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鼎捷:半年让华录降低成本2600万

2010-05-11 01:09:00作者: 来源:

摘要提要:IT是华录扩张、产业转型、产业链延伸必不可少的工具。...

提要:IT是华录扩张、产业转型、产业链延伸必不可少的工具。

   “华录集团构建了一整套的创新体系,鼎捷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实现了协同办公一体化,预算、核算、决算一体化和产研销的一体化。”4月21日,在由国家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鼎捷软件有限公司(原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主办的“2010企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尹松鹤如是表示。

为什么要引入信息系统

    据了解,中国华录集团诞生于1992年,是国务院直属管理的162家企业之一,主业为音视频相关产业,目前有22家子企业,分布在大连、北京等地,产品销往北美、日本、东南亚国家,工程和服务覆盖全国各重要城市,“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我国音视频企业的旗舰企业,我们根据业务板块分三块,一个是AV终端,这是我们主要企业,还有AV服务,AV内容。” 尹松鹤说。

点击查看原图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尹松鹤

   据尹松鹤介绍,AV终端是华录集团的骨干企业,主要生产电子产品相关的投影仪、蓝光播放器、家庭影院等,有与松下合资的企业,也有华录的独资企业,大连、郴州都有生产基地。

身处消费电子行业,处于过度竞争的市场,表现为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降价迅速,起初中国华录主打产品是录像机及关键件,形成年产200万台的世界第一录像机生产企业,随着模拟技术的升级到数字技术,中国华录拥有世界DVD工厂,一直到今天成为中国蓝光第一高清品牌的拥有者,国内消费的品牌中华录是唯一的国内品牌。

   “DVD市场的竞争大家深有体会,在08年北美市场一台蓝光碟机的价格是399美金,到09年变成199美金,现在在美国和欧洲一般在149到169美金,到2010年下半年会达到139美金。”尹松鹤说。在国内市场销售价格也逐渐降低,华录所生产的PTP1001市场价格已经低于1500元,这是市场上首款低于1500元的蓝光产品,至于为什么追求低成本的市场竞争,尹松鹤表示得从管理上下工夫。“这也是为什么要引入信息系统的原因。”

    从2007年10月开始,中国华录开展了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选型工作,通过几个月的案例考察、项目招标、产品适用与评价,在2008年6月份,最终选用了鼎捷软件作为全套软硬件供应商。

作为华录集团实施管理软件项目组的负责人,尹松鹤认为:“IT是集团扩张、产业转型、产业链延伸必不可少的支持。”

信息化成“管理利器”

    据了解,实施信息化之后,华录集团通过PDM系统建设,实现订单设计快速化、产品设计平台化、设计开发协同化、项目管理实施化以及开发流程一般化,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并且对客户提出的要求能够快速调整。“过去,华录开发一个产品大约在80天到3个月,但是随着客户的要求,这个周期越来越缩短。通过ERP的上线,我们企业的信息流通速度加快,提高了管理效率,带动了企业响应市场的速度,提升了服务水平。”尹松鹤如此看待信息化为华录这个国有大型企业带来的变化。

    据悉,通过加强开发过程中的管理项目、协同工作机制,华录集团面对快速生产,在系统中准备大量的生产基础数据,在确保质量、规范管理的同时,降低了产品的质量风险,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华录集团的评审项目做到了从源头开始,实现了成本控制和持续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帮助企业占领更多的市场。

    目前,华录集团通过ERP控制了制造成本,在系统中做到了销售产品的自动结转,并可以按部门、项目等快捷分录,避免了人为操作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并且,现在可以做到每个月查看前端数据,避免了在前端数据不清楚的情况,产生多余的纸质单据,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录入。

  “2009年下半年,华录日常经费同比下降了2600万元,比系统上线前降低了5%。在销售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百元收入的成本费用率仍保持了上年同期的水平,应该说在消费链当中,我们是比较靠前的。” 尹松鹤表示,这一切变化,都是由企业实施信息化所带来的。从这个角度看,华录集团实施信息化无疑是成功的。

   “借助先进的IT管理工具,围绕中国华录加速从传统信息产业向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文化产业的布局,我们抓住了国家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振兴中成为骨干的机遇,做有准备,有基础的事,做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事,做国家要求做的事。”尹松鹤表示。“从终端的制造厂发展为内容、服务一体的厂家,有优势、有内容、有渠道、有服务、有终端,这保证了我们领先于其他企业,能够更加快速地参与竞争。”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