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医疗 >

遂宁市区域医疗信息平台项目正式启动

2012-06-12 23:23:00作者: 来源:

摘要遂宁市区域医疗信息平台项目正式启动 ...

   

        卫生信息共享 降低看病成本

  “像我这样的老病号,经常在市城区的几家大医院看病,每到一家都会再次诊断、检查。”5月27日,在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就医的刘淑珍大妈向记者说,她希望患者的检查数据、病情诊断也能实现医院之间的共享,这样不仅可以让医生准确知道自己以前在乡村医院看病的病历,便于准确诊断处方,同时也能缩短就医时间,降低就医成本。

  刘淑珍大妈的这个愿望即将实现。在6月9日召开的全市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会议上,副市长、全市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胡家正宣布:“遂宁市区域医疗信息平台项目正式启动!”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催生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2011年,卫生部在“十二五”规划中初步确定了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简称“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

  市卫生局局长、全市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何兴树告诉记者,在新医改方案出台的大背景下,“上区域医疗平台,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已是大势所趋”。

  据他介绍,区域医疗平台可实现持续的居民医疗健康服务记录存储,以标准的文档格式支持包括医疗记录与健康档案的连接,推动医疗文档服务共享。“通俗点说,是让一个市、一个县的所有乡村医院和市县级公立医院通过统一的信息录入系统,实现病人健康档案的有效共享。”

  组建科技研发团队

  打造我市自主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区域医疗平台建设任务交给了物联亿达公司。这家由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全资子公司天盈公司和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并由物流港控股的信息化公司,同时也承担了物流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设计运营,是遂宁地区首屈一指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依托九州通达科技公司在医药物流信息化方面强大的积累,物联亿达组建了专门的科技研发团队,向打造我市自主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据四川物联亿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红星介绍,该平台将整合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居民健康档案系统、行政监管平台、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四大系统,在有效融合临床医学、卫生管理科学等先进成熟的IT技术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卫生组织的一些成功的疾病管理方法和技术,将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医疗机构日常事务管理和各级行政决策支持管理三方面有机融为一体,完成医疗机构预防、保健、诊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功能。

  白红星告诉记者,在研发我市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之前,物联亿达将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实际,充分调研卫生主管部门和各医院的设计需求,设计出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技术更加先进的信息平台。

  四位一体建设规划

  推动不同服务对象间信息共享

  为研发出符合我市市情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物联亿达采用了卫生管理部门、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流通企业、患者四位一体的设计思路,建设大集中式、统一化的分级管理体系。“所谓四位一体,是指卫生管理部门、医疗机构、药品流通企业、患者都可以纳入到平台运作范围。”

  对于建成后的物联亿达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如何运行的问题,白红星向记者解释道,医院通过使用物联亿达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即可涵盖医院日常业务,并可记录居民的病史、病程、诊疗情况。这些数据通过“数据同步”的形式上传至平台的监管子系统,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在行政监管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中随时查询、管理多个医院的经济、病人等信息。

  白红星告诉记者,新研发的物联亿达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具有7大应用功能:实现健康一卡通,可以使病人在各个医疗服务环节获得更加快捷的医疗服务;采取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从胚胎发育到死亡过程的各个时间点对健康情况的干扰和措施进行全程记录;通过区域信息共享提高基层医院竞争力;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各级卫生机构管理的效率;区域卫生信息化横向连接;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及决策的支持。

  何兴树表示,我市加快打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将不仅有利于个人健康档案的采集、集中存储,而且还可以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全面共享、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通过这样一种卫生信息共享,切实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风险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被公认是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