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联邦家私的供应链革命

2012-07-19 09:46:00作者:来源:

摘要传统的制造业面临的不仅仅是供应链规划的问题,而是首先要对自己企业的战略进行客观定位、通过转型理顺管理流程,并通过供应链信息化工具的支持帮助实现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

  传统制造业是中国私营企业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特别是沿海的浙江、广东、福建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传统制造业是私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传统制造业多为家族企业和民营企业居多,企业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管理能力不高、流程化标准化程度不够在推行供应链管理上要比那些实力雄厚、管理水平优异、信息化基础扎实的制造企业艰难许多。他们面临的不仅是供应链规划的问题,而是首先要对自己企业的战略进行客观定位、通过转型理顺管理流程,并通过供应链信息化工具的支持帮助实现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本篇案例以联邦家私为例,通过展现联邦家私的管理革命历程,呈现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新思路。

  1 联邦的革命

  中国的家具行业属于传统制造业,其商业模式比较简单,管理能力不高,企业中以多维的家族企业居多,产权不够清晰,行业人才匮乏,经销商队伍庞大,但大多为夫妻店,中国的家具企业队伍的平均寿命仅为3年。与整体家具行业的低端管理相比,联邦家私可谓出类拔萃,联邦家私逾28年,在中国家具业不仅仅是领军企业的象征,更是中国家具业在拓荒路径中崛起的标杆。同样属于传统制造业的联邦家私究竟如何突破管理桎梏、实现跨越的呢?

  1.1 联邦商业模式转型

  国内的家具企业,尤其是早期的家具企业,一般分工属性比较单一,以专注于产业链的某一领域居多。比如要么是制造商,要么是销售商,要么是流通商,要么是专为上述领域提供上下游服务的设备材料商、物流服务商等,鲜有打通多个领域。而联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便开始发力推动制造与商业结合的模式,使联邦从缔造产业品牌,延伸到缔造商业品牌,形成制造与商业结合的发展模式。这样的模式,使联邦很早就摆脱了只是局限于产品优秀的企业运作,进入商业营销创新的广阔天地。从90年代初最早在行业内提出“营销共同体”理论,到90年代中期在广州、北京、上海、重庆等国内制高点城市以分公司直营的形式建立样板市场,再到90年代中后期以特许经营的模式在全国大力发展品牌连锁专卖店,作为“整体家具解决方案”的最早践行者,联邦家私以“产品+服务”的渠道综合体积极拓展家具行业的商业模式。联邦的目标是从产品制造到掌控终端,从售卖家具产品到售卖家居生活方案,联邦积极探索整体供应链的打通方案。

  1.2 联邦的供应链革命

  新的商业模式对联邦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提出新的要求,联邦决定实施一场供应链革命。在2008年全球经济风雨飘摇的时刻,联邦毅然执行既定战略目标,砸重金5亿元在山东临沂建立了联邦北方总部制造/物流基地,引入IE工业工程打造现代制造管控模式,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了成本最低。在这个基础上,为了让南北基地,甚至包括全国的每一个销售点,都能够成为协同体,联邦还斥巨资在全国多个城市集群的腹地,建立了多个具有强大区域辐射能力的二级物流基地,并依靠成熟的信息技术和企业量身定做的ERP系统,打通了产、供、销整条供应链的协同,打通了生产制造和渠道服务的深度整合。由此,联邦的市场响应能力傲居同行——科学的库存模型和RDC分货模型,结合干线、支线物流,即使是三四线城市也基本可以在3天之内实现产品到达,从而带来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双重服务品质提升。

  2 联邦供应链的“后台”

  联邦的供应链革命在面对多工厂、多销售公司、多法人、不同区域的运营模式下为联邦完整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分销网络体系提供有力支持,而在联邦供应链的背后,供应链信息化却为联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联邦集团CIO邹小川先生曾多次公开表示信息化手段改变着企业的商业模式,将供应链变为价值链,使联邦总是快人一步。联邦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的实现,帮助联邦在订单处理、供应商管理、采购、计划、库存等方面实现环节管控,提高各个环节的信息通透程度。

  2.1 信息化提升订单准确率

  家具行业的供应链呈现内部链条短,外部链条长的特点。联邦家私在全国有1000多家特许加盟店,商品在10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布点销售,另外在广东、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地设有十余家全资或控股公司。面对如此庞大的分销网络,订单的处理是联邦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一环。受家具生产工艺中组装、涂装工序的影响,正常情况联邦从订单交互、安装到收款发货的周期需要5-10天,如果涉及到订单改变时,这个过程更会拉长。然而受客户偏好随意性变动影响,订单更改的现象在家具行业里尤为突出。

  订单变更也给联邦家私带来极大的困扰,如何加强订单信息的准确性,尽可能缩小订单变动给生产带来的波动是联邦信息化首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将库存信息透明化。在集团范围内布局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并将整个集团的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合并统一管理,并将库存信息全部开放给各个加盟商。加盟商根据集团库存信息制定自己的订货计划。此举不但加强了订单信息传递的敏捷性,同时系统对多地订单进行合并、分解加强生产资源分配的合理和有序性。
  
  其次,与分销商建立更加紧密联系。在联邦集团的供应链信息化系统中,面向分销商直接引入工作流,分销商通过网上查货、订单生成、订单变更和应收应付款项等的操作完成订单的提交的同时,联邦也通过系统机制实现对分销商的信用等级的考核管理,配合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分销商加强订单准确率。

  最后,加强通用性管理。在保证满足客户个性化前提下,努力提高家具零部件的通用性,不断提升生产对订单的抗变更能力。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