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杨景:车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1-07-21 18:52:00作者: 来源:

摘要我们的交通发展到今天的阶段的时候,把我们的网络引向我们的汽车,所以在这个领域是非常非常有前途的,有前景的一个产业。但是它也充满着机遇和的产业,我们今天就和大家来共享一下我们的想法。...

  2011年7月20日,“2011中国汽车电子国际论坛暨汽车半导体应用峰会”正式召开。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杨景给我们大家演讲,他的题目是“车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杨景:

  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车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些研究的心得和体会,我们知道车联网我们把它叫做(英文),上次我在比特里参加了第十一届的车联网的年会,应该说它不是一个新的发起,但是为什么最近成为我们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呢?我们说了,我们汽车产业,我们的电子产业,我们的信息产业,我们的互联网产业,最近十年有非常非常飞速地发展,这些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我们的汽车走到今天的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的交通发展到今天的阶段的时候,把我们的网络引向我们的汽车,所以在这个领域是非常非常有前途的,有前景的一个产业。但是它也充满着机遇和的产业,我们今天就和大家来共享一下我们的想法。

杨景:车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首先我们来看我们对车联网怎么理解,实际上车联网我们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现在的汽车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智能的设备,我们刚刚也说了,一个汽车里面有上百个处理器,CPU有上千个传感器,有大量的设备组成的装置,但是这样的装置是孤立的,它相当于20年前我们家里面的PC机,这个PC机是做什么的,我们装一个操作系统,然后可以装一些外设然后同时我们里面可以装一些语言,我们可以用它去编程序,也可以玩游戏,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发现PC机的功能,你无论多强大的CPU,多么好的驱动,其实功能是非常有限的,正因为有了互联网,把我们的PC机代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现在手上拿的智能手机、智能终端,我们现在的iphone、ipad都是一个智能终端,如果没有互联网,就不会有我们互联网产业的重大进步,也不会有互联网为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反过来我们想想,如果我们现在把已经相当多智能的类似于PC机与汽车互联的话,会给我们的产业带来多大的影响呢?同时我们认为汽车联网并不简单,但是把汽车这样的智能节点互相的连接起来,连入网络,而是连入我们的道路交通环境,连接我们的驾驶人,包括我们的乘用车和商务车。我们过去的汽车产业就是我们讲的汽车制造业,现在汽车产业就必须和ICT产业结合起来,所谓ICT就是信息和通信服务业,这个就是过去20年全世界发展的非常蓬勃的信息技术产业。这个产业和汽车产业结合起来,产生了车联网,然后它再和我们的交通运输和公共安全,和金融和我们的道路,和我们的信息服务结合起来。为我们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它给我们带来很多直接的收益,它对我们的安全性大量的提高,我们车辆的安全、公共的安全、交通的安全,以及我们现在讲的治堵,我们的交通可以变的更加通畅,包括可以带来更多间接的交易,对我们的信息产业更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整个中国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现在讲的工信部经常说的一句话,叫信息化融合工业化,我们说车联网是信息话融合工业化的重要起点,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的云计算、物联网在相当的程度上都要依赖于车联网的发展,我们讲现在我们看到很多车联网的功能,我们分了几类。我们现在到各家车场,不管是什么车,所有提供的这些车联网的形态,我们大致可以分成几类,一类就是让车辆可以时时获取外界的信息,第二类是外界可以时时跟踪车辆的信息,车辆的位置,车辆的状态。第三个是把车辆本身的各个部分的运动状态,包括发动机、电子系统包括配载的状况,以至于驾驶员的状态都时时的报告给网络,时时远程的监控。再一个就是在紧急的状态下采用自动的处理,同时我们对车辆本身进行自动的控制,比如说现在说的VTOV,还有我们原来在互联网做信息服务业的人,把娱乐产品、信息产品带到移动的车辆上。这里面我们分成两个部分,我们看到提供了很多功能和好处,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给公众带来了好处,我们知道交通不是一个个体的行为,我们汽车联网了之后,为我们的公共安全带来一个公共的安全和节能、高效,对我们的私人、驾驶员带来一个好处就是车辆的安全和舒适的驾乘,我们目前为止,车联网不仅对驾驶员有利,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所以它是一个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说我们现在要去推动它呢,因为我们看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制造业,也不仅仅是一个汽车产业本身的世界,而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都会发生巨大的影响的大家可以看到,受到我们车联网影响以后的产业非常多。

