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信息化方案助汽车研发提速

2011-06-27 21:07:00作者: 来源:

摘要据江淮汽车信息部李忠建科长介绍,多年来,作为汽车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江淮汽车一直积极应用国产信息化软件系统,构建汽车产品数字化研发平台,并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化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更实现了制造业信息化与汽车产品正向研发体系建设的深度融合。...

  “自应用PLM系统后,江淮汽车自主设计已占到整个基本车型设计的80%、变型产品的100%;数字化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和协同管理的应用,缩短开发时间10个月,为新产品投入市场赢得了时间;借助PLM中产品型谱、变更管理、标准件库、发图管理等功能模块,江淮汽车实现了从开发任务分配、提交到设计文件审批、发布的全过程无纸化管理……”

  在“面向汽车行业的可定制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汽车行业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推广”课题的验收中,作为课题应用示范单位,江淮汽车用一组数据,总结了专业的信息系统对企业自主研发的强力支撑作用。

  践行“两化融合”

  近日,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面向汽车行业的可定制PLM系统”和“汽车行业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推广”课题(以下简称课题)在合肥通过了专家技术验收。验收结果表明,江淮汽车应用的国产PLM、CAPP软件,建立了汽车产品自主研发的基础数据库和技术规范数据库,促进了研发理念、模式、流程的转变,提升了汽车自主研发能力。

  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更是汽车产业中“两化融合”进程中的一次有益尝试。课题通过的意义,不仅在于这项信息系统大大减少了江淮汽车的研发费用、提高了研发效率和质量,更在于其建立了一套更适合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研发体系需求的专业化信息系统。毕竟,对于信息化起步较早的汽车产业而言,深入、专业的行业信息化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降低研发成本 提高研发效率

  作为此次课题的应用示范单位,江淮汽车是最大的受益方。据江淮汽车信息部李忠建科长介绍,多年来,作为汽车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江淮汽车一直积极应用国产信息化软件系统,构建汽车产品数字化研发平台,并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化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更实现了制造业信息化与汽车产品正向研发体系建设的深度融合。

  李忠建告诉记者,在课题中,作为用户,江淮汽车根据企业自身运营特点,提出了很多调整和改进要求。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江淮汽车组织了多次应用实施业务需求研讨和方案评审会,对业务模型和流程进行多轮次优化和调整,实现系统的持续优化完善和改进。2009年11月,PLM系统在整个公司全面上线,目前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江淮汽车的运营管理需求。

  虽然PLM是一个着眼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系统,但目前其功能主要覆盖在产品的开发制造环节。对于PLM应用为企业研发带来的贡献,江淮方面总结为四大成果。

  首先,实现了产品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维护。PLM系统全面投入应用,不仅帮助江淮汽车实现了产品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维护,研发、工艺、生产、采购和服务等各业务实现了数据共享。

  其次,实现了产品设计过程的流程化管理,能够满足产品设计过程控制要求,提高设计效率,保证产品数据的惟一性和准确性。

  再次,确立了电子图档的法定地位,实现了“甩图纸”,彻底淘汰了蜡底图和蓝图的发放和使用。技术文件发放周期平均缩短约5天,提高了产品研发过程对系统的依赖程度。

  最后,PLM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江淮汽车的产品正向研发能力、有效支撑战略转型,使全系列乘用车平台产品的正向开发自主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从20世纪90年代甩掉传统绘图板、代之以计算机画图软件,改变研发人员的设计方法开始,到现在构建一个较完善的信息化研发体系,在20多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中,江淮汽车的信息化建设搭上全球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快车,使企业的快速发展如虎添翼。

  汽车业需专门的信息化方案

  武汉天喻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武汉天喻)是该课题的项目负责单位,与江淮汽车有着十余年的合作经历。作为国内一家很早就将主要业务集中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软件公司,在国内汽车、发电设备、航空航天等行业已经小有名气。在记者采访中,该课题负责人万立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在这个课题中,江淮不是一个简单的应用示范单位,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检验者。正是多年与江淮汽车的合作,才让武汉天喻深刻认识到汽车产业的特殊性,并设计出能着眼于整个汽车产业链发展需求的软件产品和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虽然历时5年之久的PLM课题协助江淮汽车构建了正向研发体系,不过,万立并不满意这一信息系统达到的水平。他坦言,PLM系统仍然没有把其功能覆盖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而只是聚集到研发领域。而且研发业务模式与信息化的融合依然需要进一步深化。万立认为,在工业化、信息化的“两化融合”中,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专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才能避免出现工业化、信息化“两张皮”现象。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规模扩大,企业管理形态发生变化,既有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体系和架构需要重新突破。而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汽车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提供了可能。”万立表示。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