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焦化行业整体扭亏前景不乐观

2009-08-27 22:15:00作者: 来源:

摘要据对国内部分规模以上焦化企业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至5月,这些企业上缴税金总额同比下降42.5%,总体亏损达7.25亿元,统计中近半数的企业仍处于全面亏损;...

据对国内部分规模以上焦化企业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至5月,这些企业上缴税金总额同比下降42.5%,总体亏损达7.25亿元,统计中近半数的企业仍处于全面亏损;而6月份这一情形仍未好转,国内的焦化行业总体仍处于亏损之中。当前钢铁业增长处于“超预期”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煤焦油、粗苯及其深加工的焦化产品出口大幅下降,内销价格低迷,焦炭市场处于产能过剩以及开工率不足的境地,预计下半年我国焦化行业仍将面临降低生产成本、保持适当合理的销售利润,扭亏增盈的艰巨任务。

  “年初我们曾预测全年将有2.8亿~2.9亿吨焦炭市场需求,按目前6月份钢铁生产水平,全年仍将有可能超过3亿吨的焦炭市场需求。”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日前表示,目前世界各国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不断加大刺激经济复苏的工作力度,尤其是我国4万亿元巨资—揽子刺激扩内需、保增长计划的实施,使得我国全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已取得明显成效,二季度经济增长高达7.9%。记者获悉,大量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其中6月份增长10.7%;6月份,全国发电量正增长3.59%;粗钢、生铁生产超过预期增长了5.99%和11.23%,日产量分别达到年6.01亿吨和5.78亿吨的生产水平。“尤其是近日螺纹钢筋、线材价格已突破4000元/吨,进一步推高了焦炭消费的回升,6月份焦炭日产量达105.7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达到年产3.86亿吨的生产水平。”黄金干说。

  但黄金干也不无担忧。他对记者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现在还难言见底,当前我国的钢铁-焦炭的市场放量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的拉动,钢铁-焦炭价格上调和销量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焦化行业整体扭亏前景仍不容乐观。

  企业盈利空间将被严重挤压国际钢铁协会曾预测,今年全球钢铁需求将降至10.186亿吨,同比下降14.9%,其中美国将同比下降36.6%;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下降32.2%;欧盟下降28.8%;独联体下降23.1%;日本下降20.4%。从上半年的实际情况看,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减产远远超过预期。

  统计显示,1~6月份,我国钢材钢坯出口同比下降65.5%,其中6月份出口环比又下降34%。而且,出口屡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预计我国钢材出口将继续呈下滑趋势。更为严峻的现实是,由于美元等多数外币的不断贬值,人民币汇率坚挺,自今年1月份以来,我国钢坯进口量逐月增加,由钢坯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这将进一步制约我国钢铁-焦炭产能的释放。

  记者了解到,我国焦炭的直接出口或通过钢铁产品的间接出口,以及煤焦油、粗苯及其深加工的焦化产品出口大幅度下滑势头仍难有改观,国内焦炭及其焦化产品内销价格的回升难抵煤炭价格的快速上涨和低价甲醇进口的冲击,因此国内焦化企业的盈利空间仍将被严重挤压。

  产品价格低迷行业全面扭亏难较长时期以来,焦炭价格变动总是低于炼焦煤价格的变动,直至焦炭生产成本与焦炭销售价格出现倒挂。“炼焦煤价格处于高位,光卖焦炭很难换回买煤钱。”黄金干说。据对国内部分规模以上焦化企业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至5月份这些企业上缴税金总额同比下降42.5%,总体亏损达7.25亿元,统计中近半数的企业仍处于全面亏损;而6月份这一情形仍未好转,国内的焦化行业总体仍处于亏损之中。

  目前,进口炼焦煤数量大幅度增长,引发国际市场炼焦煤价格的提升,进口炼焦煤与国内炼焦煤价差已经很有限。尤其是当前钢铁增长处于“超预期”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煤焦油、粗苯及其深加工的焦化产品出口大幅下降,内销价格低迷,焦炭市场处于产能过剩以及开工率不足的境地,预计下半年我国焦化行业仍将面临降低生产成本、保持适当合理的销售利润,扭亏增盈的艰巨任务。

  “目前行业应努力淘汰落后产能,控制生产总量,努力把握资源和市场的主动权。”黄金干表示,我国焦化行业有4亿多吨的焦炭产能,焦炭需求最多3亿多吨,目前直接和间接出口的大幅度下降,导致现在我国的焦化产品已基本全部面向国内市场。而另一方面,国内钢铁等行业的减产限产,进一步加剧了焦化产能过剩的矛盾。因此,国内焦化企业必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控制生产总量,以销定产,以优质产品和诚信经营坚守市场,努力保持合理利润销售的情况下,实现供求的基本平衡和市场的平稳运行。

  调整出口关税确保国际市场份额自去年8月20日起焦炭出口关税调高至40%以来,我国焦炭出口逐月大幅度下降,目前已基本上是有行无市。而焦化行业作为重要的煤焦化工能源转换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仍应继续开放于国内外市场,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市场竞争。

  近年来,我国焦化行业在国家《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引导下,通过清理整顿,淘汰了1亿多吨的落后产能并进行结构调整,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技术与管理不断创新开发,焦炉大型化、自动化,生产的清洁节能等趋势日渐明显,基本实现了行业的清洁化生产和经济技术的集约化发展。焦化产品质量提高,品种增加,能源消耗下降,使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形象有了很大改观。虽然仍有一批老旧落后装备需要更新改造,但多数装备应属于先进适用生产力,从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目标和钢铁、化工、有色冶炼、机械制造、医药、城市居民生活等行业发展趋势看仍然需要予以保护。因此焦化行业的业内人士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适当调整降低焦炭及其他化工产品的出口关税,鼓励支持焦化行业产品保持适当的国际市场份额,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市场产品交流和市场竞争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焦化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焦化行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