,传统当中规模和定制化是非常难以解决的矛盾,但是这家服装企业恰恰解决了这个矛盾,从二获得了非常好的效益。服装生产过程中我们知道西服定制生产一般需要3-6个月周期,国内游一些知名的服装品牌他们有小型西服定植生产线,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各位数,但是红绫集团明天能生产2000,他们怎么做到的?其中起到支持作用的就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我到他们一个工人在电脑旁边一秒钟就接收了网上来的22个定单,处理完成,其中包括19个身体方面22个各种数据,而且数据处理完成以后就进行自动化生产,所以这家企业后来被很多企业所消防和参观,孩儿张瑞敏曾经亲自在他们企业员工学习,这就是互联网+大数据所产生的价值,能让一种传统服装生产企业能够创造出一种新之商业模式和价值。今天有请今天对话的几位嘉宾。分别是微软麦强庆先生;中国软件技术与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徐洁女士;百分点创始人董事长CEO苏萌先生,以及软交所王楠先生。

  首先感谢几位嘉宾参加这次对话,我们的对话就以比较轻松自由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大家不用站起来坐着说就可以。我们今天对话的主体是互联网+和大数据,其实自从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概念以来最近一直很火热,但是对于互联网+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定义,每个人对互联网+的理解也不同,有的人说互联网其实已经在国内普及很多年了,为什么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呢?前一段时间跟一个企业聊天我们公司很早就建立网站了,这算不散互联网+呢?所以对互联网+大家有必要给它做一个定义或者说一下自己互联网+的理解。我们首先从徐总开始,您觉得互联网+怎么定义的,跟互联网到底有什么不同?

  徐洁:从我个人理解来讲,互联网+我觉得是加企业软件。这样其实互联网下的企业我觉得有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从产品导向其实去到了一个客户导向。第二个还是应该从一个做企业从流程驱动到了一个刚才其实讲的数字驱动。第三个是相当于是领导的创新吧,到像可强总理说的万众创新其实企业的员工创新,是有这么几个特点。而且整个互联网的话不是整个说作个网站就是互联网,资本市场互联网+炒的很热,也有蛮搞笑的段子,其实我个人意见我觉得互联网化应该是整个企业是做了一个整个的企业和客户的连接,企业和数据的连接,企业和员工上下游整个的连接,还有是企业包括和设备的连接,整个做一个大平台化,然后微应用,这样子才能体现整个是时时服务。互联网还有从一个延时性到时时性,我是这么理解。

  主持人:徐总从一个IT服务商的角度诠释了互联网+,想问一下麦总,作为外企的员工您怎么看待互联网+,国外有这种类似互联网+的概念吗?

  麦强庆:先说一下我们公司是外企,可是我们在中国好多年了,超过十年以上了。这样讲,国外不一定有推出互联网+的概念,但是我刚才非常同意徐总讲的真的不是一个网站就是互联网+,我们去看这个互联网+其实就是提倡创新,更多人去创业,而创业是通过我们这样讲的互联网的一个趋势,互联网的趋势我们讲的就是移动,像微软一句话讲的,移动为先,我们自己说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去实现我们的移动为先的目的。所以这中间来说两会过后最终我认为最终就是说如何鼓励更多人创业,创业是很多类型的,比方说他现在最流行的O2O,或者平台,我们看到很多很多企业,因为很多企业都在我们云平台运行,越来越多很多新的创业,很多概念新的完全,过去十年都没听过,最重要是创新,如何有新概念,要做一个应用是非常非常贵的成本,今天是希望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具通过云来降低成本,更重要让更多人创意,所以我们认为最终目的如何通过云的技术移动的技术让更多人达成他们创业梦想,让更多更多中国软件可以走出中国去全世界,这是最终的目的。

  主持人:麦总从创新和创业角度来定义了互联网+,苏总您的企业一直做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这方面的服务,那对于互联网+应该理解也比较时间比较长,您怎么定义互联网+这个概念?

