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 > 医疗 >

广安门医院CIO:站在信息化建设潮头的中医院

2011-10-14 18:01:00作者: 来源:

摘要作为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从20世纪90年代启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以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借助医院信息化,医院在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医疗,教学和科研,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增加医院的信誉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给医院带...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为广安门医院亲自题词“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现今的广安门医院正在用信息化建设作为支撑去实践这句话的真谛。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建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的直属医院之一,是一所承担医疗、科研、教学任务,具有专科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994年被评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卫生部西医学习中医教学基地,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一部分,承担着四所高等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带教任务。医院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英国保柏“医疗服务质量认可”。

  作为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从20世纪90年代启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以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借助医院信息化,医院在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医疗,教学和科研,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增加医院的信誉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医院信息化建设一直处在行业的前列。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安门医院并采访了专管信息化建设的王映辉副院长。

  明确建设思路实行分步推进原则

  广安门医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信息化建设。随着医院的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医院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即:坚持临床、科研、管理、服务一体化,以患者为关注焦点,按照统筹规划、系统集成、分步实施的原则持续改进医院信息化;结合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探索中医信息化技术与方法,形成示范。在此思路指导下,医院适时制定了信息化发展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巩固和完善已有的系统,探索应用信息化技术新成果,形成了立足临床与管理的需求导向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模式,使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呈现出有效集成、高效应用的良好态势。

  王映辉副院长向记者介绍说:“在20世纪90年代工作基础上,按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我们始终强调并落实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并将医院的网络工程进行了三期规划:一期工程以医院经济管理为主题,实现了13个子系统,40个功能模块的建设;二期工程主机系统升级改造,主机系统到目前为止始终运行平稳;三期工程完成了全院PACS系统的建设,完成了医院各种医疗设备的检测图象数据的存储与传输,实现了与医生工作站等临床系统的无缝连接。可以说,三期工程的顺利完成使得信息化在医院的医疗及管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安门医院在不断深入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逐步开展以安全应用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包括手术麻醉系统、ICU重症监护系统、合理用药、体检中心、PACS二期等,并开展无线应用,在医院19个病区铺设了无线网络,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以HIS、PACS、LIS、OA、财务与成本核算系统、数字图书馆暨电子阅览室、数字档案馆、Internet门户网站等为主的医院信息化业务系统。信息化步伐已走在国内医院前列,被许多媒体誉为“数字化示范医院”,并于2009年荣获中国医院管理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评选的无线移动应用优秀奖。

  王映辉副院长由衷地说:“中医院相比西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更为复杂,需要针对中医特点建设适应中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难度更大,需要做更多的尝试、实践和努力,建设有中医特色的信息化系统。”

  改善网络和硬件环境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依赖于可靠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广安门医院在门诊大楼施工期间即设计了综合布线,网络是千兆主干网,经过逐步的辐射状的发展,网络已覆盖门诊楼、住院楼、行政综合楼以及旧门诊楼。拥有千兆核心交换机两台,分布层交换机30多台,接入层网络设备约50台,服务器包括从小型机到PC服务器共35台,采用SAN存储架构,PACS存储初步实现在线、近线和离线三级存储,现有网络终端1000多台。

  随着广安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无线网络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成为医护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他们对无线网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烈。在此情况下,医院于2009年1月在部分信号覆盖较弱的区域部署了基于馈线方式的无线网络,确保无线信号的强度和接收灵敏度,达到边到边的均匀无缝覆盖效果,保证覆盖区拥有连续的、稳定的带宽。目前在无线网络环境下使用的终端有PDA、MCA和手推车三种,在这些终端上部署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门诊输液管理、护理移动管理、门诊医生站、住院医生站、心电信息系统、检验标本签收、资产管理、住院患者管理等。

  信息化建设要以服务患者为基础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映辉副院长始终向记者强调着这样一句话:信息化建设无论怎么设计和规划,归根到底都是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广安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中,这句话占了绝对的比重。

  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广安门医院非常注重就诊流程的优化,便捷患者的就医过程,并从就医的各个环节充分贯彻这一思想。在门诊管理系统启动时就实现了收费划价一体化,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患者可持卡挂号,挂号后可以刷卡或通过就诊号直接调出患者基本信息,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收费时实行计算机自控唱收唱付,发药后给患者提供药品明细小条,方便了患者。门诊住院大厅设有触摸查询系统,患者随时可以查询各种项目的价格,通过收据号可以及时查询门诊费用,通过ID号可以随时查询住院费用,护士站可以为患者提供一日清单,医生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可以调阅患者既往的病历资料,使患者及时得到合理的诊治。医院的PACS系统从建设之初到现在经过了几次不断升级,采用无失真压缩图象存储,并采用异地存储,保障了患者资料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与HIS的无缝连接,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安门医院果断的在临床护理中采用了移动医疗的技术服务患者。护士在移动中通过便携式移动设备,如PDA等进行体征采集、医嘱执行,完成护理记录。这种方式一次性采集患者在临床中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及时记录医嘱的执行结果,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更新数据,避免了延时补漏等现象的发生,减少了大量数据重复性的二次转抄和转录工作,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在采访中,王映辉副院长更是给记者介绍了这样的一组数据:从业务量上看,医院在2001年时的门诊量为66万,2010年院本部门诊量为210万,相比之下增长了218%。医院人员数从1055人仅增加至1225人,相比之下增加了18%,而与此同时,全院并没有增加业务用房面积、人员没有大幅增加,这就说明了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保证了为患者服务的时间和质量。通过这组数据不难体会到,这个“质量”是带有双重意思的:一个质量是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患者的病情,与患者交流;二是医院的管理质量,患者能够在医院中得到方便、顺畅、严谨、高效的就医体验。医院工作的中心永远是患者,而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患者的满意。


(本文不涉密)
责任编辑:

站点信息

  • 运营主体:中国信息化周报
  • 商务合作:赵瑞华 010-88559646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