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电子商务助推中国制造迎风起航

2011-04-13 22:00:00作者:陈怡来源:

摘要消费者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加之社会化网络和移动应用的日趋普及加速了消费者行为变化的变化。传统行业应该如何去适应并利用这些新变化?为此,比特网特约IBM 大中华区电子商务战略总监毛春景和信息化领域资深专家杨青峰做客演播室,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着逐渐增大的竞争压力。如何在开源的同时实现节流,成为许多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或业务发展的出发点。伴随社会化网络和移动应用的日趋普及,传统电子商务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在采购、销售及市场推广等各方面的需求。时代呼唤更加灵活的商务模式出现,以满足企业更加灵活的商务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加之社会化网络和移动应用的日趋普及加速了消费者行为变化的变化。传统行业应该如何去适应并利用这些新变化?为此,比特网特约IBM 大中华区电子商务战略总监毛春景和信息化领域资深专家杨青峰做客演播室,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毛春景:以制造业为例,大家对传统制造业的理解都是在工厂里面去组装产品、有后台的供应链,这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特点。但实际上,真正的制造业在往前走的时候,要达到消费者的要求,就一定要实现大规模定制的、人性化的生产系统。这种生产系统一定需要的是前端的信息,生产过程的信息,生产采购的信息快速的无缝的信息的传递整个整合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子商务提到了消费者的这种信念,不断要求前端也要求了内部流程的这种改进的。那对于制造业来说其实是一种非常大机遇,他可以完全把自己的思想流程从原来的只基于企业的内部扩展到外面去直接和消费者去接触,去获得消费者的信息。电子商务的出现,意味着企业的创意师设计出1、2、3、7、8种产品出来,这7、8种产品生产出来之前我先通过互联网让自己互联网的消费群选择要订购哪几个。这不是在卖东西,其实是一种营销是一种消费者意见的提前的获取,那通过这样的方式的话会让企业的商业决策,业务决策变得更加智能,或变得更加聪明。

  事实上,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从这样交互当中得到了好处,其实节省了中间很多的浪费,节省了中间很多成本,我觉得对制造业是非常大的一个影响。

  杨青峰:在传统的企业里边,企业往往是有边界的,这种边界可能是说销售半径,因为它能够力所能及的范围。这力所能及的范围是不是也是一个资源,所以他销售人员的物流水平、成本代价等等。那么如果有一种新的手段能突破这种半径,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会增加他的无形中潜在的销售规律,那么这样直观来看就是如果用一些新的手段能够是突破企业所有我们传统企业的边界,能够使它扩大它的范围。那么我相信这种技术都是会受到欢迎的,我的意思是说这对传统的电子商务的企业,或者是说传统的流通行业,都有意义。

  其实刚刚他讲的特好,就是对于制造来讲属于制造业,其实制造业传统的话那么创意来源,就说到新产品开发我们也知道新产品开发其实对制造业而言就是核心所在,唯一一个核心那我们也知道北大的张老师,张教授讲过就是说一个企业独特的能力,学不来,靠不走的这种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对于制造业而言最终会添在产品的独特性、差异性方面,那么这种差异性创意来源哪里,那么其实这种新的手段,其实刚才提到新的一种想法,其实传统来讲企业的创意都是可能研发到拍板,或者采购一些产品。为什么说中国不是创新大国呢?根源在于中国很多时候在做创造的时候并不是全新在创造,并不是很有创意的创造,而在那学习和模仿。

  所以这会导致说中国的创新能力不足,那么为什么取决于创新和模仿呢?是因为不能有很好的有结构的,或者说系统的挖掘客户需求,对客户需求不能领悟。其实我相信中国企业离中国的消费者更近,更了解他们的需求,但从现在来看,他反倒要学习老外的企业去做产品,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方法。那如果能有这种机制,能够让中国的制造业能快速的掌握到客户需求,那最起码对于中国的从制造到创新飞跃,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具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从创意这块,当然我相信这种新的技术和策略可能不仅仅在创新还有服务效率和水平,包括销售范围到产业链整合,都会有系列的、系统的改变。这种改变我觉得可能是一种对传统制造业的颠覆,传统制造业为什么不能做电子商务呢?为什么不能做一些新业务呢?我们可能再过十年、二十年看到的制造业不是现在的制造业,是几个加工厂几个工人在干活这样一种制造业。所以我相信新技术过来可能开始带来的是改变,改变就带来了革命。所以我相信未来这些新技术会给传统产业带来很大的一种突变化的发展。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