  我们知道有了车联网之后我们很多产业原来的工作形态都会改变了。第一个是什么呢?我们直接可以感觉出来,我们刚刚已经看到,比如现在交通管理救助系统肯定是会发生变化了,不是等着我们打电话去喊一辆车来拉走,也不是等救护车来救助,而是自动的发起,像4S店,我们原来是自己把车辆开去,现在可以在线的监测。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就是我们讲了对于保险公司的好处,保险公司我知道,今年我在美国开了好几个关于车联网的会,今年年初在拉斯维加斯又开了一个会,今年6月份在挪威,在底特律的郊区开了一个会,刚刚开的一个会就是专门讨论汽车产业保险的问题,实际上说汽车保险和金融业有多大的关系呢?其实有非常非常大的关系,我们做一个产业的时候,要考虑商业模式。所谓商业模式,就是要去寻找一个产业发展时候的动力、推动者,就是你有这个动力和积极性去参与这个事情,我们刚刚进了推广新汽车、推广新技术,推广新能源都是需要有动力,我们汽车产业有一个非常大的动力,就是金融保险业,我们现在知道在中国已经有一些产品已经保险了这个特征,什么特征呢?就是我们很多农用车在出售的的时候都加了一个设备,这个设备能够联网,同时你这个月月供没有交的话,7月1日的早上你的车就发动不了了,这个技术复杂不呢?不复杂,其实这就是保证金融业的贷款能够按时回收。

  我们刚刚讲了,汽车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整个安全性大幅度提高,而车辆安全性提高,我说对公共是好事,对私人也是好事,但是对于商业来说,对谁最有益?保险公司。如果我们事故率降低20%,那保险公司的利润就可以增加20%,因此我们大家在推动汽车电子,汽车联网的时候,我们在研究各种各样安全措施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真正的受益者是保险公司,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会改变保险业,也会寻找到推动我们这个产业中间的一些动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它有非常非常大的产业影响力,但是这个产业影响力不仅仅对外,对我们内部,我们看到我们联网以后,实现更多的电子化之后,我们会推动自己汽车产品和交通产品的变化。我们知道如果说现在我们很多汽车,我们经常讲一个消化,很多人愿意买手动挡的汽车,不愿意买自动当的汽车,因为自动挡的汽车比手动挡费油,原因是什么呢?自动挡的汽车是依靠传感器来控制机械设备的,而人手动挡是靠你眼睛的观察,而传感器你的车轮子没有碰到什么东西,是不知道的,而人的眼睛至少可以望见前面好几百米,这就是手动挡比自动挡省油,但是现在有一款起来他把道路时时摄进了传感器,比如它知道前面多少米有坡,前面多少米堵车,它就归自动控制加速和减速,这一款汽车通过联网获得时时的道路信息和路面信息,也就是三维的立体,而且还会节油20%,这样我们就必须把联网作为基本的要素,而且汽车自己的设计也会有巨大的改变车间。