  苏萌:在我们看来互联网+就是一种结合的方式,所以说+就是把互联网和其他的行业其他的产业进行结合,结合的什么东西呢?其实结合四各方面的东西,首先是互联网思维方式、互联网观念。第二个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和传统企业技术不一样的。第三我觉得结合的是数据,无论大数据还是小数据,传统企业传统行业使用利用数据的方式完全不同的。我觉得最后互联网的这种结合的是商业模式,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下会创新很多商业模式,比如O2O。互联网+最重要是连接方式,把人和信息和需求方全部甚至和我们互联的时代全部联系在一起了,这种方式下互联网+传统行业加各个行业其实能产生很多价值。我举个例子吧,百分点在前段时间我们在给华为做了一个大数据底层的数据平台搭建和华为画像,说起来挺复杂,能起到什么效果?就是比如说华为的呼叫中心,我也在用华为的手机,一个用户打到呼叫中心来做一个画像,马上能够呈现在他的话务员这上来,马上了解这个用户哪里买的什么东西,他的画像的力度出现不同,对什么品牌干兴趣,可能有什么需求,用户体验非常好。其实这也是互联网+的方式,在我们把我们新技术大数据结合起来就是互联网+的一个例子。

  主持人:苏总的分享我觉得用一个词可以总结就是融合,下面想问一下王总,我知道原来在传统行业服务过,现在也在软件行业,您觉得互联网+带来互联网技术跟传统行业的融合您觉得对互联网+的理解是什么样的?

  王楠:其实我刚才比较赞同苏总的观念。就是国家我觉得不是说贸然讲互联网+的概念,不是说因为国家提了这个概念,其实有个前提,比如说我们从融合角度我们好多年前就讲两化融合国家一直讲,传统产业和信息化融合,包括同时提出来几乎同时提出来双创,鼓励大众全民创新创业,刚才麦总讲这个话题。互联网+是什么呢?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应该是工具,任何的传统的业态或者说我们实现点对点的这种交互的方法是渠道和桥梁。第二个是方法,方法就是从工具可能上升一个层面,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第二个是方法,我们更多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方法去实现原来传统方式下所实现不了的东西。第三个就是原来在互联网+概念出来之前一直谈互联网思维,这个可能就是更高的层面讲这个东西,从工具到方法到思维,整个体系和整个三个层面互联网+所要诠释的一个概念。当然我们要讲互联网+,加法,互联网加传统某个领域,加旅游什么的,其实这个加不是简单的1+1=2的概念,应该是乘法,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堆砌的物理变化,肯定有一个化学作用在里面,所以互联网+我理解三个,工具、方法、思维,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加号,可能蕴含更多的东西。

  主持人:非常同意王总的说法,肯定是产生一些化学反应所以我们用融合这个词来形容互联网+,我前端时间刚才跟大家分享青岛红绫集团采访的时候,聊的时候谈到互联网+大数据,我说您是不是工业互联网?他说我这不叫工业互联网,我这叫互联网工业,以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工业,他这种结合其实带来新模式,互联网+跟行业融合说到底还需要大数据最重要的支撑,互联网和大数据结合究竟能带来什么变化,请麦总分享一下?

  麦强庆:刚才讲融合肯定是对的,大数据方面每个人都讲到互联网+必须要有大数据,没有一个数据支撑的话基本上这个互联网+基本不成立,所以大数据在现在非常重要。可是你刚刚问大数据这一块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抛出来就是安全的问题,因为现在太多人讲大数据了,所有数据放在一起叫大数据,有没有考虑一点就是数据收集了以后用的好的都可以包含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模式,所有数据拿出来的话可以做很多很多不正当事情,所以这也需要我们考虑。大数据方向一定没错,刚刚你提出来的,刚刚华为一个很好概念一个呼叫中心怎么一个电话打过去通过他的行为判断出来他需要什么,我应该给他什么,我觉得这个非常对。我在行业方面我大数据的工业,我在工业平台,所以我们认为我们跟很多客户沟通过他们在做行业平台,最终目的是什么?把所有数据集中在一起变为这个行业分享所有行业去用。第一个就是说你选的供应商是否有真正的我们叫服务承诺,他怎么去用你数据的这是第一点。第二个如何用这个数据,怎么去分析他怎么用它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收集了一大堆数据放在这,这是没有什么用的。

  主持人:数据其实产生也要保证它的安全性,那不知道刚才苏总也介绍了做大数据案例,苏总百分点一直在从互联网上搜集用户的相关数据,然后做用户的画像这方面工作,也有很多成功案例。针对传统行业不知道有没有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的例子?

