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医疗 >

“琼南区域医疗中心”发力前行

2011-08-25 18:21:00作者:刘泽林来源:

摘要“按照海南的风俗,七月十五“鬼节”患者一般不到医院看病,但那几天,每天住院的病人在550-600人,几乎占满了三亚市人民医院全部床位。”8月底,记者在三亚采访时,三亚市人民医院院长姚震告诉记者。 ...

  

  区域医疗中心发力

  “按照海南的风俗,七月十五“鬼节”患者一般不到医院看病,但那几天,每天住院的病人在550-600人,几乎占满了三亚市人民医院全部床位。”8月底,记者在三亚采访时,三亚市人民医院院长姚震告诉记者。

  这是近两年才有的局面。

  三亚是国际化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但在三亚市成为地级市的19年间,三亚市人民医院床位数维持在200-300张左右,周转率不高,期间在1995年被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徘徊多年。近年来,海南实施“东西南北中”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将三亚市人民医院确定为琼南区域医疗中心后,这家医院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深挖潜力,该院的床位骤增至600张,但一床难求的局面仍然屡屡出现。2010年5月,三亚市人民医院被海南省卫生厅确定为三级综合医院。

  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三亚市人民医院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惠民特征。比如,门诊人均处方费用下降到120元以下,意味着患者看病花的钱更少。人均住院天数下降到9.2天,意味着更多的病人可以住院治疗,缓解了“看病难”的局面。医药费用占全部医疗费用的比例下降到40%-42%左右,意味着“大处方”在三亚市人民医院没有出路。

  “政府支持,后劲足”

  姚震坦言:“政府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使我们感到后劲很足。”

  2009年4月,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亚市是海南省唯一的公立医院试点城市,三亚市人民医院是该市医改的重头戏。也就是这一年11月,姚震从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调任三亚市人民医院院长,立即着手制定《三亚市人民医院发展规划》,次年,三亚市政府通过了这份规划,明确要将三亚市人民医院打造成技术、设备、服务、环境和管理一流,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和康复于一体,部分专科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三甲医院,并将该院改扩建项目列为三亚重点建设项目。2011年颁布的《三亚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该院改革扫清了体制上的障碍。《三亚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还明确,在核定的总编制内预留10%用于人才引进。

  有了政策“绿色通道”,三亚市人民医院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把大科室细化为25个临床科室,加强了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和骨科等优势专科建设,该院老年病学、神经康复学和消化内科等学科被海南省卫生厅评为省优势专科。该院成功还引进心内、肾内、麻醉、血液、重症医学等一批专业人才。比如,2010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成立重症医学科,从省外引进了具10多年危重病治疗经验的副主任医师戴喜明担任科主任,另聘请了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一医院博士陈敏英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目前,该科已经处治了包括各种休克、大出血、各种心衰及呼衰、妊娠高危症在内的危重病人180多例。2009年,三亚市人民医院博士硕才8名,不足全院职工的1%,今天,已经增加到3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也从2009年的50名增加到目前的80多名。

  日益增加的高水平医疗人才为三亚市人民医院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项目,“连体婴儿分离术”、“心脏杂交手术”等手术还开创了海南的先例,这些都成为患者留了下来的理由。来自三亚市医保部门的数据表明:以前,三亚市人民医院的转诊率超过25%,现在已不足10%,这意味着更多的危重病人不再远赴海口或出岛,而是留在了三亚治疗。

  服务更加惠民

  三亚崖城镇一个骨伤严重的病人,被当地卫生院及时送到三亚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后3天,又被转至崖城卫生院作康复治疗。这种灵活的“双向转诊”,使基层重病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的同时享受更优惠的报销政策。

  目前,三亚市人民医院已与冲坡卫生院及崖城卫生院建立了合作指导和双向转诊关系,派出8名医疗骨干开展技术支持与指导。为保证“双向转诊”顺畅,三亚市人民医院特设了编制35人的基层指导科专门办这个事。积极帮扶使基层就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观,比如,崖城卫生院原住院量仅为6床每日,现日均住院量达到了40床每日,增长了6倍以上。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