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医疗 >
县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
2011-03-07 17:46:00作者:许继楠来源:
摘要从新农合开始,基层医疗信息化的情况有了改变。全国很多省市,试点新农合同时开始同步建设新农合信息化网络,信息化保障了新农合这一医改措施的落实。“优先发展县医院”是卫生部2011年新医改的重点工作,这也意味着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 ...
相比基层医疗机构,过去我们更关注三甲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因为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极低,这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医务人员都不能满足需要,谈何信息化!
从新农合开始,基层医疗信息化的情况有了改变。全国很多省市,试点新农合同时开始同步建设新农合信息化网络,信息化保障了新农合这一医改措施的落实。“优先发展县医院”是卫生部2011年新医改的重点工作,这也意味着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机遇。
基层卫生信息化困境
基层医疗机构面临诸多困难。其中,基层医疗硬件设备的短缺、资源配比不平衡以及人才匮乏是较为突出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和其他基层医疗单位所遇到困难基本相同,基本上有两大类,第一是人才缺失,第二是基础的医疗设备不完善。” 河南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宋门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林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九大类卫生服务和基本的医疗保障,经费由国家提前支付,因此对居民服务完全是免费的。
但即使是在就医免费的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没有被广大居民所认可,李林坦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待遇比较低,很难吸引优秀人才来就业。甚至一些毕业生宁可放弃就业机会也不愿意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就直接导致了我们的人才梯队难以形成。”李林说。“很多诊疗都是以设备诊断作为诊断依据,比如心电检查、X光检查。仪器检查的准确性影响到诊断,设备缺乏和落后,导致很多医务人员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因此我们的业务能力提高很慢,这也是医务人员不愿意来我们基层医疗就业的原因。”李林解释说。
卫生部在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东中西部地区千人口医院床位比例虽然从2005年的1:0.79:0.79缩小到2009年的 1:0.83:0.84,但仍有不小的缺口。从医疗设备设施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设施短缺的问题尤其突出,一些乡镇、县城医院常见的检查诊断设备配置不齐,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及时诊疗、方便就医的要求。
对基层医疗机构来说,作为必需品的医疗设备、医务人员尚且紧缺,被视为奢侈品的信息化建设就更难提上日程。“就目前情况而言,基层医院信息化发展相当滞后。”陕西省泾阳县医院院长孙崇义说。他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医院决策者对信息化内涵了解不多、认识不多,第二,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第三,IT服务企业推介、宣传力度不够。”
以县医院为突破口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1年年初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县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人口超过30万的县(市)在2011年年底前有1所二甲以上水平的公立医院。在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中,中央财政一次性补助53亿余元,全国共有2130所县级医院获支持。项目将改善医院医疗设备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急诊急救、重症监护、手术室、妇产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等科室建设;专项配备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逐步将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支持日常监测信息的采集、上报和开展远程会诊。
这对陕西省泾阳县医院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孙崇义院长介绍说,他们目前只在收费管理、药品管理、库房管理当中使用了信息化系统。“目前我们医院最迫切需要引入的是电子病历系统和患者诊疗一卡通技术。”孙崇义说。
这也意味着基层医疗IT市场的展开。“过去一年当中,我们的团队已经拜访了8000多家乡镇卫生院,由此了解到这些乡镇卫生院对产品的需求。”GE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说。2月22日,GE医疗启动了“春风计划”,这一计划专门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目前GE医疗为基层医疗市场开发出了一系列IT解决方案,助力基层医院硬件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诊断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GE医疗还将在全国设立5个IT试点项目,推动医疗IT的发展和普及。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