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江西: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摘要 近年来,江西省消费品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8年江西省规模以上消费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23.5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280.43亿元,利税总额210.75亿元,利润135.01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6.84%、27.54%、30.98%和42.78%。...
近年来,江西省消费品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8年江西省规模以上消费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23.5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280.43亿元,利税总额210.75亿元,利润135.01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6.84%、27.54%、30.98%和42.78%。
可以说,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江西省消费品工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较具特色。纺织行业以服装、棉纺、针织、化纤四大子行业为主,四大优势子行业的产、销、效益均占全行业的九成以上;轻工行业基本形成陶瓷制品制造、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工艺美术产品为主的发展格局;食品行业形成了以绿色食品和烟草产品共同支撑的良好格局;医药行业已形成以中成药为主、化学制药和医药器械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中成药的产、销、效益均占全行业的八成左右。
二是骨干企业发展壮大。2008年全省消费品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139户,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10户。汇仁集团、济民可信集团、仁和集团、江中集团4家医药企业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医药百强方阵,江西四特酒厂跻身全国同行业第九位,江西共青鸭鸭集团、江西回圆服饰有限公司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服装百强方阵。
三是产业基地基本形成。全省消费品工业共培育了16个省级产业基地,占全省工业产业基地的60%左右,同时还培育了3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四是品牌效应逐步显现。2008年全省消费品工业领域共拥有省级名牌产品近百个,其中有“鸭鸭”、“金佳谷物”等6个中国名牌,“金圣”、“汇仁”、“鸭鸭”、“回圆”等17个中国驰名商标。
五是产业承接成效明显。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中粮、统一、娃哈哈、合隆、黛丽斯、赛得利、维科等一批知名纺织和食品企业落户江西。
在消费品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西省还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省消费品工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企业普遍比较重视信息化工作。调查显示,全省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大都设置了信息化管理部门,其中大部分重点医药企业设立了独立的信息管理中心;八成左右的纺织、医药企业开设了企业网站,其中三成左右的网站为自建自管;100%被调查企业拥有计算机,具备连接互联网的条件,其中单户企业计算机最高拥有量达400台。
行业信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江西省分别于2002年、2006年建立了“江西食品网”和“江西纺织服装经济信息网”两大行业信息服务网站,为行业企业提供内容丰富、时效性强的专业化信息服务。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主动性增强。调查显示,87%被调查的纺织企业使用了不同类别的经营管理软件,100%被调查的医药企业在财务和营销管理环节实现了信息化覆盖,大部分食品企业强化了办公自动化,其中品牌纺织、医药企业大多使用了ERP系统。
信息化技术应用领域逐步拓宽。60%被调查的纺织企业将财务软件应用到财务管理领域,大部分品牌纺织服装企业使用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约47%被调查纺织企业应用了生产设计类软件;被调查的医药企业结合部分软件自主开发的模式,实现了药品财务、营销的信息化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服装企业普遍运用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自动缝纫系统,棉纺行业中自动络筒机的比例不断提高,化纤行业连续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和医药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高。
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江西省已经明确了消费品工业“两化融合”工作的重点,即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不断完善行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