  苏萌:麦总提了很好的例子,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所有企业都集中渴求,首先他们沉淀自己内部数据。同时也希望逐渐获取第二方数据,就是合作伙伴的数据,比如广告代理商,投放很多广告其实这个数据可以回传回来的。另外还想进一步的获取纯粹外部数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方数据。在这过程中他需要首先需要有一个数据容器,能够沉淀能够管理新型数据,这些数据以前我们企业数据是一些内部结构化数据。

  主持人:其实互联网+对软件行业自身也带来很大改变,我记得前一段时间跟国内大型开发商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现象,跟他们技术研发团队一起开会的时候发现技术研发团队在讨论软件开发的时候基本上不怎么谈用户需求,谈我用什么样先进技术,复杂功能把这个实现了,开发软件都是很激动,说我这个软件技术最先进的,结果销售人员拿到销售那,销售人员自己都不会用,更别谈用户了。在传统企业他们进行软件开发的时候越大型软件企业跟用户脱离的比较远的。那么在互联网+这个时代由于用户都已经习惯了互联网思维下的软件,比如说APP越简单越方便越好,其实对软件开发企业研发方式提出挑战,包括自身组织架构,在互联网+时代软件行业怎么创新呢?麦总分享一下。

  麦强庆:关于这个在互联网+的时代你问怎么在软件行业创新,刚才你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说我觉得很重要的有技术为主的变为客户的需求为主导这是非常重要。一个很不一样的趋势就是我花很多时间我用一年两年三年时间开发一个软件同向市场,这个软件太复杂了应该怎么改。今天完全不一样,互联网共冷相对来说推出来的第一个版本比较简单,满足客户某些需要,透过不同的手段跟方法推广出来以后很多人用了以后客户会自动告诉你反馈,好与不好,接受不接受,透过这个客户的反馈让我不断改善怎么去做怎么完善一步一步做下去,所以你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今天客户告诉你要做什么,而整个我们开发的周期会短很多,你不会走很多弯路,你做什么很多客户告诉你,你不会必着门在房里我应该给什么,不会这样,是客户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很快有新版本出来,所以有很多应用经常比方说你手机或者平板经常发现有软件更新,经常同一个应用里不断更新不断更新,我觉得这个是真的改变了。而且更重要的一点过往我真的去做一个软件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团队。今天不需要,我个人做一个很简单的应用,几个朋友几个大学生我有好概念先推出来,就做了一个简单的推出来,这个门槛低了很多,开发的时间加快很多,还有开发的成本也会降低很多,我觉得这个对整个市场的最大冲击在开发方面。

  主持人:麦总说的非常重要的变化,我有一个朋友在海尔,他们做笔记本研发的,他们注意到在市场上卖的游戏笔记本基本上没有能够满足游戏玩家需求的,因为我有事儿也玩游戏,发现基本上实现不了。他们根据京东商城游戏笔记本客户的投诉问题做了一个开发,开发出一款游戏电脑,又通过贴吧等等跟消费者交流起了一个叫雷神笔记本,这是他们内部员工创业的项目,成了团队自己谈风投最后笔记本推出以后在京东销量第二名,年销售额两个亿,从原来大规模定制到需求华定制。咱们百分点应该就是一个软件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怎么创新您怎么看?

