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有人认领汽车产能过剩说吗
2010-01-04 22:18:00作者:Alilong来源:
摘要从我加入汽车业以来,几乎年年听闻汽车产业产能过剩一说,今年刚刚开始,我先发致人吧。 ...
从我加入汽车业以来,几乎年年听闻汽车产业产能过剩一说,今年刚刚开始,我先发致人吧。
汽车产能过剩了吗?2009年的现实可能没有人愿意追捧这种观点。可是,多少年来的产能过剩说,到底源自何处呢?我真的想不明白。
2002年的时候,我坚持认为绝对不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理由非常简单,那么多的自主品牌想要进来还没有进来,而当时奇瑞和吉利的产能能算过剩吗?不但不是过剩,还是大大地不足呢。
现在,如果我们用相同的眼光来看,自主品牌的产能还是大大不够的。另外一个简单的指标是企业破产的数量,中国的汽车企业还没有几个破产的,没有破产的,就说明产能还远远不够。
产能过剩说,对自主品牌的伤害比合资企业大得多。所以,这可能是一个有问题的学说。因此,请坚持不懈每年都要唠叨几句此种学说的人注意了:当自主品牌的产能没有占到全部产能的一倍以上时,不要轻言产能过剩;当企业破产的数量远远达到汽车企业总量一半的时候,可能我们也离产能过剩尚远;当自主品牌的产能不及世界汽车产量20%的时候,这还是保守估计,请慎言产能过剩。
一个产能远远不足的行业,竟然时刻遭遇“产能过剩”的狙击,实在是一件令人匪及所思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竟然能够年年发生。产能过剩本来应该是我们应对世界汽车产业的工具,没有想到,现在竟然固步自封,断了自己的后路。如果我们来看看其它产业,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产能真的是还处于微乎其微的阶段。事实上由于中国汽车业散乱的原因,比较产能要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地比较,而笼统地比较往往也容易产生很多问题。
至于所谓产能的质量问题,恰恰也可能是因为产能不足的缘故,中国的汽车企业家们,才更加愿意铤而走险,去搞质量不高的产能,这一点,从所谓的逆向工程迟迟不能退出历史舞台可见一斑。此类话题,也可留作以后再谈。
PS:我有两个梦想,一个中国汽车梦,一个是民主梦。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违背简单常识的事情能够越少发生越好,甚至于不发生。2010年初之际,也许下一个愿望吧,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两个梦想的实现,至少实现汽车产业强国之梦。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