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制造 >
朱东:期待用IBI打造未来企业
摘要在朱东看来,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要满足两大条件:第一,自己喜欢并擅长;其次,能给别人带来最大的好处。两者交织在一起非BI(商业智能)莫属。...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人应该追随内心的呼唤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朱东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他自己转发给自己的一条乔布斯语录。他说乔布斯的话正好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也是他做出创业选择的依据。
今年6月,朱东离开工作了15年之久的中航国际,从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的位置上离职,创办北京殷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IBI(综合商务智能)系统的开发、实施和咨询服务。
作为在国企工作了28年的60后,朱东提出离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理解。在国企待久了的人,对市场人员自由流动没有太多概念。朱东这代人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出来的,他们习惯于听从国家、企业和领导的安排,很少自主选择。一些老领导老同事好心相劝,“在航空领域工作那么多年,都是熟悉的人和事,即使想转型换个岗位也是很轻松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辞职呢?”所以,他离职的意义和震撼不是80、90后能体会的,“是要下巨大的决心的。”
这样的转变始于人到中年的朱东对人生这个宏大命题的思考。“当生命过去多半,未来的时光少于过去的日子时,确实要认真思考人究竟应该怎么活,未来的日子怎么度过。”“生命总是要结束的,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事实。”“当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时,每个人都应该去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惯性的声音告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不自觉地碰上BI
在朱东看来,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要满足两大条件:第一,自己喜欢并擅长;其次,能给别人带来最大的好处。两者交织在一起非BI(商业智能)莫属。
朱东说,BI完全是他不自觉碰上的领域。当初在中航国际搞信息化时,朱东曾经像拼命三郎一般帮助企业实施了大量信息系统,几乎所有能用的信息化手段全部用上了。但是,一番忙碌下来“没有激动人心的感觉”。朱东常常自问,信息化究竟给企业带来了多大的好处?更严重的是,企业的一些高层领导也开始疑惑,“你们这系统那系统上了半天,到底有什么用啊?”
这时,朱东意识到或许有些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有的地方误入了歧途,使信息化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ERP、OA等都是作业型的系统,一般都是员工在系统里操作。如果领导层需要看一下效果,那么就跑一个报表出来。但是报表揭示企业运行的能力是有限的,领导层很难通过报表看出企业现在和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当前存在什么问题。”
BI恰恰能够发挥这种看得见的作用。优秀的BI一方面能够把企业中的各种信息展现给管理层,另一方面,还能给企业带来启发,促使企业提升管理层次,甚至创新管理模式。BI中的管理驾驶舱可以随时穿透性地发现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且能够清晰地告诉企业解决某个问题从哪里下手。
不过,过去企业上BI系统有着极高的失败率,国外企业BI失败率就达60%以上,国内企业或许更高。因此,国内很多企业都没有勇气实施这个提升信息化层次的项目。这对朱东来说,既意味着市场空白的机会,又意味着一种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的责任。
朱东有着不太一样的工作经历,他先后在航空制造企业、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多业态跨地域的中航国际工作多年,而且经历了工厂、管理、业务、战略、IT等多个部门,除了财务工作以外,公司里其他业务都涉及过。
同时,朱东还潜心研究过理想企业样本,将全球企业的最佳业务实践集结,编著了《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经营与管理》一书。在此过程中他研究了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的最佳实践,并按照理想企业的每个业务板块和流程设计出配套的IT系统。因此,他对如何有效应用BI有很深的体会,并探索出如何规避失败陷阱的方法。在BI领域,朱东走了一条与别人不一样的道路,发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通过创业,他就是要去实践这样一种“朱氏”方法论,并籍此惠及更多企业。
有思想的BI