  苏萌:百分点不是软件企业,软件企业、数据技术企业和数据企业,那它有一点不同。其实当然我们说软件企业我们也是,所有提供技术的都可以叫软件企业。尽管后来我们叫软件及服务,就是把软件用服务的形式提供出来。当然我们未来大家看得到所有的技术都将以服务形式提供出来,所有的服务都将以云的形式提供出来。在亚马逊美国政府已经开使用亚马逊的云服务,百分点我们所做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最早是一家互联网企业,我们所做的只是两个行业,一个是电商行业,一个是媒体行业,那么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些技术,后来我们开始积攒了很多数据,华为用我们技术是因为我们有真正运营过1500家到2000家互联网电商的经验,这样会导致我们有一些数据技术了所以我们开始提供数据技术,包括我们大数据平台。之后很多企业会朝着一个大数据公司的方向发展,但是产生软件公司也在朝着这方向发展,我相信所有的包括用友、包括金山等等他们都在朝这方向发展,从传统的软件服务我只提供软件到开始提供大数据的技术,数据技术,包括数据平台,将来会提供数据产品,我觉得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我们也在从另外一条路往上走。

  主持人:其实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是推动你的企业不断转型,尤其对传统软件企业来说用户需求和技术变化其实使这个企业不得不转型,其实前一段时间跟海南零售电器行业的CEO聊,他们说跟以前有两个非常大的变化。以前可能更注重给他建系统,怎么把建好,现在要求不仅建好更重要怎么用好,就是你运营能力,我投资了以后怎么更好的发挥效力。另外要求你具备希望云计算的架构和支撑能力大数据的支撑能力,这两个其实是他对于现在选择IT服务商明确的要求。对于中软这种来说其实用户这两个要求逼着你不得不向这个方向转型是吗?

  徐洁:对的,云计算我从个人观点认为是彻底的做了一次技术的变革,大数据我觉得是让社会做了一个商业模式的变革,所以用户肯定要提预算和大数据。从中软来讲云计算我们还是和蛮多的厂商合作,像未然是我们很大的一个合作伙伴,像阿里其实也是。这样子我们给用户告诉他如何把你的应用做到云上,我们提供一部分像SAS里面这些我们都在用,方方面面的涉足。其实一个很小的例子,因像我的女儿和朋友都在创业,万众创业的时代很多很新的创业者他们蛮迷盲,不知道怎么去用,我们公司这边就会有这种服务,因为我们原来有一部分主营业务是做服务和系统集成,我们现在就在做转型,在做云配制,这些孩子蛮担心说在配的时候配多大内存,多大硬盘,怎么做存储,还有包括里头做语言调我是买多少,要是从厂商那边可能厂商有利益驱动,所以这些其实就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这是云计算。那大数据基本上都是和用户去合作运营。

  主持人:其实云对于传统的软件企业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想问一下麦总,微软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企业,在互联网和云的浪费中其实经受的冲击非常大的,微软在云方面大数据方面转变动作和决心也是非常大的,您怎么来分享传统的软件企业来说云和互联网浪潮之中转型的经验?

  麦强庆:真的会留意微软的最近这两三年会看到微软那么大企业都是一个传统企业他是真正在转,两三年前已经在转,我们在云方面可以说领先的。公有云我们在去年4月份在中国落地了我们中国的自己的公有云,公有云部分大家可以看见。其实除了公有云部分我们在讲云的时候大家都说跟公有云有关,不是,真正云特别在中国来说云最重要的应该是私有云跟混合云,这两点才是最重要,特别在中国这个地方。所以先说一下我们因为私有云是非常非常大的一个潜力的,而微软在私有云方面很多年前我们在做包括我们大数据,我们虚拟化的技术,还有云方面的等等这些我们逐渐有这些技术。所以我们今天能做得到我可以帮一个企业有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都有整套方案去做这块事情,更重要就是说整套方案我们可以随时迁移的,包括应用包括数据。微软是一家独立企业,我们完全开放兼容的。所以我可以讲的是什么呢,今天如果你讲到我们要创业互联网+什么也好,所有的应用一定要在云方面做。因为刚才提出一个非常好的概念,说今天最重要的是以服务为主导,不管做什么都是一个服务,我们IT就是一个服务,所以我们都是以云的方式,都是以一个服务方式提供,最终可以达到客户满意,以客户的需求量而决定他的付费,这就是云的最终概念。

  主持人:谢谢麦总。我们今天软件生态大会我们最后这个话题回到软件生态上,问一下王总,您觉得软件交易存在生态链吗,如果存在的话生态链是什么方式存在的?

