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警惕节能汽车补贴陷入灰色鸿沟

2010-06-26 02:38:00作者:张志勇来源:

摘要日前,有关部门发布了节能汽车财政补贴实施细则,并公布了首期能够享受到符合要求的节能车目录。 ...

日前,有关部门发布了节能汽车财政补贴实施细则,并公布了首期能够享受到符合要求的节能车目录。

而这应该是中国政府继实施汽车下乡后再次大规模推动1.6L排量以下车型市场增长的又一举措。

此项措施如得以有效实施,那对推动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长以及节能减排将具有巨大的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警惕来自纳税人的财政资金,由于操作过程欠缺科学公正,而成为企业赚取财政资金的手段。

既然是财政资金,既然是所有纳税人的钱,那就应该谨慎使用。

因此,必须对于获得补贴的车型或者油耗限制进行严格限定。但是,首期目录中就包括了这么多车型,以后不知道还要有多少车型进入补贴目录。中国真的有那么多的车型达到节能标准了吗?

我们其实知道,合资企业受制于外资技术的限制,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业将在国外达到更高环保技术的车型,在引进到中国市场的时候,却降低了技术标准。这样的举动能够获得补贴吗?

另外,今天的企业如此轻易获得补贴,还有企业愿意再为节能环保技术的提升做出更大的努力吗?

我们的节能限制标准是否太低了呢?

我们不能以为了补贴而补贴,节能产品的补贴政策目的不是补贴资金的拨付,而是通过补贴达到节能的目的。

还有,所谓的不同要通过销售环节返还给消费者,那么,汽车的销售价格如何得到监控?企业如果提价3000,那么这种补贴资金就会通过价格游戏流入到企业腰包?

最后一点,就是所有的节能产品都获得3000元的同等补贴,这种大锅饭式的补贴办法,如果鼓励企业在节能效果上互相竞争?

节能汽车的补贴政策初衷是好的,但是简单一刀切式的的操作思路,将使得节能减排的效果打上一个折扣。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