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基础架构 > 计算存储 >

云计算是否已在中国市场“入乡随俗”?

2009-03-10 16:16:00作者: 来源:

摘要毫无疑问,云计算已经成为当今IT界乃至全球商界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新概念,即使金融危机正在不断摧残日渐脆弱的经济信心。...

毫无疑问,云计算已经成为当今IT界乃至全球商界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新概念,即使金融危机正在不断摧残日渐脆弱的经济信心。云计算的神奇还在于,它似乎突然从天而降,瞬间诞生一个IT新市场并且潜力无穷。据来自美国的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IT云计算服务开支将增长近三倍,到2012年将达到420亿美元。云计算的收入占五个关键细分市场收入的9%.更重要的是,云计算开支在整个预测期内的增长速度将加快,到2012年占整个IT开支增长的25%,在2013年将占整个IT开支增长的将近1/3.作为一个技术概念,云计算需要最通俗的解释才能保证自身具备流行符号的可能。Google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对云计算曾作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钱庄。最早人们只是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后来有了钱庄,很安全,不过兑现起来比较麻烦。现在发展到银行可以到任何一个网点取钱,甚至通过ATM或者国外的渠道。就像用电不需要家家装备发电机,直接从电力公司购买一样。

与诸多跨国公司对云计算的情有独钟相比,国内业界还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认知阶段,远远未能达到打造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地步,迄今为止,只有两家IT企业明确宣布了自己的云计划:一家是网络安全公司瑞星,另一家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

作为一个产业链,云计算需要的是把硬件商、软件商、数据整合商、平台技术商和终端提供商整合进云平台,通过一个标准的模式向最终用户按需提供服务。但是,正如业内人士分析的那样,国内和国外云计算企业最大的差别是,国外企业是以建立云平台为中心,在平台上提供各种服务,并为用户开源共用;国内企业投资云计算首先强调的是为自身主营业务服务,目前看也并不开源。

概念的新潮和市场的远大,这是以前从硅谷通向华尔街的两座必要桥梁,但是,当美国的商业偶像形象逐渐瓦解之后,固执的中国企业会把日益拮据的成本开支拱手交给这些“钱庄”保管吗?

保守的中国人?

曹衡康至今还对一年前的那次面试记忆犹新。他只身一人飞到美国,走进了思杰(Citrix)公司全球CEO的办公室,简短的交流之后,对方便扔给他一句话:“去吧,中国企业在IT服务虚拟化方面必将大有作为,你的任务是把这种市场的趋势转化为我们的优势。”

两个月之后,思杰系统(Citrix Systems)公司大中华区正式挂牌成立,取代了之前的“中国代表处”形式,曹衡康被任命为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全权负责这家在美国排名前十的软件公司在华的全新布局。

比起微软、IBM、谷歌等著名IT公司,思杰在中国可谓默默无闻,特别是当它在时下最潮的IT概念“云计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时,这种名声与现实的落差就更为明显。“这很自然,因为如果把那些从事云计算业务服务的著名公司看作航空公司的话,思杰就是飞机制造商。”曹把思杰形容为云计算中的幕后人物。

事实上,云计算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而思杰作为一家企业虚拟化服务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其中的一个分支。“通过我们的虚拟化服务器,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IT应用从而节约成本,思杰则为其提供后台运算、应用加速等服务。”在曹看来,大幅度降低人力成本、硬件成本以及电力成本,是云计算最显著的功用。

“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企业从终端PC到后台服务器都是自己包办,各种软硬件设备都是自己投资并维护,而通过虚拟服务,可以把服务器由10台减少到7台,终端PC的软件配置也可以大大简化,而电力消耗则变为之前的1/10.”思杰一位工程师说道。

但是,对于中国市场特别是那些中小企业而言,这无疑仅仅是一个“说上去很美”的概念。本来,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曹衡康看到了机会,因为美国一家知名的IT咨询公司调查发现,自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企业对虚拟服务的需求量增加了接近五成,这家公司得出的调查结论是,虚拟服务可以很好地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曹衡康没有在中国看到这种趋势。“在金融危机之前,很多企业老总会说,一台电脑才几千元钱,我们出得起这点小钱;服务器换来换去不方便,现在也不错;至于省电,我们一直就这样过来了,也没觉得有多大压力。”曹衡康无奈地说,“而在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企业干脆连提都不提这个问题了,都在说‘活下去最重要,其他的以后再说’。”

对于在IBM、戴尔等著名跨国公司供职多年的曹衡康来说,这可能不仅仅与形势有关,更与中国的企业文化有关。“实际上就企业化应用而言,每当欧美那边有新的技术产生的时候,都会在亚太地区走一条S形曲线:先被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与西方文化相近的国家引进吸收,进而被日本、韩国市场接纳,最后才被中国企业所认同。”曹衡康说,以虚拟化为代表的云计算也是如此,尽管媒体炒得很热,其实很多国内企业还处在关注阶段。

跨越鸿沟

相比欧美公司中CIO(首席信息官)的强势地位,中国CIO自身地位的薄弱也是云计算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曹衡康说,在美国,一个CIO可以完全参与主导企业的IT变革,因为他在最高管理层中的战略规划过程中确实有发言权,而在国内,很多CIO基本还不具备这种决策权力。

在2008年由IBM针对中国发布的《中国CIO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中国企业对于IT的引入还处于发展阶段,IT技术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以及受重视程度相对不高,企业决策层尚缺乏对于IT的战略意义的普遍认同。“不管是CIO在战略决策中的地位,战略性运用IT的领域,还是IT战略议程设置,中国CIO调研的结果与全球调研相比都有显著差异。”

事实上,另一方面,中国CIO的这种难处与云计算的实施成本同样密不可分。尽管金融危机的到来被认为是消减成本的最佳时机,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云计算在中国市场迟迟不能推广的一个症结就在于硬件。“虽然最终能节约成本,但购买云计算所需的服务器等硬件成本往往是很多中小企业暂时承受不起的。”一位IT人士说这是一个悖论。

以思杰所提供的虚拟服务器为例,最便宜的一台大约在2万元,而目前中国很多已经实施各种信息化的企业大都有自己固定的IT服务供应商,所需的硬件和售后服务都是捆绑式的,这就意味着若要使用更为经济的云计算模式,就不得不推倒重来。这显然是令它们望尘莫及的。

但是,作为一种既环保又经济的新IT模式,云计算无疑已经在路上。这正是曹衡康对未来乐观的原因所在。“事实上,在IT行业,有一个叫做跨越鸿沟(Crossing the Chasm)的概念,是说一个新的IT技术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很难为人所认可,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应用,它终将会被市场接受,”曹衡康说,“这就是说你一定要学会树立标杆企业,这对于善于模仿的中国企业尤为受用。”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