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拷打丰田:美国隐性贸易保护浮现
摘要日本丰田汽车在美国大规模召回,其总裁丰田章男接受了美国国会的质询,对此,日本一名丰田员工对媒体表示,“我觉得有人刻意打压。”美国大动肝火的做法,也确实难以摆脱瓜田李下的嫌疑,毕竟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各地抬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美国专家撰文认为,美国各式...
日本丰田汽车在美国大规模召回,其总裁丰田章男接受了美国国会的质询,对此,日本一名丰田员工对媒体表示,“我觉得有人刻意打压。”美国大动肝火的做法,也确实难以摆脱瓜田李下的嫌疑,毕竟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各地抬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美国专家撰文认为,美国各式各样的贸易保护都是以“合法”的名义向外推行的。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对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在美国的“不幸遭遇”,日本媒体还是耿耿于怀。日本《产经新闻》的社论指出,“奥巴马政权苦于支持率下跌,看重国内事务,本国产业优先的保护主义动向正在加强”。日本著名财经媒体《东洋经济新闻》则又往事重提,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日美汽车贸易争端,称“敲打丰田”恍如当年美国“敲打日本”。
这样的声音也充斥着世界各国媒体。其中,加拿大《金融邮报》一篇专栏文章指出,美国在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打击丰田自然有利于美国利益,从而使“丰田成为牺牲品”。
当然,这样说决不是为了淡化丰田汽车问题的严重性。正如汽车分析人士所指出的:“从美国政府的反应来看,似乎有点过头,而且难掩趁机打出保护主义牌的嫌疑。”
打压丰田有玄机?
2月25日早上,日本人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密切关注是否有日本运动员获得冬奥会奖牌的消息。然而,他们看到的却都是丰田章男社长眉头深锁、紧抿双唇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的情景。
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的头版和《朝日新闻》的重点报道都配上了丰田章男眼含泪水的照片,报道标题是“丰田总裁:道歉、感激、泪水”。不过,对于丰田章男单刀赴美国这场“鸿门宴”,日本媒体也感叹说美国国会三场听证会轮番上阵,不可谓不密集;但日本媒体立刻又自我安慰地表示,此次美国人已经“手下留情”—不像20多年前美日经济摩擦时美国国会议员当众砸东芝电视那般野蛮。
随后,在CNN当天的节目中,主持人更夸张地将听证会比喻成美日间的“文明冲突”。
在做客CNN的知名脱口秀节目《Larry King Live》时,丰田章男面对主持人拉里·金再次进行了道歉。丰田章男称:“今天是疲惫的一天,人们是否感受到我的真心,我没有自信。”
事情却并未就此平息。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个由美国22家法律事务所组成的诉讼团体计划对丰田公司提起“国家级诉讼”,指控丰田大规模召回行动使丰田车主蒙受巨额经济损失。
据负责这起诉讼的律师蒂姆·霍华德介绍,丰田公司因“脚垫门”、“踏板门”召回超过800万辆汽车,丰田车主因此直接或间接蒙受超过20亿美元经济损失。因此,这个团体计划于3月25日在美国圣迭戈地方法院举行听证会,而一个法官陪审团将决定是否将这些成批的个人诉讼整合成“国家级诉讼”。
美国民粹主义作祟
据日本媒体报道,丰田2月1日宣布具体召回方案后,美国监管部门表示“满意”。然而,随着美国舆论开始质疑政府监管缺失,当局态度突然发生变化。伦敦经济研究所的詹姆斯·林德尔(James Lindel)教授认为,随后美国政府在丰田召回事件中突然转向了民粹主义。
2月3日,美国运输部长雷蒙德·拉胡德在出席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听证会时,呼吁被召回的车车主立即停止驾驶。与此同时,美国国会也闻风而动,两个下属委员会开始对丰田汽车安全问题展开调查,并拟定了听证会的具体举行时间。
就在这种局面下,丰田汽车公司2月26日正式宣布,将向汽车被召回的美国顾客支付修理结束前必要的租车及乘出租车的费用。由于有顾客提出“不能驾驶尚未维修的汽车”,丰田采取了这一特殊措施。对于丰田方面的补救措施,林德尔教授认为,丰田的措施自然是为了挽回顾客的信心,但此举无疑将产生惊人的费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首先为丰田打抱不平的是美国的州长们。2月底,设有丰田汽车生产基地的美国肯塔基、印第安纳、密西西比及阿拉巴马四州州长致信美国政府和国会,要求以公平的态度对待丰田召回事件。四人还在信中表示,丰田是一位“宝贵的朋友”,而注资通用和克莱斯勒的美国政府不应该打压丰田。据悉,美国政府目前还持有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60%和近10%的股份。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在“召回门”发生之后的举动实际上是“落井下石”,而背后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事实上,就在日本丰田跌入噩梦之际,美国汽车产业巨头们却幸灾乐祸,认为是个难得的利好消息。有美国媒体便指出,通过此番打击,丰田可能在美国市场上一蹶不振,而美国汽车业更是可以借此“打一个翻身仗”。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未来汽车博弈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