  王楠:我们一路走过来很艰难,我们一直尝试,可以不夸张的讲是走一下摔一个跟头,做了很多尝试。我们包括在软博会第19届软博会,有三年积累才敢提出生态概念,当然中间也是得到认可,说你们软交所可以讲讲生态。希望能引起业界各位专家,很多同行的关注共同把这个话题破这个题,怎么把这个题破掉。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前面郭总也讲了我是传统行业转过来的,我自己的体会不代表官放的想法,我自己的想法是这样。不管现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讲刚才讲云计算、服务、大数据讲很多东西,其实核心就是刚才大家讲的。原来做饮料,那个时候我们在做产品之前不是说工厂研发他说我搞到一个很好配方,饮料喝了很厉害不是这样的。干吗呢?而是我先去购买大量数据,当然十年前搞大数据还是蛮复杂的,比较传统的形态,比如说给问卷等等之类的,尼尔森之类的,从他那找数据,这个用户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特性可以了解出来,比如女性美女,20-28岁之间,讲消费者画像其实这个意思,主要分布,甚至包括他的口味,包括有些饮料到底哪个口味更适合消费者,苹果味、葡萄味都要通过目标手重的数据检索分析,拿到结果,最后定义成为我们产品的形态。另外一个大数据的概念原来总讲大数据是超市里面叫啤酒和尿不湿,但是这个故事真实存在的,生产出来之后我到底应该在整个商场里比如在家乐福那个商场里应该摆在什么样的货架,应该在收银台,应该在什么区域作为一个堆头还是什么样的形态要看数据,我看什么数据要看这个商场所有客人的信息,我们讲他的动线,客人从入口一进来到底怎么走整个商场,在哪个地方停留时间最长,我有数据作为分析基数。所以现在我们去商场讲说货架基本上我们会看到一个大家感兴趣比如说最火的产品一般很火的厂商我们货架的费用最火的一定是上面往下二排三排的位置最方便拿取,但是会发现小朋友的东西底层,这是十年前十几年前传统行业在利用大数据方法做的决策,其实还是利用我们说的用户需求,核心。包括郭总您讲到的技术很高深的几个技术的大拿,因为很复杂,搞完了之后用户说对不起不是我想要的,这个没有用户的思维去做这个事。

  我想谈的互联网的话,互联网无疑是大数据,生产、挖掘、清洗、应用几个阶段。互联网在大数据生产及整个过程当中发挥很大的作用,然后软交所在这个方面因为这个对话模块叫卡位大数据,我个人其实大数据这事没太看透,但是我们自己有个平台,我们已经做了大数据的交流平台,我们希望先把平台搭建起来之后我们甲乙双方共同推动走着看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另外一个就是软交所在互联网+摸索的部分我们做了什么事呢?包括胡总前面讲的我们采购然间其实是基于我们线下基础,我们线下做的非常扎实,了解客户需求,厂商需求,大家怎么完成交易,但是最终我们看到应该是一个比的东西,没有互联网你想迅速服务你的用户,包括你抓取更多你客户数据,你们的产品你的角色变得清楚是不精准的。我们针对云的那些云产品云服务的东西,比如针对标准化程度比较好的微软的office等等这些东西我们就用传统电商对传统电商的模型进行改造,让他更适用于软件领域,这不展开讲这是一个。另外我们针对这种非标,一般非标都是解决方案,我们这一块做的电子商务标平台也是进行互联网平台,当然线下有很完善的招标体系。所以在互联网上面做这样的布局,不管是云应用还是非标的软交所都有应对,用工具、方法、思维去应对这些事。

  主持人:谢,像在互联网时代我觉得平台化是非常重要的特征,不是企业跟企业竞争,可能是一个生态圈和一个生态圈,产业链和产业链之间,这个对于微软这样的企业一直在做生态圈建设,您怎么看到在互联网时代,云时代生态圈的建设对于软件发展的一个作用?

