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2010年车企重组力度再加大

2010-02-02 21:42:00作者:郑雪芹 来源:

摘要在业内期待多时之后,汽车兼并重组鼓励政策将正式出炉。目前,根据《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和国务院领导指示,工信部已拟定《促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初稿,正在征求财税、社保等相关部门意见。如一切顺利,该指导意见将于3月底前出台。 细则或3月出台 国内重...

  在业内期待多时之后,汽车兼并重组鼓励政策将正式出炉。目前,根据《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和国务院领导指示,工信部已拟定《促进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初稿,正在征求财税、社保等相关部门意见。如一切顺利,该指导意见将于3月底前出台。 细则或3月出台 国内重组最好时机来临

  尽管指导意见尚未正式出台,但各大整车企业却已加紧部署兼并重组方案,一方面为低价迅速获得生产基地,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很难解决的汽车准生证。业内人士认为,一旦该指导意见出炉,中国汽车业将进入兼并重组时代。

  知情人士透露,未来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整车项目。如果必须增设新厂,须以兼并重组一家汽车企业为前提。符合条件的汽车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时,将享受税收、信贷等优惠。鉴于企业反映的跨区域兼并重组中存在的障碍,如地方税收、员工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难题,社保、财政各相关部门将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业内专家指出,未来5年到10年,将是中国汽车业重组的最好时机。中国汽车业应及时解决“散;、“小;的状况,将优势资源充分集中,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根据此前的政策思路,一旦中国汽车业掀起兼并重组浪潮后,中国有望培育2至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4至5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据了解,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将角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北汽控股、中国重汽、吉利汽车则有意角逐“具有较强竞争力企业;。

  去年进展缓慢 2010年车企重组或将加速

  在国家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和车企或为避免“羊入虎口;,或为做大做强,竞相进行区域性兼并重组。在规模扩张大旗下,我国汽车业目前正按“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两条主线在倾情演绎重组并购战。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汽车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当地的支柱企业和利税大户,因此,对于跨地区的兼并重组来说,需要地方政府之间以博大宽广的胸怀来看待,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追求而因小失大。对于兼并重组的企业来说,需要各自之间做出让步,寻求一个平衡点。

  正是由于上述利益关系的制约,2009年一年来的重组效果并不显著,除了广汽、长安有实质性的突破以外,北汽、奇瑞等企业的重组进程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为了尽早完成振兴规划的目标,预计在2010年,车企间的兼并重组或将加速进行。 车企扩张不再盲目 重组并购趋向理性。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未来几年,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更加趋于理性。在以前的并购中,企业经常是盲目扩张,追求多元化,而今后的重组,行为将更趋理性。遵循市场化原则、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是企业兼并重组最基本的原则。中国目前的并购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并购,随着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国内汽车业利润率的下降以及国际汽车业产能的严重过剩,这几方面的因素都将进一步促进汽车业的并购重组步伐,进而促使中国汽车产业的并购向更高层次,基于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并购重组方面发展。

  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国内重组将同步进行,但大型国有汽车企业和跨国企业主导趋势明显。兼并重组方式向多样化发展,既有兼并收购,也有联合重组;既有资本运作上的渗透,也有技术合作方面的联手;还会出现三方或多方的联合。

  民企进入汽车业的步伐还在加快,一些民企发动的大规模重组并购也正紧张地进行。因为民营企业的高效率,这些重组并购事件将会对中国汽车业带来深远影响。

  同时,未来中国的兼并重组也将向寡头垄断发展,一部分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成本高的汽车企业将退出市场或被并购,中国汽车工业将会形成几家大型企业集团,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

  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论是基于政策引导,还是市场催生,汽车业的并购重组都将不断出现。特别是“四大四小;在2009年尚未有所行动的一汽、东风、奇瑞,会否在2010年有大动作,值得关注。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