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医疗 >
移动医疗:无线网络填补生命鸿沟
摘要移动信息化潮流扑面而来,它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移动医疗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
移动信息化潮流扑面而来,它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移动医疗或许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记者从中国移动和剑桥大学共同举办的“移动医疗:当前及未来移动医疗应用”网络研讨会上获悉,移动医疗已经成为世界不少国家全力发展的战略级“跨界”产业,并有望改变传统医疗行业发展模式。
无线网络填补医疗鸿沟
记者从爱立信一项调查数据中看到,在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10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其中超过半数死于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同时,每年有超过30万名妇女由于怀孕期间出现并发症而死亡。此外,艾滋病毒/艾滋病流行,成为很多不发达地区人们过早死亡的首要病因。
如果他们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就不可能失去最宝贵的生命。移动医疗,则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来填补横亘在发达和偏远地区之间的生命鸿沟。
利用更智能和更高效的新型工具进行决策支持、数据收集、远程诊断、协作和移动学习,以及电子病历与公共通信网络,彻底改变了向各个地区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借助基于主流标准化技术的宽带解决方案,医疗行业在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等方面受益匪浅,同时还加快了移动医疗的普及。
移动医疗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不一而足:对病人来说,及时准确的诊断医疗和治疗,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对医务人员来说,实现高效病人管理,通过远程诊断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降低治疗和管理成本;对运营商来说,通过推出相关医疗服务,能留住老客户并赢得新客户;对政府来说,则能更经济高效地为公民提供医疗服务。
移动医疗变革行业传统
当前,传统医疗行业在全球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压力。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医疗支出在政府财政中的负担日益加重,如英国的福利支出已占据GDP的25.9%,其中医疗支出成为其中最主要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短缺、不平衡,公众“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困扰发展中国家的顽疾。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实现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医疗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据了解,本次移动医疗研讨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举行的。除了主办方剑桥大学与中国移动以外,牛津、哈佛等全球顶尖学府以及GSM协会、世界卫生组织、英国电信等机构、组织和企业也派出专家通过网络连线参与讨论,该项由中英合作的“移动医疗”研究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于2010年10月启动,在剑桥大学前副校长、计算机实验室教授IanLeslie带领下,历时4个多月开展了专项研究工作,结合了剑桥大学的跨学科专家资源和中国移动“移动医疗”领域最新实践,最终完成了研究报告。
移动医疗主要是指使用移动通信网络来加强医疗卫生保健。在应用方面,报告梳理了全球128项最新的移动医疗应用,覆盖了基础护理、公共卫生研究、急救护理、慢性疾病管理、自助医疗服务,及医疗卫生系统整体效率提升等多个领域。
例如,通过智能手机收集、存储、分析和上传生命体征、位置、情绪、环境温度和污染程度等数据,医生可以更加便捷、及时地开展医学研究和病情监测;利用覆盖完善的移动网络,偏远地区的卫生工作者,能通过手机进行专业培训和远程支持,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无线跌倒预防设备,把加速过滤器和重力传感器与手机网络相连接,以监测老年人的行走状态,预防甚至预知他们的“跌倒”;移动医疗甚至还能够支持一个专门的交流系统,供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人们进行互动沟通、恢复信心,等等。
在塔斯马尼亚岛,澳洲电信为妇女提供了乳腺癌检查服务,通过移动宽带网络向评估中心传递图片文件,在偏远地区的女性不用长途跋涉就能够得到专家诊断;在英国,病人可以使用沃达丰提供的3G医生移动视频咨询服务,通过拨打3G视频电话向医生咨询,只需支付35英镑咨询费,就可享受专业医师提供的咨询服务;还有专为iPhone和iPodTouch设计的提供健身教程的软件;适合不同的健身方法,锻炼不同的肌肉群,还可以制定健身目标并对健身的过程进行监督,另一款专为iPhone设计的软件,则可提供多种戒烟方式等。
报告还对政策制订者提出了建议,如要通过财政激励来促进移动医疗应用领域的创新,对移动医疗应用项目提供评估指导,适当平衡特定移动医疗应用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并对与移动医疗相关的小额金融交易等采取更加宽松的管制政策,等等。
移动网络支撑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的基础是移动通信,即“近乎无处不在、可定位、与用户接口设备相连接、个人化、提供低成本计算能力、集成一定范围的传感器以及支持移动性”。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移动网络覆盖水平和欧美国家基本持平甚至略有领先,完全能够支撑移动医疗的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移动医疗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贵州,贵州省与中国移动共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覆盖了全省42个县、371个乡镇、1428家医疗机构,全省1000万农民真正实现了不用翻山越岭去报销,“家门口就可以刷卡看病”。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评价道:“这种创新手段,可打造成为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贵州模式’,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更好地造福民众。”
在内蒙古,12580健康导航业务,提供了医疗信息查询和医疗机构电子化服务;在广东,手机客户在12580预约挂号时,可用手机支付挂号费,在收到二维码后,到医院自助终端刷码打印挂号凭证即可就诊;在天津、江苏等地,当地医院与移动共建的“医患通”平台,整合了呼叫中心、视频探视、移动诊室等多种功能;在上海,患者用手机拨打120求助,手机呼叫120立即寻址系统可在5秒钟内完成定位,给患者更及时的抢救……
剑桥大学前副校长、计算机实验室教授IanLeslie特别强调:“移动医疗最有可能在新兴经济体迎来快速发展,而在移动医疗产业的发展中,由移动运营商提供的通用服务平台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上一篇:医疗信息化步入历史发展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