朱东设计了BI成熟度模型,清晰地指出简单且容易失败的BI、成熟且有价值的BI、真BI以及假BI的不同内涵。“所谓假BI,就是有一堆报表和KPI,但是领导能看到的东西不是他最关心和想要的。看完之后找不出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更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像医院的CT,如何引导管理者开出对症下药的药方才是真BI起作用的地方。”朱东形象地比喻道。
报表呈现出来的是一组组数据,报表的阅读对用户水平有很高的要求。高手和熟手能够透过大量的数据看到背后的问题。但对阅读报表水平较低的人而言,未必能有这样的效果。因此仅仅依靠报表,很难让众多管理者都发挥出较高的管理水平。“带有管理思想的BI能够告诉管理者怎样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殷塞的BI系统融入了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新手也能够很好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就能很容易地了解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
殷塞的BI系统覆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凡是与企业管理有关的层面都有BI分析模块与其对应。它涵盖了企业战略、经营计划与预算、业务统计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策划与研发、营销与销售、生产管理、服务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客户管理、供应商管理、产品管理、资产管理、质量管理、IT系统管理等十几大模块。“根据我们检索的结果,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像殷塞的BI系统这样功能齐全的产品。”
在与代表全球最高研究水平的Gartner BI团队的leader交流的过程中,朱东发现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共识,尤其是他总结出的BI成熟度模型与Gartner的研究成果“几乎一模一样”。国内知名管理软件厂商咨询事业部的老大也称赞:“这是划时代的产品。”在业内IT媒体组织的大型交流会上,许多用户看完殷塞的产品演示纷纷表示“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期待成为业界标准
凭借优秀的产品和自身在业内良好的影响力,朱东显然不缺客户,殷塞的发展与他之前的预想也没有很大差距。“我们要绷得住,不能跟客户去拍胸脯,而是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企业,切实找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想清楚用哪些模块去解决,从而使企业产生与过去明显的不同。我们做项目最大的希望是通过BI工具的使用,帮助企业改变管理模式。”
甚至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形出现,客户的管理模式本来不是按照殷塞BI的思路来管理的,但当看到殷塞的BI系统之后,主动要求上BI工具来改变管理方式。朱东说,这就达到了他想要的境界,使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过去管理方式的不足,借助BI变革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如今,殷塞的第一个项目已经大功告成,企业高层的经营分析例会已经是看着BI而不是PPT在开,决策层实现了通过实时的BI来驾驭企业。
欲速则不达,朱东不主张公司快速发展,企业本身的成长也需要过程。他坚持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带领队伍积累经验,使殷塞从十几个人的小队伍逐渐成长为具有规模化、产品化发展能力的企业。他也在摸索怎样把BI产品更快速的产业化。
谈及创业可能遭遇的最坏的后果,他表示:“我和我的这帮兄弟都不是庸人,每个人自己出去找份工作都没有问题。大家聚在一起是期望能把事情做得大一些。而且,究竟怎样才算跌破底线和最坏的后果呢?如果金钱不是你的人生目的,那么一切经济上的失败都可以无所谓。”
市场存在很多变数,因此对于殷塞在商业上能够做到多大规模,朱东不愿预测。不过他坚信IBI系统的重要意义。它会为企业真正带来价值,改变企业的经营面貌,让企业成为未来企业。“这是我坚信不疑的事情。”
不仅如此,它还有着学术意义,有可能成为未来数字化管理和企业管理分析的一种标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弄不好它会成为世界性的标准。”这套系统具备了完整性、权威性、实战性、管理和理论结合四大特点。它的每个分析模块都力图跟当今业界最先进的管理思想联系起来,把全新的、完整的业界最佳实践的管理方法做成BI分析工具。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企业的BI产品超过殷塞的IBI系统,而且这个产品还在不断增强和深化,所以很有可能有一天它会成为业界标准。如果现在是系列工具的话,那么未来将会变成工具库,分析工具全部包含在里面,接入到企业中就可以从各种IT系统的数据里挖掘出问题来,它的价值会越来越大。”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下一篇:电线电缆行业亟需“拥抱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