  麦强庆:是的,没错你说的非常对。我们一定要有非常深的好的生态圈做。什么定义呢?在云时代或者刚刚讲的互联网+时代一样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人在里面做。刚刚我在这个论坛之前我听到一个论坛就是最终不是说财务系统是一个数据,HR是一个数据,怎么样统一起来,平台统一起来很重要。不然最后就变成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独立的,不管哪一个厂家的云平脱无所谓最终就是统一起来。我觉得刚才提到的生态圈的问题,我们应该是几个厂家应该做云平台的厂家一起合作,一起在中国里面把一个好的生态不管是哪各行业,大的企业小的企业全动起来,或者我们也可以透过软交所做一个我们的桥梁,怎么可以把这块动起来,所有的每个行业可以关联在一起,最重要最后我们平台统一的,或者数据统一的,最起码可以互动,互动很重要。

  王楠:我必须给麦总点赞,非常赞同麦总的观点,包括前面也谈到了。现在商业形态没有胜败只有共赢多赢,所以软交所作为平台我们把我们的事做好,平台做环境做支撑服务支撑。其实还是传统的营销或者用户为核心的逻辑,就是大家把用户需求抓清楚之后,每一个在整个市场里的要素,它自己该扮演什么角色会越来越细分,我还讲传统的例子。30年前奶粉就一种奶粉,我们现在呢?郭总应该有体会,我很有体会,0-3个月几十种好多品牌,就是细分的结果,更能面向具体用户提供服务出来。可能软件现在还是有一点细分做的不够,其实大家应该共同的去把生态打造起来之后每个人做好每个人的事最终还是用户受益,我就是这个概念。所以我补充一下给麦总点赞。

  主持人:徐总针对这个有没有什么想谈的。

  徐洁:关于生态圈浩大的概念,我先不讲,我们想先接着王楠和麦总的话题,我在这其实我们和微软还有软交所都建立了很好的战略伙伴,我就讲这个生态圈,其实这个生态圈其实软交所就是一个是一个平台,一个是其实拥有数据,而且客户黏度很好,那我们中软和微软蛮想合力。微软有很好的云解决方案,中软有应用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创新一个模式,把软件既服务平台上大枣出来,我们在平台上可以把软件支持分享出来,有这么多企业其实面临怎么使数据库,怎么使操作系统,怎么运维我们可以碰到方方面面问题,SAP制造也有很多问题,那这种我们就可以在平台上做一个小的APP都能把所有的带给客户很多的利益这是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就讲这个生态环境。

  主持人:其实在云时代互联网时代合作是主题,我们可以看到台上四位苏总做大数据技术服务麦总做云的,徐总做解决方案提供的,我可以暂时充当一下用户。我们合作的产业链形成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讨论话题就到次为止,最后请各位针对我们谈的大数据互联网+简单的解释一下自己所谈的两个关键词。麦总开始。

  麦强庆:我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我刚才第一个创新,还有刚刚学了一个很好的中文,我的中文不太好,融合。我觉得这个两个比较好的。在云时代互联网+的时代最好的名词。

  主持人:谢谢麦总,创新和如何,这也是软件行业未来发展不变的主题。

  苏萌:两个关键词,连接,这个连接是在用技术把企业内部的数据孤岛联系起来,同时希望能把企业和外部的数据孤岛联系起来。刚才大家提到了大数据,大数据其实真正的数据只存在真正大的数据除了BIT是大的企业也就是运营商有比较全数据,但是BIT也不全,我们上次有个讨论,中国的数据其实残所在企业中,也不可能有一家企业一个公司一个机构把所有数据汇集起来,不可能,所以通过一个桥梁连接起来。无论某个机构也好,还是政府将来组织的机构也好,能够把数据打通连接起来我认为很好了,我说的是连接。第二个关键词是实践,在大数据无论技术也好还是应用也好,我觉得关键在实践,其实开源的软件让百分点这样的创业企业我们有机会和一些大的企业像中软、微软这样千亿美元我们不过几亿美元的公司,站在了一起,开源让我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真正考验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企业新还是旧,看你在企业实践中能否胜出。

  徐洁:跨接和融合。

  王楠:第一个就是生态,希望大家共同关注共同建设。第二个作为会议的东道主主办方当然是感谢,感谢各位专家,感谢所有的朋友在白忙当中抽一个下午时间在这分享。

  主持人:谢谢四位嘉宾的分享,互联网+和大数据给软件产业带来挑战,但更多的是机会,我相信未来的软件产业的发展更加美好,谢谢。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