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跳汰管理在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思考

2013-09-30 14:37:55作者:楼晓东 应连军来源:

摘要在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跳汰管理的分阶段优化决策中,考虑到各成员企业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可以在具体企业评价阶段考虑不同成员企业之间的管理和文化差异并作出相应调整。...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与之结合形成的先进制造管理技术和模式迅速发展并得到普遍应用。一度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的传统制造业其地位和作用重新得到人们重视。但是,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客户需求的趋同、技术的迅速扩张以及全球市场的形成,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独立依靠自身力量从事设计、生产以及技术研发等业务活动,势必面临投资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等困难,效益难以及时显现。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的敏捷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企业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等经营活动,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物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加工生产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或业务人员用以洞悉和观察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决策。针对具体制造业而言,信息化管理其核心是优化制造企业价值链,手段是构建基于价值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运作过程是依托基于价值链的电子商务,最终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制造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优化制造企业价值链,需要不断增强系统资源利用率,同时将自身的劣势功能虚拟化,借用外界力量不断改善和优化劣势功能,避免由于某一功能弱化导致总体发展受阻。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选择并控制系统内各组织成员,使所有成员之间能够协同工作和共享资源,提高整个组织及其成员的敏捷性,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是这一组织稳定运营的关键。跳汰管理可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跳汰管理

  跳汰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指待选的物料在垂直上升的变速介质流(一般为水)中,借助其自身密度差异进行分选。跳汰管理最早应用于选矿学,具体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专门的跳汰选矿法以及相应的跳汰机。待选物料在跳汰机筛板上,形成一个密集的物料层(床层)。在给料的同时,从跳汰机下部透过筛板周期性的注入一个上下交变水流,物料在水流的作用下,进行分选。

  首先是初步筛选,在上升水流动作用下,床层开始松散进而悬浮,床层中的矿粒开始按照自身密度、形状等特征彼此相对作用开始分层。上升水流结束后,在休止期间以及下降水流期间,床层逐渐紧密,并继续进行分层。等到全部矿粒都沉降到筛面上以后,床层又恢复了紧密状态,这时大部分矿粒彼此之间已经失去了相对运动的可能性,分层作用几乎全部停止。只有那些极细的矿粒,还可以穿过床层的缝隙继续向下运动(钻隙运动),并继续分层。下降水流结束后,分层暂时结束,至此完成了一个跳汰周期的分层过程。物料在每一个跳汰周期中,都只能受到一定分选作用,根据选料情况,经过多层重复后分层才逐渐完善,密度低的矿粒集中在最上层,密度高的矿粒集中在最底层。

  跳汰管理可以理解为在自然现象启发下的一种人工智能模式,其意义也不仅仅在选矿业务中得到应用。参看自然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企业也存在类似的竞争和筛选关系。一般看来,企业的发展往往存在建立、发展、结束的周期性过程, 但这个运行周期并不见得等同于生物的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循环。企业的灵魂在于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的周期性淘汰循环是竞争的结果,其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智慧,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可以改变企业所处的周期性阶段。在制造企业价值链系统中,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产品的核心企业必须对系统内其他成员进行跳汰管理,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以综合能力差异为标准进行跳汰选优,让所有成员企业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字化信息流来管理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实现成员间高度协作和资源共享以及快速响应,据此确保企业能够在各大范围竞争环境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二、跳汰管理的优化决策应用

  处于同一价值链系统的制造企业,各实体之间的合作取决于合作各方对市场机遇的认可和相互之间的信任,但是促成成员之间的协助因素是多方面的,实现跳汰管理的关键是解决优化决策的问题,需要多方面权衡各种因素,全面考察潜在的伙伴客户,从中作出最优化决策。

  如同在选料过程中,物料之所以能够在跳汰过程中分层,矿粒自身的性质是内因,而能够让其实现分层的客观条件则是垂直升降的交变水流。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跳汰管理的关键是解决优化决策的问题,必须多方面权衡各种因素,通过良好跳汰管理机制以及运行模式来全面考察潜在的合作伙伴,从中做出最优的选择。

  1.根据具体行业情况,制定基本选择条件和原则,主要考虑候选企业的规模以及经验和水平、软硬件基础条件等。这一点类似跳汰作业中的初次筛选。

  2.需要遵循一些重要原则,对初步入选点企业进行进一步分类选择。如总成本合算原则: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总的实际运营成本应当不大于各成员企业独立完成的全部内部费用,要求候选企业地理位置邻近、企业间合作信任等;核心能力原则:候选企业具备一定的核心能力而该能力能够为所处制造企业价值链所需要,从而避免重复建设进而降低整体运营成本;风险最小化原则: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风险依然存在,只是在各成员企业间重新分配。制造行业中存在很大的诸如核心技术外泄等技术产权风险,因此针对有不同组织结构和技术标准以及企业文化的候选企业在选择中必须要考虑风险问题。

  3.建立分阶段实施的优化决策办法及对应筛选运行模式。

  (1)初筛阶段:参考制造企业价值链核心企业所需的核心能力类型,确定各成员企业之间的构成方式(主要考虑合作方式、环节)以及选择的目标范围(主要参考指标维度包括资金、技术、渠道等),从众多候选企业中进行初步筛选,初步确定潜在的合作伙伴企业。(2)具体企业评价阶段:根据前述跳汰管理的优化决策原则和主要要求,构成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并进行分目标的讨论和量化计算,对候选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单目标评价和分析,为下一阶段的多目标综合评价和优化提供依据。主要考察时间、质量、服务以及成本的基本条件,成员企业在设计、供应、生产、销售、客服等具体方面的能力,以及资源互补性、管理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等。(3)综合细目评价和优化阶段:通过多目标规划或其他算法再次筛选分层,根据影响成员企业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例如从商业价值和战略价值,分别设定评价因素(如表1 所示),并引入权重因子,进行多目标优化,从而确定最佳的企业成员组合。如果不能得到满意结果,则可以通过调整筛选的约束条件扩大候选企业范围以及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因子重新进行优化计算直至取得满意结果。

  此外,在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跳汰管理的分阶段优化决策中,考虑到各成员企业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可以在具体企业评价阶段考虑不同成员企业之间的管理和文化差异并作出相应调整。

  三、结束语

  跳汰管理在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应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潜在合作企业伙伴的清晰认识和认同。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交通条件,尤其是行业威信都将对跳汰管理应用效果产生影响。此外,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伙伴企业的筛选、合作、中止始终是动态、交叉的,更是相互的,因此,各类跳汰筛选需要一个过程,随着环境和选择目标的变化,评价标准需要不断地修正,评价方法和工具也需要不断改进。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