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召回门”后的丰田更坚强
2010-06-16 03:57:00作者:管学军来源:
摘要“召回门”的确给丰田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虽然召回是在美国市场,但丰田在中国市场上,因为人们对丰田的车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导致零售量也跟着下降了不少。有人据此认为,丰田可能就此倒下。而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
“召回门”的确给丰田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虽然召回是在美国市场,但丰田在中国市场上,因为人们对丰田的车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导致零售量也跟着下降了不少。有人据此认为,丰田可能就此倒下。而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一、丰田不会倒下
作为带动相关行业最多的产业,汽车工业在发达国家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影响着发达国家总统的选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汽车工业始终受到主要工业化国家的重视。
在美国,汽车工会是奥巴马坚定的支持者,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奥巴马必须回报汽车工会。而最简单的方法是压缩日系车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丰田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是在美国做得最成功的跨国公司,美国政府自然要向丰田开刀。通过压缩丰田的份额,减轻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压力,提高美国汽车的市场份额。
从召回事件本身看,丰田车当然存在质量问题,但如果按照故障车与年产销量,以及出事车的年份计算,丰田车的故障率已经低到了惊人的程度。尽管如此,美国政府依然要施以重拳。但是,重拳的目的就是压缩市场,仅此而已,美国政府绝不会让丰田倒下。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一旦丰田在美国倒下,造成的不仅仅是丰田美国工厂的员工失业,还有一条长长的产业链的衰退,以及这个产业链上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一旦他们失业了,将给美国造成巨大的灾难。因此,美国政府绝不会让丰田倒下。
在中国、在欧洲都一样,丰田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条产业链的龙头,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拿失业闹着玩。在日本,虽然欧美政府、日本运输省不同程度地迁怒于丰田。但是,就像通用代表着美国精神一样,丰田已经成为日本的精神,日本政府绝不会让丰田倒下。因为,丰田的兴衰问题超越了汽车产业问题、超越了纯经济问题,而涉及到了政治问题,涉及到民族精神问题。
对中国政府而言,合资企业50%的股份是国有资本,丰田一旦倒闭,将造成大批国有资产的浪费。
二、丰田在“谷底”思考
在很多人看来,是召回问题严重地打击了丰田。而在丰田看来,是金融危机打击了丰田,召回问题不过是众多问题爆发的导火索,引爆了丰田一个个自身问题的“炸药包”。
在丰田公司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说:“丰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2000年)国内外生产规模扩大得有点太快了,产销规模迅速地扩大,人才的培养、内部的机制跟不上规模的扩张。以前丰田在日本企业里好象盈利是最高的,产销额也是最大的,现在的问题不是召回问题造成的。随着金融危机,国内外、特别是美国、欧洲、日本国内市场规模萎缩,对丰田整体产销打击很大。前年开始,丰田出现了巨额亏损,亏损额都达到四五十亿美元。”
有人认为,出现了如此严重的召回问题,或许是精益生产方式出现了问题。服部认为:“精益生产绝对是效益高的,像以前局限在日本国内,或者局限在一个地区,可能还是有问题,应该把精益生产方式扩大到全球范围内,包括物流在内,这可能是今后还要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服部悦雄在回答如何防止召回问题再度发生时指出:“一个是对质量本身,包括供应商,还有内置的零部件总成,现场管理,质量本身把关要加强。另外,丰田成立了质量管理委员会,这是全球性的,委员会最高负责人就是丰田章男社长,在地区我们也建立相应的委员会。全球质量管理委员会3月启动的,在中国4月16日启动,刚刚开始,效果现在还看不到,把各个阶段的责任划分的更清楚了,另外更能把当地(制造国)出现的质量问题、环境问题等各个地区特有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反馈到总部,并以最快的速度加以解决。我们期待能做到这点。”
尽管最新的财年报告显示,丰田再次出现了盈利,但是服部仍认为丰田尚未脱离险境,必须对零部件供应体系进行改革。他说:“丰田经营生产方式本质上没有什么错误的,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环境下都是应该给予正当评价的。但是相对来讲,比如说丰田集团特别是日本企业很多系列化生产的主要零部件、总成都依赖自己集团的供应商,这个体制可能慢慢也需要改变,比如我们在中国生产,当地有很多零部件厂家,他们生产的成本很低,技术力量也够,我们如果总是依赖我们集团的供应商,我们的竞争力相对就要降低。但丰田现在还没有这种政策的转变,我个人认为应该更开放一些,但这种开放式循序渐进式的。这是很大的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改变的话,丰田可能存活不下去,这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精益生产在整合日本零部件采购资源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而今天服部认为应当向大众学习,他说:“大众全球采购比我们的历史也长一些,他们做的比较早,比如南美的巴西、墨西哥和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都有资源共享,这方面比日本厂家做的要超前一些。德国工业发展得比我们早,汽车工业比我们也早了几十年,走出去的也比我们早,而且德国成本很高,要降低成本就必须走出去。我们也走出去了,但是走的没有德国到位,我们得向大众这样的企业学习。”
服部同时指出:“提高质量不一定增加成本,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怎么样保证质量,这是丰田生产方式的精髓。这也是丰田和供应商的关系,是另外一个层次的关系。”
从服部的谈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未来的丰田在保持丰体成本控制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的前提下,将打破以前引以为傲的内部采购机制,加大全球采购的力度。这种采购体系变革的初期,可能引起丰田整个采购体系的阵痛,但这也将刺激丰田的零部件企业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丰田体系中的各个企业面临有一次重新洗牌,一个浴火重生的丰田将从这次危机的谷底站立起来,再次站起的丰田将比召回事件前的丰田更加强悍。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