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汽车产业从做大到做强 信息化如何发力

2009-12-05 00:59:00作者: 来源:

摘要今年10月20日,一辆解放牌重型卡车驶下中国一汽集团的生产线,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在2009年生产的第一千万辆车,这也标志着我国继美、日之后成为第三个年产千万辆的汽车生产大国。...

今年10月20日,一辆解放牌重型卡车驶下中国一汽集团的生产线,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在2009年生产的第一千万辆车,这也标志着我国继美、日之后成为第三个年产千万辆的汽车生产大国。

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千万辆”俱乐部的同时,却掩盖不住“大而不强”的现实:我们仍只是个汽车生产大国,而不是汽车生产强国。我国在产品自主创新能力、零部件生产制造、现代制造服务业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日渐融合的今天,信息化成为汽车产业寻求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在日前比特网记者采访SAP全球汽车行业事业部门负责人、全球副总裁Guenter Lasser等人时,这一点也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SAP全球汽车行业事业部门负责人、全球副总裁Guenter Lasser

产销两旺 难掩潜在危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近30%,年销量有望超过120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在金融危机影响深重的今天呈现出逆势增长的势头,这也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巨头陷入亏损境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这种境况或许不会持续太久,据Guenter Lasser介绍,目前,在传统汽车市场遭受寒流的汽车巨头正在改变自己的策略,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将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远销海外,而是开始转向将生产部分直接贴近终端市场。比如,一些汽车巨头在拉丁美洲或者亚太地区直接设立生产机构或者销售和服务机构,以减少其在成熟市场所遭受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这样一来,势必会给当地汽车产业带来压力。以通用、丰田等为例,他们不仅在汽车设计和制造领域经验丰富,在销售和服务方面同样优势明显,而且由于他们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因此相对本土汽车产业而言,他们在市场响应速度等方面更具竞争力。Guenter Lasser介绍说,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对比一些合资的汽车企业,可以发现,自主品牌的产品往往面临产品生命周期短、产量也较小的尴尬。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本土汽车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够成熟,导致产品需要不断更新换代,这样一来,从汽车的设计到制造流程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和混乱,因此,在与国外汽车企业进行竞争时也往往处于劣势。

因这种频繁的更换产品也使得销售和售后服务变得更加复杂,一旦出现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整个售后服务的管理都很难实现。正因为如此,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需要将自己在信息化建设上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展,并实现从采购到销售的一整套端到端解决方案,Guenter Lasser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数据质量上,与国外汽车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SAP中国副总裁姜伟

另据SAP中国副总裁姜伟介绍,与其他行业相比,汽车行业是我国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也是我国较早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行业之一。但是,全行业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就行业总体水平看,轿车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最高,商用车企业次之,零部件业总体状况较差。

如何促进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信息化?

汽车行业内部信息化不均衡的状况也在制约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这使得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角度来考虑信息化的建设和部署成为提升整个产业的关键。对此,或许有些人不以为意,但SAP公司行业解决方案部汽车、工业机械及零部件两个行业的北亚区首席专家彭俊松则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产销量如此之大,势必会给上游的零部件厂商和下游的销售和服务商带来新的压力。

SAP公司行业解决方案部汽车、工业机械及零部件两个行业的北亚区首席专家彭俊松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产业的信息化已经不仅仅集中在整车厂那里,而是已经成为整个汽车产业链都必须要关注的事情。彭俊松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拿汽车整车厂的IT系统与经销商的IT系统相比,整车厂可谓把信息化武装到了牙齿,但经销商却基本上还是拿着大刀、长矛。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等,很多时候,整车厂无法非常清晰地掌握销售和库存的情况,因此也就无法非常合理地安排生产,而零部件厂商也无法得知经销商所需要的零部件数量,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整车厂和其上下游的企业的信息不对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SAP为汽车行业打造端到端解决方案

在汽车行业面临需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提升信息化的需求时,SAP专门为汽车产业打造了一整套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事实上,SAP这家传统意义上的ERP厂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已经不仅仅是ERP这么简单,而是包含了CRM(客户关系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诸多功能在内的全套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据了解,在二十年前,SAP刚进入到汽车行业市场时,SAP其实是从零部件行业入手的,因此,在SAP的汽车行业软件中,有着汽车行业特点的功能很多都是面向零部件供应商所开发,比如实时供货、送货等。渐渐地,SAP在这一行业也积累了一些最佳实践,通过最佳业务实践的方式,SAP得以把他们在汽车行业的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合作伙伴。再加上国外整车厂的不断整合,SAP所服务的整车厂也在不断减少,反而在汽车产业零部件供应商和经销商、服务商等方面所提供的服务逐渐增加。

除此之外,Guenter Lasser也介绍说,SAP针对汽车行业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之所以有这样的部署主要有五大因素。

首先,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汽车行业需要IT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要包括从整车厂到零部件供应商再到经销和服务商等在内、覆盖汽车的全生命周期,从这个角度上看,SAP进入PLM、CRM等领域也是顺应用户需求的结果。

其次,从目前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因此,许多企业选择将ERP的建设以外包的形式交由第三方来做,整车厂开始专注于汽车品牌的建设,于是,汽车整车厂和IT企业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联合体。从这个角度来看,SAP传统的IT系统划分也需要进行一些改变。

第三,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一部分企业或许在生产制造方面面临亏损,但在售后市场以及零部件市场的收入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而这些领域的IT需求也不是传统的ERP所能够覆盖的,因此,也需要像SAP这样的企业提供更多新的解决方案。

第四,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SAP也需要开拓更广阔的领域,这种竞争不仅将在如PLM、CRM这样的细分领域出现,也会跟企业自己开发的系统相竞争。

第五,从系统本身来看,企业在开始信息化的应用时,一般都不愿直接采用大而全的系统,而是能够从多个角度切入的IT应用,并且这些应用还要能够和第三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充分融合。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