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创业板向我们走来
摘要创业板向我们走来...
10月23日开板,10月30日开市。“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向我们走来。
创业板的推出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正是有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才有创业板的出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李永森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创业板的推出,对于完善我国多层次、多结构的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创业板最初的设计、酝酿从1999年就开始了,当时曾经有近千家公司做好了申报创业板的准备。但创业板的真正“开闸”,始于今年7月26日。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了创业板发行申请。截至10月中旬,已有149家企业的创业板上市申请得到受理。而至今为止,已经发展了5年的中小企业板已发行的全部股票数仅298家。这预示了刚刚起步的创业板,今后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对此李永森说,创业板的发展规模会越来越大,“我们不知道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谁会成为巨无霸的企业,但一定会有一些企业成长为巨无霸的企业”。
李永森认为,创业板作为一个平台,将为一大批高科技、高成长的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后续动力。创业板的启动有利于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有利于为创新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扩大创新型企业品牌的影响力,有利于优化创新型企业的治理结构。总之,对推动我国经济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已受理在创业板上市申请的188家公司的情况来看,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占比较大;二是以民营企业控股为主,在149家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13家占9%,外商投资企业12家占8%,其余的都是民营控股企业;三是企业的技术、业务模式创新性比较强,成长性比较突出。
李永森指出,首批集体挂牌的28家创业板公司,是经过千挑万选、多层过滤的,从筛选的角度说,这些公司的确定性比较高,不确定性比较低,可以确保创业板的成功推出。
把风险防范放在重要位置
首批集体挂牌的28家创业板公司,受到了近两万亿元资金的热烈追捧。其中,有23家企业曾获得VC/PE投资,其中本土VC/PE机构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对此李永森表示,创业板的推出,完善了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为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原始股东提供了退出渠道,但这不是设立创业板的根本目的。
创业板受到追捧的现象,也凸显了创业板的投资风险。按照有关规定,创业板的超额募集资金需要专立账户,而且只能用于企业的主营业务,这无疑是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但发行定价高和市盈率高,则增加了市场的投资风险。
在李永森看来,对于创业板而言,投资者要把风险防范放在重要的位置。他建议,在对创业板和主板的要求上,应该有一定的区别。一是由于在上市公司发起人股东和IPO后的新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所以需要强化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透明度;二是对上市公司发起人的股份,应有一个更长的锁定期。三是完善对增发等再融资的约束机制。
他强调说,谈到创业板的投资风险,很多人以为创业板不适合中小投资者参与,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是不同的。恰恰相反,机构投资者参与创业板一定要把风险防范放在重要位置,一定要考虑到流动性的问题。
编辑:eva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上海首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