  我们知道谷歌在做智能汽车,这对我们汽车电子本身也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这个道路并不顺利,为什么呢?车联网已经发展十年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成功的案例呢?因为实际上过去10年,车联网是按照四个不同的道路在发展的,第一道路是什么呢?我们讲最左边的是汽车制造厂商,这些汽车品牌主导的,他们怎么做的呢?我们知道汽车电子产品的成本占35%,而汽车的利润有60%来自于电子产品,这样就导致了汽车只为新产品安装联网设备,汽车只为高端产品安装联网设备,所以我们看到越贵的车配置越好,赚的钱越多,这是汽车制造厂商的动力。这样就出现一个很危险的局面,当然也有很好的局面,有很多新产品出来,互相精准,很危险的局面就是汽车联网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必须有80%的汽车联网了,才能有网络的能力,我们知道一个网络必须要普及,这就是网络本身的要求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发展动力是违背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造成了现在汽车不能联网,不能联网我们的智能交通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看到第三个,全世界的政府都在推智能交通,效果都不好,汽车只有前装的,没有后装的,你卖的汽车80%都没有联网,你怎么推动呢,第二个我们知道现在很多汽车都已经联网了,但是都是通过后装的办法,是通过政府强制性管制去联网或者是商业,比如是物流公司,必须要对外面的车进行管理,这是商业目的为目标的,并不是以公共安全为目标的,他们会极大化他们的目标。第四个我们可以看到是做信息服务的,做互联网的,我给你提供一个车载设备,你可以看电视可以导航,基本上是以导航和娱乐为目标的,这个和车联网的功能是不完整的,大部分的系统没有和总线相连,获取不了信息,就没有安全的意义,所以这四条发展,并不符合我们车联网的发展的意义,没有达到我们车联网既实现公共交通的顺畅,实现公共的安全节能和高效,又满足个体车辆驾驶的的安全,这两者没有平衡,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应用系统。同时,我们知道每一个不同的厂生产不同的车,他们的应用系统是孤立的,信息是不能共享的,造成了我们的政府在推动智能交通,在改善交通面前存在重重困难。

  另外一个方面,推动不利是我们的信息通讯产信,我们知道车联网信息通讯产业和汽车业的结合,这两个都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是不是支持汽车业的转变呢?不行,我们过去也是四大块,我们知道我们电信运营商是一块,电信设备是一块,我们买设备来向大家提供服务。另外做终端做手机的是一批人,这就是消费电子,消费电子产业是专门做移动终端和手机的,我们知道中国有新浪、百度,他们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不跟你发生关系。另外就是做计算机和软件的人,他们在讲他们的故事,我们大部分关于云计算的故事都是从计算机和软件业的人那儿跑出来的,我们真正要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要解决车联网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并不能够去支持我们的车联网。我们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研究汽车的电子系统,我们要把电子系统,把车联网纳入电子系统的时候,你发现必须要和这几家去打交道,这个时候你发现没有一个人愿意配合你,他们愿意自己搞自己的东西,所以车联网的困难,不仅仅是因为四条线路不同,这有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我们信息服务业自身有挑战,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呢?其实已经有了。

  第一个像谷歌,我只提出来,大家回去思考,可能大家对互联网这几年变化的本质认识不足,谷歌是做什么的?它的搜索引擎是免费的,它的收入来源是广告,它是做了一个桥梁,它认识到一个价值点,过去广播是广告,中央电视台就10多分钟就能放广告,不可能大家去做广告,如果是一个小众的广告去哪儿做呢?中央电视台你也发不起,谷歌建立了一个双向的桥梁,搜索引擎可以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发布者也可以发布你的信息,这样产品有瓶颈啊,有利益冲突,谷歌是第一个范例。第二个就是苹果,我们现在看到iphone,能够让四十万个应用在上面跑,能够让汽车通过iphone来控制,我们知道很多高档汽车,像宝马都可以通过iphone来进行控制,这个控制为什么从前做不出来呢?这是因为苹果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这个平台让应用和使用者的距离大大缩短,所以我们看到苹果和谷歌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但是互联网的这些经验对我们车联网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看到怎么样去转型。我们第一个转型要考虑获取价值,我们一定要考虑价值,也就是我们构造一个新的博弈环境,这个环境是各方多赢的,我们的汽车产业、电子产业、信息产业、网络服务,怎么能够在中间构造一个车联网的产业链。第一个我们所有的人都要从产品走向服务;第二我们要以用户为中心;第三我们要构造一个新的博弈格局。要实现群体的多赢,这个多赢怎么来呢?第一个你要有技术,第二我要有产业要素,我们要从技术和产业要素两个角度去推动整个车联网产业的建立,在这个上面我们中国移动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在中国有50万个基站,而且有6.1亿客户,我们是全球TD—LTE技术是主要推动者,我们知道这个在未来的车联网上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我们中国移动的位置业务基地和应用开发基地明年也为车联网不断的准备我们的开发平台。所以我们认为车联网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但是为了实现就需要我们汽车业、电子业、通讯业大家共同来打造未来价值的产生点。谢谢大家!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